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稱之為人類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它的規模遠遠要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得多,前前後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這場戰爭,戰火燃燒了22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據不完全統計,各國軍民在戰爭中共傷亡了9000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但客觀來說,二戰的誕生同時也推動了世界各國科技水平尤其是軍事科技的高速發展。坦克這種可以稱為“陸戰之王”的武器在一戰中被髮明後經歷了一段低速發展期,但進入二戰後世界各國的坦克製造水平卻突飛猛進,坦克的噸位越來越大,防護越來越強,火力越來越高,這其中又以美軍,蘇軍,德軍,英軍和日軍最為著名。

第一種,MK7輕型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MK7坦克擁有非常出色的機動性

MK7坦克是1943年時英國為了給空降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而仿效德國在原有輕型坦克基礎上改進為空降坦克的做法從而研製的一款輕型坦克。由英國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在20年代開發的帷幔坦克改進而來。這種坦克機動性能非常出色,但裝甲防護和火力較差。MK7輕型坦克在中國一般被命名為領主,不過其真實名字應該是“擁有希臘四分之一土地的領主”,但通常都直接稱呼為領主。由於MK7坦克的3人車組致使坦克手工作量非常大這個缺點所以MK7坦克的生產數量不多,從1940年到1942年間總共僅僅只生產了177輛便停止了。

第二種,“維克斯”輕型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維克斯坦克是二戰前使用最廣泛的坦克之一

維克斯坦克又被稱為MK.E型坦克,是英國維克斯公司在二戰前設計製造的一款優秀輕型坦克。該坦克雖然英國本土產量僅有153輛並沒有被英國陸軍大量採用,但是其創新優秀的設計卻被其他國家所欣賞從而購買並進行仿製,據稱英國曾前後授權其他國家生產了高達12000輛以上的維克斯坦克及其家族系列。蘇聯、日本、泰國、芬蘭、波蘭、西班牙甚至中華民國都曾引進過維克斯坦克。因此維克斯坦克成為二戰前除法國雷諾FT-17坦克外全世界使用最普遍的坦克。維克斯坦克作為一種二十年代末研製的坦克,其防護比同期的德國二號坦克要好的多。但到了30年代中期後這種裝甲防護已經顯得可有可無。於是其防護能力太差也就成為後來的使用方對其最不滿意的地方。

第三種,“瑪蒂爾達”步兵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瑪蒂爾達坦克被稱為英軍的常青樹

瑪蒂爾達坦克是英國維克斯公司在1938年時根據英國軍方對步兵坦克的需求而生產的一款步兵坦克,最初的瑪蒂爾達1型坦克由於設計思想的限制,僅裝備一挺7.7毫米機槍作為主要武器,火力太過於薄弱。雖然後來換裝成一挺12.7毫米機槍,但是由於原來的炮塔太小所以坦克乘員在操縱射擊時也會變得非常不便。由於瑪蒂爾達1型坦克存在著這種固有的缺陷,於是英國很快便研製了對其加強火力和裝甲防護的瑪蒂爾達2型坦克。瑪蒂爾達2型坦克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43年才結束,其總生產量達到了2890輛,幾乎參加過英軍二戰中所有主要戰鬥。在阿萊曼戰役之前,它被作為英軍的主要戰鬥坦克之一,即便到了阿萊曼戰役之後其大部分仍被改裝為其他裝甲車輛繼續活躍在戰場上。瑪蒂爾達坦克也因此被稱為二戰英軍的常青樹坦克。

第四種,“瓦倫丁”步兵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瓦倫丁坦克的防護性在同級別中非常出色

瓦倫丁坦克是一款由英國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在1938年開始研製的步兵坦克。由於瓦倫丁坦克構造簡單加上它造價低廉生產便利,所以其一直被生產到1944年4月。可以說瓦倫丁坦克是英國坦克中生產數量最大的種類之一,其包括變形車在內總數甚至高達8275輛左右。根據戰時的租借法案和其他條令,英國也向蘇聯提供了2394輛瓦倫丁坦克。這其中大部分被改裝上蘇軍的76毫米火炮後從莫斯科戰役一直服役至戰爭結束。蘇軍對其評價是:雖然火力、機動和舒適性都不盡如人意,但是其較小的目標和較好的防護以及出色的可靠性確實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到了1944年後,英國前線部隊的瓦倫丁坦克已經基本上被丘吉爾步兵坦克和謝爾曼中型坦克替換完畢。不過這時的太平洋戰爭上,新西蘭軍隊仍在採用瓦倫丁坦克與日軍在所羅門群島廝殺。由於服役時間很長,所以二戰中瓦倫丁也擁有較多的改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安裝了17磅反坦克炮的弓箭手坦克殲擊車以及瓦倫丁噴火坦克。

第五種,“丘吉爾”步兵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丘吉爾坦克真的擁有和步兵一樣的行駛速度

丘吉爾坦克是英國在二戰中生產的最後一種步兵坦克,也是二戰中英國生產數量最多的一種步兵坦克,總生產量達到了5640輛。丘吉爾坦克型號十分繁雜,共有18種車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這幾種型號。和所有的英國步兵坦克一樣,丘吉爾坦克最大的弱點也是火力不足和機動性差,它不僅無法和德軍的虎式豹式坦克正面對抗。而且其最高行駛速度只有20~25km/h,甚至比德軍的虎王式坦克還要慢,是名副其實的和步兵一樣的速度。

第六種,“十字軍”巡洋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十字軍坦克在早期的北非戰場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十字軍坦克也稱為Ⅵ型巡洋坦克,是一款由盟約者巡洋坦克發展而來的二戰前期的著名英軍坦克,共生產了5300餘輛。十字軍巡洋坦克共有三種型號,其中以二型巡洋坦克最為出名。其主要被用於北非戰場作為“沙漠之鼠”英軍第7裝甲旅的主力坦克。但到了1942年末的阿萊曼戰役時,英軍坦克唱主角的已經替換為M3李坦克和M4謝爾曼坦克了。因此十字軍坦克開始退居二線,只有改裝成的76毫米自行榴彈炮還活躍在第一線。十字軍坦克在二戰中也擁有不少種類的變形車,主要有炮兵指揮車、指揮坦克、防空坦克、坦克搶救車、火炮牽引車、帶推土鏟的掃雷車等,但都數量極其有限。

第七種,“克倫威爾”巡洋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克倫威爾坦克在英軍坦克發展史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克倫威爾坦克是一款由英國在1943年開始研製的中型坦克。它是二戰中速度最快的英軍坦克,最高時速竟高達61公里每小時。克倫威爾坦克總共擁有八個型號,但加起來也只生產了2000輛左右,主要都裝備在英軍第7第11裝甲師和第6空降師等部隊,主要用於偵察使用,很少參加對德國坦克的作戰。英軍一直使用其直到1950年才開始被百夫長坦克取代。克倫威爾坦克在英國坦克發展史上的地位可以用承上啟下四字加以概括。承上說明它繼承了英國之前巡洋坦克的很多基本特點,而啟下則說的是它是英國最後幾款巡洋坦克之一,自此以後英國就再也沒有生產過巡洋坦克。

第八種,“彗星”巡洋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彗星坦克是少數能對德軍坦克產生威脅的英軍坦克之一

彗星坦克是一款英國在二戰末期裝備部隊並一直使用至1958年的終極巡洋坦克。在二戰期間的英軍坦克中,彗星坦克可以算是很特殊的一員,它可是英軍裝備的最後一種巡洋坦克。最早由於在1941到1942年的北非戰場上英國坦克上基本沒有能擊毀德國坦克的大威力火炮,所以英國國防部才在克倫威爾坦克的基礎上研製出了火力更強大的彗星坦克。彗星坦克由於配備了一門大威力的77毫米口徑HV炮,所以它也成為了二戰末期少數擁有足夠火力對抗德軍坦克的英國坦克之一。其最早在1944年11月開始裝備荷蘭東南部馬斯河一線的英軍第11裝甲師第22裝甲旅。但到了1945年初,之前換裝彗星坦克的英軍坦克多數已更換為M4謝爾曼坦克,因為在盟軍前線指揮官的眼裡,謝爾曼坦克比彗星坦克更有效。也正因如此,彗星坦克才在二戰的戰場上發揮威力十分有限。

第九種,“螢火蟲”中型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螢火蟲坦克可以說是二戰後期英軍的精神依靠

螢火蟲坦克是由英軍在謝爾曼坦克基礎上改良而成的一款著名中型坦克。1943年1月,英軍在與德軍的虎式坦克交鋒後發現現有英軍乃至西方盟國坦克裝備的火炮都無法與德國坦克進行正面對抗,於是英國軍方開始將陸軍裝備的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17磅反坦克炮進行車載化。初期改裝的螢火蟲坦克採用M4A4型車體,但由於美國方面該型車的生產量逐漸減少,所以後期改裝型更換為採用M4型車體。在1943年時螢火蟲坦克可是唯一的一種能夠在較遠距離正面摧毀德國虎式和豹式坦克的盟軍坦克。即便到了諾曼底戰場開闢後,螢火蟲坦克也仍舊充分顯示了其強大的火力和優良的機動性。其最著名的戰績當屬1944年8月8日哥頓上士的“ShermanMk.ⅤC”坦克在聖·埃格南伏擊戰中擊毀德國坦克王牌——魏特曼率領的虎式坦克分隊。在這場戰鬥中共擊斃了包括魏特曼本人在內的20名坦克乘員並且摧毀了4輛德軍的虎式坦克。螢火蟲坦克雖然是一種在戰時緊急情況下拼湊起來的“混血”武器,但卻比其改造母體謝爾曼坦克更加受到坦克兵們的擁護。在二戰後期,其已然成為英國坦克部隊的精神依靠和一線部隊的保護傘。

第十種,“百夫長”重型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百夫長坦克是二戰結束前英軍制造的最強坦克

百夫長坦克是一款由英國在二戰末期研發的重型坦克。雖然在戰爭結束前有6輛原型車被送到歐洲戰場,但是並未趕上任何的戰鬥。大戰結束後,百夫長坦克持續生產並繼續在英國陸軍服役。由於其設計優良,因此也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青睞,成為了西方在二戰之後服役國家最多的坦克。

二戰坦克總集——英國篇

作為二戰盟軍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軍的坦克可以說是獨具特色。但值得一說的是英軍在戰爭初期那將坦克細分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的構思可以說是嚴重落後於當時的時代。因為無論是巡洋坦克還是步兵坦克,其都有一定的固有劣勢,根本無法和同級別的德軍坦克甚至蘇軍坦克相提並論。不過幸運的是,英國人很快便認識到了這個錯誤。於是,像螢火蟲和百夫長等經典坦克便橫衝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