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時評丨“五一”省內遊 期待游出“新花樣”

歐陽金雨

“五一”小長假連休五天,旅遊業迎來今年首度回暖機會,從文旅管理部門到景區、旅行社都在使出渾身解數,全力迎戰。不過,疫情防控形勢,讓旅遊消費呈現出不少新變化。

出境遊、省外遊、室內遊全線遇冷。4月9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指出: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遊等暫不恢復。4月13日,文旅部、國家衛健委對文旅業復工提出明確要求,疫情防控期間“防控為先,實行限量開放”:旅遊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建立完善的預約制度,防止客流量超限。

省外遊遇冷,省內遊很可能火熱。不過,省內遊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價格敏感轉向安全敏感,省內遊呼喚高品質。一則,今年以來,遊客的出遊熱情一直被疫情壓抑,不少高端遊客從境外轉向省內。此外,出於安全防疫考慮,遊客會主動提升對出行品質的要求。景區衛生環境如何進一步提升,酒店服務如何進一步完善,怎樣更加精準地對接自駕遊、研學遊和家庭遊,是旅遊業要做好的“功課”。

本地人遊本地,期待游出新花樣。有人說,旅遊就是從一個自己待膩的地方到一個別人待膩的地方。這個“別人待膩的地方”如何滿足自己的新鮮感?省內景區特別是本地景區對不少人來說,以前曾經去過甚至多次去過,新鮮感很可能要從活動策劃中來。目前來看,各地景區動腦子、出實招:嶽麓區啟動文旅消費節,瀏陽將舉辦大圍山杜鵑花節,桃花源景區將迎來民俗演藝風情秀,酒仙湖正準備漢服文化展……如何讓玩法加速創新,讓遊客體驗感更好,確實值得景區好好思量。

旅遊行業是對環境高度敏感的行業,同時也是極具韌性的行業。數據顯示,旅遊業從受危機事件後的恢復期,過去二十年間在逐年縮短。比如,從2001年到2018年,旅遊業復甦週期從平均26個月減少到了10個月。這是信心,也是底氣。

近年來,人們的旅遊休閒需求已經形成消費慣性。同時,私家車保有量正在逐年增加。最新數據顯示,湖南私人擁有汽車突破800萬輛,約每8.5個人擁有一輛私家車,這一群體有可能成為疫情之後帶動旅遊業復甦的主力客源。蓄勢待發、矢志創新,旅遊業“由春入夏”完全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