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原位癌趕快治,謹防惡變浸潤癌

買過商業保險的人應該都知道,絕大部分醫療險和重疾險中都將原位癌排除在外,很多人都會納悶,既然是“癌”,為什麼要被排除在重疾險之外呢?

最近,一位病友在體檢時發現大便裡面有紅細胞,醫生建議下做了腸鏡檢查。腸鏡中,醫生髮現他的升結腸有一個2*3cm的息肉,醫生及時把整個息肉切除了,後來,病理提示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這就是典型的原位癌,一聽說是“癌”,弄得他和家人都很緊張。

發現原位癌趕快治,謹防惡變浸潤癌

其實,得了原位癌,那是不幸中的萬幸。很多人以為原位癌是癌症,非常恐怖。實際上,現在臨床上原位癌已經被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取代,例如宮頸原位癌,胃,結腸原位癌,現在都叫做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原位癌指的是上皮的惡性腫瘤侷限在了皮膚或粘膜內,還沒有通過皮膚或粘膜下面的基底膜侵犯到真皮組織,更沒有發生浸潤和遠處轉移的狀態。有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一個表皮長了黴斑的橘子,剝去橘子皮,裡面還是完好無損的,原位癌就如同橘子皮表面的黴斑,它並沒有擴散到機體組織內部,治癒的可能性達到100%。

發現原位癌趕快治,謹防惡變浸潤癌

以結腸癌的發生為例,結腸從內向外,可以分為四層,分別是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結腸癌起源於結腸的粘膜層,細胞突變後,形態上會與正常細胞不一樣。先是異型性增生,慢慢的異型性的細胞越來越多,佔據了整個的粘膜層,但是還沒有到達粘膜下層,那就是原位癌。如果腫瘤細胞突破了粘膜下層,那就稱為浸潤性癌。

從上面我們可以瞭解到,原位癌與浸潤癌的主要區別就是癌細胞的侵犯深度。原位癌侷限於粘膜層,醫學上認為粘膜層沒有血管和淋巴管,癌細胞不會發生轉移或發生轉移的概率極低,而浸潤癌的癌細胞已經突破了粘膜層,腫瘤可以浸潤的深度更深,容易出現淋巴結和血管轉移,可以轉移到其他部位。

發現原位癌趕快治,謹防惡變浸潤癌

癌症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會發生轉移,轉移後很難控制,而原位癌則沒有轉移這個特點。發現原位癌只需要手術切除原發癌,就可以治癒了,但也要引起重視,因為原位癌是不可逆的,原位癌不會轉變為正常組織,如果不及時治療任由其發展,原位癌就可以變成浸潤癌,可以出現遠處轉移,導致嚴重的後果。

原位癌治癒率高,治療費用相對低,對比一些惡性腫瘤動輒需要幾十萬的治療花費,以及高致死率、低治癒率,原位癌根本夠不上“癌”的標準,理所當然被商業醫療險、重疾險排除在外。

原位癌有什麼臨床表現可以讓我們早發現呢?

原位癌是最早期的癌症,一般不會出現任何不適,通過身體症狀很難發現。臨床上,原位癌一般都是通過定期體檢發現的,就如上面的那位病友,首先發現大便潛血陽性,然後腸鏡檢查發現結腸裡面有息肉,切除之後明確是原位癌。所以,發現早期癌症嚴格做定期體檢非常重要。目前,宮頸癌、乳腺癌、肺癌和結直腸癌等腫瘤,都是可以篩查的,根據每個人的年齡和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體檢手段有助於癌症早發現早治療。

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原位癌發展成浸潤癌,至癌症中晚期,難道就沒有治癒的可能了麼?莫慌,免疫療法是當下最有希望“治癒”癌症的方法,臨床試驗已證實免疫療法可以有效控制惡性腫瘤的發展,延長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之路!

發現原位癌趕快治,謹防惡變浸潤癌

繼PD-1/PD-L1之後,一種被命名為免疫細胞激活療法的新型生物免疫療法問世,它擁有完全不同於CAR-T療法或免疫抑制單抗的獨特作用機理,免疫細胞激活療法能夠通過誘導多種細胞因子產生、調控NK細胞、巨噬細胞及T細胞分化等通路來調節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改善腫瘤免疫微環境,提升浸潤性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功能,全面抑制或破壞癌細胞的生長環境,最終使癌細胞停止生長和逐漸凋亡。

媒體報道,這種新型生物免疫療法已在世界多個地區開展臨床前研究,在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胰腺癌以及其他實體瘤治療上均展現出優秀的療效和安全性,已率先獲得了東南亞柬埔寨衛生部的許可,現面向全球徵集免費試用患者,給晚期癌症患者多一種選擇,多一份生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