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導語:

從常理上來講,參與大遷徙的日耳曼人,只是日耳曼人中的一部分。留在原駐地沒有參與大遷徙的那部分,我們一般稱之為"斯堪的納維亞人",當時分佈在今天的挪威、瑞典、丹麥這幾個國家,他們顯然也屬於日耳曼人中的一部,在語言上屬於日耳曼語系北支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位置圖"

維京人的由來,北歐神話,民族性格的形成

比斯堪的納維亞人這個名字更加響亮,這群人在歷史上又被稱為"維京人"。不過如果把斯堪的納維亞人統稱為"維京人",又有點冤枉他們了。因為,給當時的歐洲列國留下深刻印象的維京人,基本上是以海盜的面目出現的,因此才有了"維京海盜"這個說法。

而事實上,雖然維京這個單詞的詞源眾說紛紜,但到了中世紀及以後的古英語中,維京就已經成了海盜的代名詞,與此同時還包括了殺戮、掠奪等引申義。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流竄作案、打家劫舍的這部分北歐人,可以被稱為"維京人";留在老家安分守己、遵紀守法的這部分,被稱為"斯堪的納維亞人"或者簡稱"北日耳曼人"則更加公允一些。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維京人

相對於早年就已經遷徙到歐洲各地,並最終加入了民族大遷徙的東日耳曼人與西日耳曼人來講,北日耳曼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上古日耳曼民族的原貌,包括語言、風俗、宗教等。

一直到今天,北日耳曼人比之其他歐洲國家更有特色的文化,就是"北歐神話"

北歐神話如今在世界上的地位,名氣遠不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希臘神話、羅馬神話。一直到了最近幾十年,靠著《聖鬥士星矢》《指環王》等影視作品,那些已經消失在人們記憶中的北歐創世神話,才被一點一點地重新展示在我們面前。

北歐神話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的消失,主要是因為北歐神話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出現以後又恰好趕上了基督教的空前傳播與統治地位的發展奠定。因此北歐神話被基督教當作異端邪說,統統予以了封禁,至少是不會有任何正向而積極的推廣。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當年那些曾經信仰北歐創世神話的日耳曼兄弟部落,雖說早早進入了歐洲文明地帶,然而卻爭先恐後地把北歐神話當作貧窮落後的象徵棄之如敝屣了。

確切來講,北歐神話只是上古日耳曼神話中的一支。上古日耳曼神話的其他分支,比如英格蘭系日耳曼神話、大陸系日耳曼神話,在日耳曼人大遷徙之後,尤其是日耳曼人成建制地皈依基督教之後,就慢慢地被人消滅和淡忘了。反而因為北歐神話出現較晚,斯堪的納維亞人又相對較晚地接受了基督教,在這種情況下,北歐神話才能夠從中世紀基督教一手遮天的局面下頑強生存了下來。而發展到了今天,英國德國這些國家,反倒要從北歐神話中尋找自己先祖文化上的蛛絲馬跡了。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尼伯龍根之歌

如今我們能夠比較全面瞭解北歐神話的典籍,主要來自冰島的史詩《埃達》。《埃達》分成兩本著作,一本被稱為詩歌《埃達》(老埃達),另外一本被稱為散文《埃達》(新埃達)。《埃達》相當於北歐神話中的《神譜》,它系統地描述了北歐神話譜系與諸神故事。當然,埃達這個單詞的本意已經不可考,甚至包括詩歌《埃達》和散文《埃達》本身,都是突然出現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然而,如果把北歐神話當作一部藝術品來看的話,它不失為一個宏大完整的創意或構思。

《埃達》之外,故事集《薩迦》與日耳曼英雄史詩《尼伯龍根之歌》,也都保留了許多北歐神話的成分。

自成一派的北歐神話,跟世界其他區域或時代的創世神話相比,有著自己鮮明的民族與地域特色。因此,不管對這個北歐神話熟悉與否,甚至是這個北歐神話真假與否,我們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一些關於北歐神話的基本要素。

北歐神話是一個典型的多神崇拜系統,主要的神祇,也有十二個。

北歐神話中的眾神之神,叫作奧丁,他的地位類似於希臘神話中的天王宙斯。以奧丁神和奧丁的家庭成員為主,形成了一個北歐神族,這個神族是宇宙萬事萬物的主宰。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奧丁

除了奧丁神族之外,還有以雷神托爾為代表的暴力類大神,類似羅馬神話中那個地位極高的戰神瑪爾斯。雷神托爾手中的上古神器被稱為"雷神之錘",這個特殊的作戰兵器,被後人推崇備至。和雷神相類似的,還有獨臂戰神提爾等大神。雷神托爾,實際上相當於上古日耳曼人中的下層人民象徵,而奧丁神則是日耳曼部落貴族的象徵。因此,在很多時候,雷神托爾反而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要高於奧丁,這也是北歐神話的鮮明特徵之一。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雷神托爾

諸神中的第三類溫和派代表,比如豐饒之神弗雷。弗雷和他的妹妹弗蕾婭,通常被認為和生育、愛情、性愛等聯繫在一起。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豐饒之神弗雷

所有這些大神,就構成了當年北歐先民的最基本的信仰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英文中一週七天的幾個單詞,和北歐諸神存在對應關係。比如Sunday(星期天)詞源是太陽,Monday(星期一)的詞源是月亮,Tuesday(星期二)的詞源就是戰神提爾,Wednesday(星期三)的詞源就是奧丁神,Thursday(星期四)對應雷神索爾,Friday(星期五)對應生殖之神弗蕾婭。不僅是英語,德語也是如此對應。

所以,英國、德國這些早期已經被基督化的日耳曼人後裔,也能從自己的語言體系中找到北歐神話的只鱗片爪。

除了上述的諸神之外,北歐神話中還有巨人、精靈、侏儒三大體系,這些元素構成了北歐的神話世界。四大體系之中,只有巨人和諸神可以稱為神,而精靈和侏儒則只能被稱為半神,尤其是像精靈族則還需要被諸神中的弗雷來進行統一管理。

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創世神話相比,北歐神話並沒有格外別出心裁的地方。尤其是世界上第一個創世神伊米爾,他死後身體幻化成世間萬物的橋段,無論怎麼看都像是我們盤古開天的日耳曼版。

不過,北歐神話和其他創世神話比起來,確實有其風格迥異的一面。比如除了創世,北歐人還在創世神話結局中添加了末世神話,也被稱為"諸神的黃昏"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諸神的黃昏

換言之,在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心目中,諸神並非不死之身,也並非能夠永遠擁有超自然的力量掌控全局。諸神也有生老病死,必要的時候也必須做出犧牲。而所有的這一切,如果是以換取未來希望為目的,則都是值得的。

我們不得不說,諸神黃昏的最後一戰這種情節設置,恰恰跟斯堪的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有著莫大的關係。而這種民族性格的形成,則又跟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在北歐那種嚴苛的氣候條件下,古代人沒有暖氣,沒有空調,沒有電熱毯,每一次嚴冬的來臨,對於日耳曼部落的老弱病殘孕來說,都是一次生與死的考驗。每一次嚴冬過後的初春,都相當於一次生命的重生

不僅如此,北歐地區已經接近北極圈,所謂的極光和聖誕老人的傳說,多來自後世我們作為旅行者的一些美好寄託。實際上,對於在當地生活的居民來講,所有的浪漫感受都敵不過漫長冬日的乏味。北極圈的冬天,儼然已經出現了極夜現象,即便不是極夜,也要面對每天日照時間只有幾個小時的窘境。古代人沒有電燈路燈,沒有今天隨手可見的酒吧、快餐店,他們只能在這漫漫長夜之中用燭火或者篝火來為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亮色。

我們如果徹底地換位思考,站在一千多年前的北歐先民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的話,冽冽寒冬與漫漫長夜帶給北歐人的,除了無邊無際的身體痛苦與心理折磨之外,也帶給了他們戰天鬥地的生存意志和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

這一點,直到今天也是北歐人所仰仗的精神財富之一。

也正因為這一點,北歐人的歷史上,才誕生了一個赫赫有名的維京時代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維京時代

北歐峽灣

其實說白了,北歐文化也算海洋文化,甚至也算是"地中海"文化。

前文我們講過,古希臘文明的愛琴海,古羅馬文明的地中海,都算是陸地包圍的鹹水湖。不僅沒有大風大浪,反而有大量的小島點綴其中,用跳島戰術的話,很容易發展出最早的商業、手工業、造船業。風調雨順就搞搞貿易,缺衣少穿了就做搶匪,所以經商水平節節攀升的同時,打架的本事也是越來越高,越來越專業。於是也就有了最早的海外貿易、海外殖民、海外軍事擴張。

不僅是愛琴海和地中海,還有意大利半島旁的亞德里亞海,巴爾幹半島旁邊的黑海,克里米亞半島旁邊的亞速海,都屬於此類海域的典型。

如果我們把目光向北,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與日德蘭半島的話,情況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首先由不列顛島、法國北部、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半部分圍成的海域北海,就是一個半包圍似的海域,只有北邊才開口向著北冰洋一側;此外日德蘭半島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半部,以及歐洲大陸北部海岸圍成的封閉式的海域,則被稱為波羅的海。波羅的海以及波羅的海中間的最大島——

哥特蘭島,也被認為是早期日耳曼人的共同家園。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哥特蘭島

除了"地中海"這樣的封閉地理環境之外,斯堪的納維亞人還擁有比地中海更加容易誕生海洋文明的一種地形地貌——峽灣。峽灣是一種特殊制式的冰川穀。普通的冰川穀由冰川大規模運動侵蝕山脈而成,地貌方面呈現出平整的谷底,長長的溝槽。但峽灣這種特殊的冰川穀,則在大規模冰川運動之後,又增加了一個海水倒灌進冰川穀的操作過程。於是,等到海平面上漲,海水填滿整個冰川穀之後,峽灣就產生了。

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側,尤其是今天的挪威境內,峽灣的分佈密密麻麻,不可勝數。全球的峽灣雖然分佈區域很大,包括了北歐挪威、瑞典、冰島,也包括了格陵蘭、蘇格蘭、阿拉斯加,甚至還包括了南半球的南極洲等地。但只有挪威的峽灣數量為世界之最,多達1200多個,因此也被稱為"峽灣之國"。

峽灣就如同一條條逆向進入北歐大陸的河流,或者像是一個個鑲嵌到挪威境內的狹長鹹水湖。比如像挪威最有名的一條峽灣,"松恩峽灣"。松恩峽灣的深度達到一千三百零八米,而長度則居然達到了二百零四千米。在這樣深入大陸腹地的峽灣的作用之下,造成挪威的海岸線被很大程度上地拉長。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哥特蘭島

如果我們扣除掉峽灣造成的深入陸地效應,挪威的海岸線長度只有區區兩千五百千米,而如果算上峽灣侵襲,那麼總共算下來的海岸線總長度,居然是達到了近三萬千米。要知道,中國東部海岸線,名義上的總長度,也才只有一點八萬千米。這樣比較下來,我們就知道峽灣對於挪威地理構成方面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了。

總而言之,"地中海"與峽灣這樣的特殊地理環境中,很容易誕生最早的商業與海盜文化。當然,從作戰動機上來說,北歐人也有足夠的理由向西向南發展。

狂戰士

自日耳曼大遷移開始之後,大量蠻族進入原西羅馬帝國的地盤吃香喝辣。只有那些依然堅守在北歐貧瘠土地上的斯堪的納維亞人,還在瑟瑟寒風中吃土吃雪。無論怎麼看,北歐人心裡都不平衡。

要知道,羅馬帝國幾百年下來,在各個行省都進行了相應的羅馬化,把蠻族部落文明化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自日耳曼大遷徙之後,蠻族到了羅馬帝國的各個行省,如同虎入羊群。所謂樹挪死人挪活,只要是肯離開家鄉浪跡天涯的蠻族,個個都能在文明社會撿現成的,搶現成的,數不清的騾馬和土地,數不清的金銀和美女。並且很快,帶著一股草莽之氣進入文明社會的日耳曼部落,就紛紛進行了封建化,各自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封建王國,也迅速適應了農耕生活。

相對比之下,依然生活在北歐的日耳曼蠻族只是覺得羨慕嫉妒恨。在他們的生命中,不缺好勇鬥狠,不缺快意江湖,只要給他們這樣的機會去撼動一個王朝,他們也有可能去創造奇蹟。更何況,北歐波羅的海沿岸的貧瘠平原,長期以來無法保證糧食的有效供給,而漫長的冬天與惱人的極晝極夜,又讓人心生厭倦。於是,北歐人萌生了南下劫掠的想法。

歐洲神話的影響,納維亞人的民族性格,維京人的起源

維京人

結語:

時值亂世,日耳曼蠻族在西歐的土地上有火器的都是草頭王。北歐蠻族,雖然錯過了第一波西羅馬帝國倒臺,但只要把這幫子草頭王拉下馬,就能趕上一波是一波唄。只要能夠脫離北歐那塊苦寒之地,南下的號角一旦吹響,就讓飢餓與寒冷統統見鬼去吧。迎接北歐蠻族將士的,只有北大西洋的溫暖海風。當然,只要踏上了劫掠之路,這些蠻族就有了一個統一稱呼——維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