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上週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後,對國產動漫燃起了興趣。雖然,之前我的動漫空間裡都是美日二次元世界。有朋友告訴我《白蛇 緣起》不錯,而且是我常去的芭蕾俱樂部的鄰居《追光動畫》製作的,在一個藝術園區內。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回來看了《白蛇》,正值七夕,便也寫一下對這部動漫的感想。

《迪士尼》及夢工廠製作了大量的令人神遊八袤、極富想象力的動漫電影。日本宮崎駿及他之前、之後湧現的動漫大師及工作室創造了大批旖旎優美、波詭雲湧、令人感動的動漫作品。而我一直覺得,中國的動漫只能名曰卡通,是給孩子們看的。當然,不排除我自小便浸淫在動漫世界裡。美日動漫佔90%,國內動畫填補10%。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由於動漫土壤、環境、從業人員和產業鏈緣故,國內動漫目前還沒有發展到以創造人物、故事和文化為主,但我們有千年歷史、文化、神話故事,製作動漫電影,可以拿來耳熟能詳的素材、人物,既不用付版權費,又更易宣發推廣。因此,也算是走了捷徑。今後,隨著動漫市場的擴大與發展,熱愛動漫事業群體的壯大,希望有更多的原創的經典人物、傳奇、故事,蘊藏著精神內核和價值,讓觀眾娛樂放鬆的同時,收穫更多的精神能量,獲得成長或慰藉。

《白蛇傳》是我自小喜歡的神話,從小便看了連環畫、動漫、京劇、電影、電視連續劇,也看了《警世通言》裡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在中國人眼裡,它和《牛郎織女》、《牡丹亭》、《西廂記》、《梁祝》一樣,歌頌與詠歎亙古不變的愛情,曲折旖旎、生離死別,令人遐想、感嘆、扼腕、傳頌。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白蛇傳》裡的白素貞,雖身為蛇精,骨子裡卻是傳統的典型中國女子,夫唱婦隨、從一而終。斷橋相遇、借傘結緣、拜堂成親、共開藥鋪,白素貞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輔佐夫君,她與許仙舉案齊眉、恩愛並濟。後來許仙或聽信或落入法海設局,令白素貞現回蛇精原形,許仙嚇得魂飛魄散,而白素貞歷經艱險,盜得靈芝將他救活。人妖殊途,許仙自此對白素貞心生隔閡,白素貞費勁心思消除他的疑慮。而法海攜許仙前往金山寺,白素貞便攜小青水漫金山,只為奪回郎君。因身體有孕而力不支,被法海壓在雷峰塔下。廿年後,白素貞許仙兒子救回母親。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白蛇傳自明末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小說而流傳於世,據流傳,早在唐代便有《白蛇記》,北宋也有關於白蛇的傳說。在傳說和神話裡,白素貞之所以為千年經典形象傳奇,在於她雖出身異類(蛇精),卻嚮往美好愛情併為之付出所有,道行功力、做妖的自由,為了不拂夫君興致(端午節強勸雄黃酒),寧可冒著變回蛇形之風險。當許仙氣絕,冒著生命危險鬥智鬥勇取回靈芝救他。當許仙隨法海被囚禁在金山寺,不顧身懷有孕,也要鬥法水漫金山。我們無法以當代的眼光來評價與看待白素貞,她對愛情的嚮往、勇敢、包容、能量與執著,是一種精神。甚至不要用現實和商業眼光來看,許仙到底值不值得。神話與傳說裡的許仙對愛的嚮往、堅貞遠不如白素貞,他是普通、善良、容易搖擺、不能自決的好人。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李碧華的《青蛇》,改變了白蛇傳流傳至今的價值觀,她突出了人物的極端個性與特點,但更具有現實性。白蛇,依然是正統美麗強大動人的,青蛇,增添了妖媚嬌俏亦正亦邪,許仙,放大了他的膽小、瑣碎、卑微和無能,甚至不專。在李碧華的青蛇裡,許仙的魅力指數還不如法海。但白蛇偏偏愛他。白蛇因慾念而愛許仙,之後仍從一而終,包容許仙所有渺小與不堪,她很像中國千年文化價值觀下的女性,堅韌、包容,在愛裡把自己放到最低,一味付出。青蛇則不同,她更像反叛傳統女性觀念的旗幟,自我、俠義、善妒但又有底線,她勾引許仙甚至勾引法海。但她遵從良心,有是非正義。當看到許仙的冷酷與背叛白蛇,揮劍力斬許仙。李碧華重塑青蛇為優缺點多多敢愛敢恨的現代女性形象。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青蛇裡由黃霑作詞作曲的《流光飛舞》堪稱一絕:“留人間多少愛,迎浮生千重變。跟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白蛇 緣起》是我更喜歡的一個版本。它終於描述了勢均力敵的愛情,重塑許宣為有強大精神、愛的能量,與白蛇的愛呼應,不懼、不退、甚至去引導她的男人。白蛇不再是之前神話傳說裡的一廂情願或不斷遷就,而是逐漸打開心扉、被許宣感動和共擋劫難,既便天人兩隔也要來世再會的過程。這更像一種理想與烏托邦的愛情,但藝術作品不就是用來感動、召喚與喚醒人內心的至純至善嗎?日韓作品之所以有精神和內核,在於一種不流於世俗的力量,人內心稀缺或被現實磨蝕的價值。西方的文學藝術電影作品亦然。而中國古代至近代,太多的作品過於現實,就連《西遊記》唐僧師徒最終取得真經位列天官,《水滸傳》梁山好漢被招安,很多神話,除了精衛填海、夸父追日,都是最後的妥協與不了了之。更不用說民間世情小說了,雖描寫人間百態,傳說軼聞,但無一不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一種現實經濟,但民族真正的崛起和影響力,應該是底層的強大精神、愛與價值的支撐。它是一種內因,可以疊加更多的上層建築。它也是內心的一種價值主張和秩序,可以排列組合更多自身創新與發展,健康的人際關係與科學制度的建立。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淺談《白蛇 緣起》故事及觀後感,它結合了武俠、玄幻、神話色彩,人物、故事、臺詞、情節可以百分百的拍一部真人電影,除了成本、製作、調度會大幅提高外。所以,它動漫的特徵不是很強。但它的畫面鏡頭是唯美、遼闊與抒情的。許宣人物形象源自胡歌的仙劍奇俠傳,小白的人物形象為獨創,造型與氣質有些像《倩女幽魂》裡王祖賢的聶小倩和《神鵰俠侶》中劉亦菲的小龍女,但五官則有些迪士尼花木蘭的影子。我認為白蛇的臉像花木蘭不是很美,可能由於這部動漫是中美合作,為了西方的中國審美和特徵而為,但幸而是木蘭改良版,仍然美矣。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故事是小白潛入宮廷行刺國師而未成功,受傷失憶於幽谷瀑布,被捕蛇人許宣相救。小白的出現照亮了捕蛇村也為村莊帶來劫難,國師前往追拿小白,而小白蛇族統領亦率眾蛇精噬毀村莊。其間,小白與許宣在樹林、懸崖、幽谷、湖面同行並遇險,強大的小白數次解救凡人許宣。也許,許宣對小白早已一見鍾情,或以其善良、熱心天性,在與小白相處過程中漸生情愫。小白因在遇險之際被許宣不懼其妖、不離不棄、捨命解救中而芳心暗許。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我喜歡許宣執手小白,兩人舉傘飛過漫天飛花、廣袤原野、叢林山谷的鏡頭片段,也相信,動漫表達這組鏡頭的方式一定超過真人演繹。那是一種縹緲、輕盈、倆人如雨珠花露般劃過滿溢野花芳香的原野長空,那是一種自在、輕和自由。而小白身中冰寒之毒,許宣見其白蛇化身仍不離開,緊抱著她用體溫為其融化寒冰。許宣為了和小白在一起,去寶青坊交出自身最寶貴的東西,只為成妖,哪怕是一隻最弱最小的妖。小白吸取國師之徒法力,變身一條巨蟒,許宣奔走解救捕蛇村村民,並攔住小白,願與她離開,陪她一起終老。這也是一個感人的鏡頭,面對龐然巨大如蒼龍一般的白蟒,許宣對之告白:自己也已經和她一樣為妖,不介意她身形巨大,天地之大,能容多少山川河流,這點身形算得了什麼。自己雖然是最小最弱的妖,但會拼盡全力保護她。如果天地容不下他們,可以去天地的盡頭,八荒四海,總能尋得容身之地。倆人朝夕相伴,做一對逍遙妖怪。當代動漫已超越古代傳說中許仙只是因白素貞美貌溫柔而願與之共度一生,哪怕愛人是一條巨蟒,許宣仍然願與之陪伴一生。這應該是靈魂之愛吧。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想起以前看到的一段現代詩:“長嘯一聲煙霧深,美女隨白猿歸隱,惹得千年議論,引來萬眾追尋。”當時的我很小,但就是入迷一樣喜歡這句現代詩。小白與許宣合力,打敗國師,蛇妖統領,救下村莊,而也在大戰中被天羅地網困住,小白失去法力,而從巨蟒恢復人身,許宣緊抱著她,在冰天雪地中用身子緊緊暖著她,問她是否還記得過去的蒲公英、小船、那座塔,小白說:都記得。許宣:記得就好。許宣漸漸冰凍石化,小白極力哭喊掰他身上結的冰,在他即將魂飛魄散之際,用盡全身力氣拽住他,最後用碧玉簪留住許宣元神。個人以為,這段動漫的製作和表情、神態欠豐富與感人,目前階段,如果演技出眾的演員應該更能讓這個場景震撼揪心與感人。這個片段讓我想到趙又廷和楊冪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夜華魂飛魄散之際,在白淺懷中,他們倆的感覺和對話。在這一世,小白失去許宣以後,修煉五百年,在另一世的西子斷橋湖畔,又遇投胎轉世的許宣。“無論他在世間何處,無論他是何模樣,無論他記不記得我,我都要找到他,因為,我記得!”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寫在七夕 白蛇之前世今生

科技,豈止於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