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的自信心,能抓住他人的關心,帶給你的是一份優越感

大家好,今天滿心歡喜都是你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自信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自信的風采,“安定的自信心能抓住他人的關心,掀起他們的熱情,使大眾同意你的想法而採取你所期待的反應。帶給你的是一份優越感。”自我剋制與自信心是任何成功的必要條件,兩者都是情商的重要內容。自信是不論什麼時候有何目標,都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決心去達到,是人們用來戰勝失敗與挫折感的銳利武器。同樣的道理,當我們面臨困境與疑難時,或許你使出渾身解數來抵制它,卻並無多大成效,你還需要投入一粒自信的種子,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與人相處也是如此,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他的面目表情、言談舉止都飽含著一種積極的情緒內涵,使他的舉首投足之間洋溢著吸引人的魅力,與這類人相處你會感覺到這世上本沒有什麼難題,全身上下有一股活潑向上的力量。同時,充滿自信的人,情緒表現也相當穩定,使人在逆境中,仍保持高昂的狀態,在順境中更一往無前。

安定的自信心,能抓住他人的關心,帶給你的是一份優越感

為什麼自信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心理學家認為:自信的人在心目中給自己設立的自我形象要比不自信的人高。而這種較高的自我期待總能給人一種滿足感,使人產生一種滿意、快樂、積極的情緒狀態,這種情緒狀態是彌散的,它能把平庸化的神奇,把渺小化為偉大。我曾在報紙上讀到一篇很有趣的報導。一位教授做了一項實驗,他的實驗材料是一塊板子,一個大釘子,一個玻璃瓶和一粒非常小的金剛砂。他一隻手拿起瓶子--這種瓶子是市面上能夠見到的最重最厚的一種玻璃杯。他把玻璃杯當錘子,將釘子釘入木板,雖然經過數下如此巨大的重擊,瓶子居然沒有一絲損壞或是裂痕,可見這是一隻多麼堅韌的瓶子。而後,這位教授拿起那小粒金剛砂-質地最為堅硬的金屬物質--投入玻璃瓶中,剎時,玻璃瓶便分崩離析,裂成碎片,可見,一樣東西的堅韌與它的體積大小,量多量寡沒有多大相關,而是與它的本質息息相關的。

安定的自信心,能抓住他人的關心,帶給你的是一份優越感

自信心並非生而有之,它是可以訓練和練習的。美國心理治療專家戴維?鮑爾斯在他廣受歡迎的著作《實用寬心術》中提出:你思想觀念和態度的改變,可以使你的情緒和情感發生變化。這與本書的觀點有不謀而合之處,因為從腦成像技術的研究來看,確實人的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活動:知覺、思維、想像對情緒具有調節和監控的作用。當人們面對一個刺激時,生理地產生某一情緒狀態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你改變認識的角度,控制不良情緒的影響。戴維.鮑爾斯也正是從這一觀點出發,提出了培養自信心的具體訓練方法:

安定的自信心,能抓住他人的關心,帶給你的是一份優越感

對內心的自我否定進行抨擊。任何不自信的表現都源於內心自我負面的評價,諸如“我是個傻瓜”、“我不善於與人相處”、“大家都不喜歡我。”"我是個沒有能力的人。”正是這些自責、自我否定扼殺了你的自信,阻擋了你邁開行動的步伐。要克服這些錯誤的評價,可分三步走:訓練自己意識到並記錄下內心自我否定的評價。弄清這些錯誤評價的思想根源。練習對這些錯誤評價進行批駁,並建立一個更為現實的自我評價系統。這三步總結起來即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假定你與一個朋友交談,由於一點小衝突弄得彼此不歡而散,你感到既沮喪又焦慮不安。這時,你便可以問問自己有些什麼想法,致使你如此不安,並把它寫下來。比方說,你可能會認為:“我總是與人相處不好”、“是我冒犯了他,人家肯定會很討厭我”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想到什麼就把它寫下來,因為正是這些想法才使得你不安,缺乏自信,害怕再次與他人交往。

安定的自信心,能抓住他人的關心,帶給你的是一份優越感

接著,你便可以對你這些否定的評價進行反駁,比方說對於“"我總是與人相處不好,這一結論,便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你與個人相處不甚融洽,並不意味著你與所有的人都會相處不好,更不能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問題。進行批駁之後,接下來要做的是最實質的改變--建立一個正確的現實的合理的思想。例如:我只是與他的這次談話不甚投機,上次我與老李、小黃交談大家都非常愉快,確實這次的局面令人不是太滿意,但還未到徹底破裂的地步。如果今後有機會,我還可以找他坦誠地再交談一次。”與熱情的人交朋友。我們可以用熱情去感染他人,同樣也可以讓熱情感染我們。多與那些對生命充滿活力、機警而又相當清醒的人交往,會激發出你熱情的火花的。有一個寓言故事講:有人問起同做一件事的兩個人他們在做什麼?一個回答說:“我在砌磚”,而另一個卻道:“我在建築一座劇院。”你若對某一件事知道得越多,你便會越有熱情,因為你若瞭解地更深刻、確切,你會更有信心,更有權威感,對它也越感興趣,它滿足了你內心中的基本需要。

安定的自信心,能抓住他人的關心,帶給你的是一份優越感

循序漸進的反饋。,對自己存有的消極思想進行控制、監督,從而得到反饋信息,在逐步擺脫自我否定情緒,建立自信的過程中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比方說,你可記錄一天來你有消極思想閃過的次數,連續記錄幾個星期,看看進展情況,這樣你可以不時地給予自己鼓勵,直到最後完全擺脫自責,建立自信。嘗試著去主動地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等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需要採取實際的行動積極地加以解決的。正視問題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當你消除內心的自我否定,開始實施解決問題方案時,才能使你保持這份自信,並從這份自信中真正得到實惠。比方說上述的問題,你完全可以再積極地尋求彌補機會。如再找他談一次,寫封信或找第三者進行協調等。只有當你真正採取了行動,你便會重新獲得一種對事物有控制把握感的自信。戴維?鮑爾斯所提出的方法與本書所述的提高情商法有相通之處。目前許多學習班設置的一些克服負面情緒、管理情緒的課程也一般是挖掘情緒產生的根源,對根源進行重新認識,再作出改變的措施。這一切無非都是在告訴你:一個人身上的任何品質特性沒有什麼不能改變的,只要運用適當的理論、方法,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