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打死也不让孩子住宿,孩子成长过程,父母不能做甩手掌柜

文 | 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在学校发展越来越完善,因此学生宿舍环境相对比以前也是改善了不少。对于孩子是否需要住校这个问题,相信家长心中也是有很多疑虑存在的。

有一种经常忙于事业的家长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够少奔波在学校也更安全,对于离家很近的家长自然就不希望孩子住校。

白岩松:打死也不让孩子住宿,孩子成长过程,父母不能做甩手掌柜


白岩松:打死也不让孩子住宿

而作为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曾经在访谈上大马金刀地表示,打死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住宿。他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难以分割的一部分,不能把孩子的成长都寄托给学校。

白岩松:打死也不让孩子住宿,孩子成长过程,父母不能做甩手掌柜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寄宿制度,对于孩子家长是不能充当一个甩手掌柜的。孩子的幸福才是家长需要去重视的,幸福就像是黄金一样只能无限地靠近但是却不能真正的全面实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与父母都应该承担各自的职责,而不是单方面的只是依靠学校去教会孩子成长。

白岩松:打死也不让孩子住宿,孩子成长过程,父母不能做甩手掌柜


父母充当“甩手掌柜”对孩子的影响

1、家庭观念淡薄

父母如果充当甩手掌柜会让孩子家庭观念变得淡薄,这种淡薄是之后无论用多久的时间都是无法填满的。说白了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选择弃之不顾,只是提供物质需求。

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以后也只会给父母提供物质需求,而像亲情关怀之类的孩子不是不想做到,而不是不会做。

白岩松:打死也不让孩子住宿,孩子成长过程,父母不能做甩手掌柜


2、正确三观形成

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他们的三观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第一是社交圈质量的影响,第二是学校不良学生分子的影响,第三是孩子日常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在没有家长正确引导下的孩子,很难会形成正确的三观。

3、坏习惯的养成

养成一个好习惯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而养成一个坏习惯往往只需要一个念头,孩子对于这些“坏习惯”没有自制能力,长此以往就会根深蒂固,很难改正。

世界上最可怕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对于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就是处在这种没有红线的生活下,这无疑会让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不由自主的脱轨。

白岩松:打死也不让孩子住宿,孩子成长过程,父母不能做甩手掌柜


父母该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1、每天2小时高质量陪伴

其实有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家长陪伴孩子2小时,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父母每天可以轮流抽出2小时来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这样会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

2、第三方媒介式的陪伴

父母如果经常出差那么可以采用第三方媒介的陪伴方式,比如每天在孩子下课期间和孩子视频或者语音聊天。尤其是父母双方都忙碌的情况下,一定要记得每天抽出时间,这样会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心。

白岩松:打死也不让孩子住宿,孩子成长过程,父母不能做甩手掌柜


3、有规律组织家庭出游计划

父母应该有规律的组织家庭出游计划,并且在确定后再告知孩子。这样不但可以增长孩子的眼界,还可以让孩子放松心情减轻学习的压力。

结语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区别其实是一目了然的,首先是从衣着方面,其次是从性格方面。尤其是后者,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往往心态是积极向上的,并且做事会勇敢进取。

而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往往是畏畏缩缩的,并且十分惧怕与人起争执,没有底气。因此在这边提醒大家,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幸福着想,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刻尽量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样亲子关系才会无比和谐自然。

那么您对白岩松的育儿理念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