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衝疫情影響?財政部:給予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稅費優惠政策

如何平衡疫情對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2月24日,財政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歐文漢在發佈會上表示,財政部門積極發揮財政調控作用,保障社會經濟平穩發展。

“隨著復產持續推進,政策效應會進一步的釋放。”歐文漢介紹到,財政部為對沖疫情對經濟平穩運行帶來的負面影響,實施了多項財政調控政策:

第一,給予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稅費優惠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調整了企業所得稅政策,對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交、運輸、生活、服務、快遞、收派等行業出臺免徵增值稅的措施,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減輕負擔。

第二,出臺普惠性的降費政策。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階段性減免社保費、醫保費和實施緩繳停繳住房公積金等政策,惠及範圍與政策力度大,疊加去年出臺的降低社保費率的政策,有利於化解疫情對企業的衝擊。

第三,加大穩企穩崗力度,財政部會同人社部等部門出臺政策,通過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職業培訓補貼等多種渠道,支持企業穩定現有的就業崗位,不裁員、少裁員。

如何對沖疫情影響?財政部:給予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稅費優惠政策

同時,對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和個人,財政部專門出臺降低融資擔保費等政策,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歐文漢透露,下一步,財政部門將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一方面抓好已出臺財政貼息、大規模降費、緩繳稅款等政策的執行,確保儘快落地見效;

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力度,防止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防止短期衝擊演變成趨勢性的變化。

一是要繼續研究出臺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一些行業復工、復產,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二是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門存量資金,統籌用於疫情防控,保障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點支出。

三是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方傾斜,確保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四是要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工作,儘快形成有效的投資。

歐文漢表示,將通過系統謀劃、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充分釋放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