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董明珠的朋友圈,教會你賺錢的幾個“社會潛規則”。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過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是這樣的:

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

可以說你所處的圈子,暴露了你的階層和財富狀況。

前不久,在一檔求職節目中,一位24歲的求職小夥子,在節目中聲稱自己認識董明珠,現場老闆紛紛質疑。後來主持人提議現場連線董明珠。

65歲董明珠的朋友圈,教會你賺錢的幾個“社會潛規則”。


小夥子拿起手機,給董明珠打電話,隨後撥通號碼之後,令人尷尬的是除了忙音,沒有任何人接聽,只好掛斷。

其實,如果在能力、地位、資源、身份懸殊的不對等的情況下,我們所謂的這些人脈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再來看看董明珠的朋友圈,基本上是各大領域的大咖。她的四大閨蜜,年度經濟人物、前首富妻子、傳媒界大佬。而王健林、雷軍等商業名人也是圈中好友。

65歲董明珠的朋友圈,教會你賺錢的幾個“社會潛規則”。


65歲董明珠的朋友圈,教會你賺錢的幾個“社會潛規則”。


所以啊,影響我們的發展的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還有你所在的圈子。幾條社交潛規則,教會你改變圈子。


1.無效社交‍

非常簡單的一個測試,看一看自己朋友圈有多少人?500、1000、2000?除去家人,再找出這些你覺得你能說心裡話的人,有多少?超過10個的人應該不到2%。

生活中,太多人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這種無效社交上了,你為了別人的喜怒哀樂而奔波,為了能得到不重要的人的肯定而努力,為了一些沒有意義的付出而交際,這不叫社交叫蹉跎光陰。

心理學上有一個蹊蹺板定律:

人惡化人之間的關係,就像兩人猜了蹺蹺板一樣。‍

一旦彼此交換不對等,那麼蹺蹺板一樣的失衡。社會的本質其實就是價值的展現和交換,所以與其花時間在無效社交,不如多花點時間提升自己。

2.麥拉賓法則‍

心理學上有一個法則叫“麥拉賓法則”。指的是:

對一個人的印象,

7%來自說的內容,

38%來自語音語調,

55%來自肢體語言。

7%的語言:思想觀點、表達句式等。

38%屬於聽覺:語音語調、音質節奏等。

55%屬於視覺:外表打扮、表情儀態等。‍

結合這些寫出一個公式就是:

人際溝通=7%的語言+38%的聽覺+55%的視覺

這就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經營好個人形象(衣著、髮型、妝容),同時,我們還要訓練說話的方式、肢體語言以及梳理我們表達的邏輯性以及完整性。

一個人的情商很重要。

3.瀑布效應‍

我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一個人不經意的說出一句話,卻可能在另一個人心中掀起軒然大波。這就是瀑布效應。

在認知心理學上,瀑布效應指的是:

信息發出者心理比較平靜,但傳出的信息被接收後卻引起不平靜心理,從而導致態度行為的變化。

65歲董明珠的朋友圈,教會你賺錢的幾個“社會潛規則”。

就像我們自然界的瀑布一樣,在上游似乎平靜緩和,而遇到峽谷便會一瀉千里、喧囂飛濺。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古代人常說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有時候,明明是一句無心的話,卻會傷害到別人。輕則引起對方反感,重則給自己引來災禍。

人生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挫折、都是逞口舌之快而來。

做加減法,少一分“禍從口出”,就能多一分精力做有價值的事情。

4.三明治法則‍

1920年,美國總統約翰.柯立芝發現,他的女秘書雖然長得漂亮,但是工作經常出錯。

一天早上,他的女秘書走進辦公室時,柯立芝對她說:“今天你穿的衣服真漂亮,適合像你這樣年輕漂亮的小姐。”

女秘書喜形於色。

緊接著柯立芝又說:“我相信,你處理的公文,也能像你一樣漂亮。”

從那之後,女秘書很少出錯。

這就是人們說的三明治法則: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肯定和期待之中,那麼被批評的人更容易在愉悅的心態下,誠懇地接受批評。

三明治普通只有三片,上下面包兩片,中間是蔬菜和肉類,運用到批評上,三明治法則則是有三層:


65歲董明珠的朋友圈,教會你賺錢的幾個“社會潛規則”。

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話雖如此,但是苦逆是人性上很難接受的。相反人們更喜歡甜的。

當代社交寶典:當你想要別人參照你的觀點去做,改變時,不要用攻擊的方式,而要給他關懷和溫暖,這樣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5.互悅機制

所謂的互悅機制: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總是根據對方的態度和行為,來採取相應的態度和行為。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經常體驗到,當自己想得到別人的好感時,而那個人也對自己有好感,於是就會對那個人更有好感。

65歲董明珠的朋友圈,教會你賺錢的幾個“社會潛規則”。


相反,如果我們感覺到,對方對自己沒有好感,甚至是討厭,你同樣也對對方沒有好感,甚至是嫌惡。

這就是互悅機制,好感是相互的,討厭也是相互的,喜歡和被喜歡是互為因果的。

正如《聖經》中提到:你希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應該如何待人。

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喜歡”,才能讓人以同樣的方式喜歡你。

想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很簡單,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值。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看完這篇文章,開啟你的人生下半場,希望你的圈子能幫你成就完美的自己!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侵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