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油價來了,盤點歷史上的幾次石油危機


負油價來了,盤點歷史上的幾次石油危機

前段時間原油價格暴跌時,不少人拿油跟礦泉水比價,還在說桶比油貴的話題,可如今,負油價一夜來臨,進入“倒貼錢”的時代。

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結算價收於每桶-37.63美元,首次跌為負數,下跌55.90美元,暴跌305.97%。這是自石油期貨從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交易後,首次跌入負值區間。

這意味著,將油運送到煉油廠或存儲的成本,已超過石油本身的價值,原油期貨的賣方還需要向買方支付費用。

原油作為商品之王,是最有效和次生品最多的天然產物,是工業的經濟命脈。其價格的劇烈波動,對世界經濟都會產生深遠影響。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近40年來爆發的三次世界範圍內的石油危機。


“贖罪日戰爭”引發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入侵以色列,點燃了“贖罪日戰爭”的烽火。與一般大眾的印象相反,這場戰爭並非阿拉伯國家一時誤算的結果。相反,圍繞它的開打,華盛頓和倫敦秘密策劃了一系列事件,並動用了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博士建立的強大秘密外交渠道:通過以色列駐華盛頓大使,基辛格有效地控制住了以色列的政策反應;同時,他還開闢了與埃及和敘利亞的溝通渠道——做法十分簡單,就是在關鍵問題上向對方誤傳消息,確保戰爭和接下來的石油禁運按計劃展開。

這個計劃就是希望藉助全球性的石油禁運來大幅度拉高能源價格,以幫助美國度過“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貶值引發的石油上漲的惡果。

據美國情報機構的報告,包括截獲的阿拉伯官員之間關於確認已經開始戰爭集結的通信,都被外號“情報沙皇”的基辛格壓了下來。那場戰爭及其後果,乃至基辛格後來的“穿梭外交”,實際上都是根據索爾茨約巴登會議綱領安排的。結果,阿拉伯產油國成了千夫所指的替罪羊,而應該負責的英美利益集團卻藏身幕後平安無事。

接下去的事情就是盡人皆知的了。1973年10月16日,歐佩克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決定將油價從每桶3.01美元提高到5.11美元,漲幅高達令人驚愕的70%(到第二年中,這個數字一度達到接近12美元)。

次日,歐佩克組織中的阿拉伯成員國在歷數“美國在中東戰爭中支持以色列的種種罪狀”後,正式宣佈停止向美國和荷蘭出口石油——鹿特丹一直是歐洲主要的石油輸入港口。

至此,震驚世界的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機”全面爆發,直至1975年才平息。

持續3年的能源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GDP下降了4.7%;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GDP則下降了7%;歐洲GDP下降了2.5%。

危機之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發達國家組成了國際能源機構,應對可能出現的石油危機,其他國家也紛紛成立了國家石油公司。

負油價來了,盤點歷史上的幾次石油危機


伊朗革命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

1978年伊朗發生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社會和經濟出現劇烈動盪。從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輸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場每天短缺石油500萬桶,約佔世界總消費量的1/10,致使油價動盪和供應緊張。

世界石油市場的原油供應的突然減少,引發了搶購原油的風潮,油價急劇上升。這一潮頭剛要過去,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軍轟炸伊朗,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生產完全停止,世界石油產量完全受到影響,產量劇減,全球市場上每天都有560萬桶的缺口,打破了當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脆弱。平衡供應再度緊張,再度引起油價上揚。

在此期間,歐佩克內部發生分裂。多數成員國主張隨行就市,提高油價,沙特阿拉伯則主張凍結油價,甚至單獨大幅度增加產量來壓價。結果歐佩克失去市場調控能力。各主要出口國輪番提高官價,火上澆油。

這一席捲世界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引發並加重了又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

通過第一、二次石油危機,世界不公正的石油體系逐漸打破,歐佩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力達到巔峰。

過高的油價一方面引起了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價格的上漲,有助於促進能源節約和新能源的開發。人們普遍認識到發展新能源的作用,各個國家努力發展新技術開發新能源和開展節能措施,並開始逐步建立了戰略石油儲備。

另一方面促使非歐佩克產油國原油供應量的增加。1970年代中後期起,各西方發達國家和石油公司大力開展了在非歐佩克地區勘探和開採石油的活動。


海灣戰爭引發第三次石油危機

關於第三次世界石油危機的說法至今尚存在爭論,比較得到人們認可的是有兩個時期。

一是1985年至1986年因OPEC宣佈以爭奪市場合理份額來取代過去的限產保價政策,從而導致1986年油價戰的爆發和油價暴跌,國際油價從28美元一桶迅速跌至10美元。

二是1990年爆發的海灣戰爭。

1990年8月2日,當美國總統老布什得知伊拉克進攻科威特的消息後,立即在白宮主持召開國家安全會議,討論對伊作戰方案。8月4日,老布什在戴維營主持秘密會議,通過了“90-1002作戰計劃”,決定向沙特阿拉伯派遣大批部隊,對伊拉克進行地毯式狂轟濫炸。

這是老布什在他的總統任期內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時40分,停泊在海灣地區的美國軍艦向伊拉克防空陣地、雷達基地發射了百餘枚“戰斧”式巡航導彈。老布什宣佈,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已經向伊拉克發起代號為“沙漠風暴”的進攻。海灣戰爭爆發。

那麼,布什政府大張旗鼓地打這一仗,究竟為了什麼呢?

當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儲備的控制權落入薩達姆手中,那麼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生活方式都將蒙受災難。對美國而言,海灣石油是其“國家利益”。當時油價一路飛漲。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世界石油價格從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

因此有專家分析,第一,是為了控制海灣石油,滿足本國石油需求,保持和加強美國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第二,是為了在軍事上重新控制海灣地區這一戰略要地;第三,是為了保住美國軍火工業。

不過,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並不長,與前兩次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來源:《北京日報》孫杰/文、《國土資源導刊》張智亨/文、《中外書摘》)

負油價來了,盤點歷史上的幾次石油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