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在延安有一棵蘋果樹”

4月25日,明媚的春光照耀著陝北高原。在經歷了半個多月的降溫霜凍天氣,延安各級幹部群眾紛紛上陣守護蘋果花後,黃土地上的白色果花盛開得更加繁盛。

“今年蘋果要是豐收,還要多謝你們鎮村幹部。”曾在延安插隊的知青何曉新坐在北京的家中,給延安市寶塔區蟠龍鎮政府幹部劉英英發來微信。

“你看,我在延安有一棵蘋果樹”

寶塔區蟠龍鎮崖底村智慧果園中果樹上都掛著認領標識牌。 陝西日報記者 王婕妤攝

原來,在蟠龍鎮崖底村,何曉新有一棵屬於自己的蘋果樹。在今年“延安有我一棵(畝)蘋果樹”的果樹認領活動中,作為從蟠龍鎮走出的插隊知青,本著回饋老區的心意,何曉新花費200元認領了一棵蘋果樹,並送上寄語“青山綠水秀蟠龍”。令何曉新驚喜的是,在他認領果樹後,崖底村第一書記李向進向他展示了果園的雲直播平臺,他只要打開手機APP,就可以實時看到果園的生產狀況、果樹的成長情況。

現在,何曉新每天打開手機看看自己的果樹生長情況,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前兩天蟠龍鎮幹群“護花”,他通過直播看得清清楚楚。平時,他還會向身邊人展示:“你看,我在延安有一棵蘋果樹。”

記者走進何曉新認領果樹所在的崖底村智慧果園看到,一排排果樹整齊排列,每棵樹上都掛著一個序號牌和一個蟠龍鎮果樹認領標識牌。蟠龍鎮鎮長蔡元峰介紹,鎮上在崖底村流轉了870畝土地打造智慧果園試點。

崖底村還成立了合作社,引進產業大戶,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放線、統一打坑、統一栽植、統一覆膜”五統一的思路,鋪設小型水利灌溉設施,引進了2年生優良短枝富士和弘前富士大苗1.2萬株,形成了集中連片的現代蘋果示範園。智慧果園裡全覆蓋安裝了360度旋轉攝像頭23個,建立了雲直播平臺,通過手機APP可以24小時實時掌握每一棵果樹生長情況,下一步還將安裝數據記錄儀,實時監測土壤溼度、室外溫度、風力大小、養分含量。

“我們也歡迎更多人來認領我們的果樹,每棵蘋果樹每年至少可以採摘4箱,每箱12顆蘋果,每顆直徑都在80毫米以上。認領人擁有認領果樹一年的全部產量,可以選擇自己採摘,也可以直接包郵到家。”蔡元峰說。

從賣蘋果到賣果樹,去年以來,延安市寶塔區大力推廣“延安有我一棵(畝)蘋果樹”活動,鼓勵消費者認養果樹。4月24日,延安市委常委、寶塔區委書記劉景堂和寶塔區區長蘇鋒共同走進助農直播間,在推介“延安蘋果”後,打開一個造型別致的卡片,卡片中間是一棵立體的“蘋果樹”,這是寶塔區打造的蘋果認養卡。隨後他們又詳細講解了蘋果的認養方式、流程和有關後續服務。

蘇鋒說,認養蘋果樹是延安發展蘋果產業後整理的又一生動實踐,也是農業生產數字化新電商的創新案例,寶塔區通過標準化、規範化的雲上認養、私人定製、專業客服、質量承諾、信用評價等一系列舉措,讓網友們不僅能品嚐到美味的蘋果,更能“品味”到“蘋”安祝福、黃土根脈和延安情懷。(記者 王婕妤)

“你看,我在延安有一棵蘋果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