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大同古城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元故城牆舊土城上增築而成,全國頗有名氣。大同城牆的總周長為7270.7米,形制方形城池。牆體“三合土”夯填,牆表包磚,高約14米,比西安古城牆高2米,最寬處16.6米,比南京古城牆最寬處還寬6.6米。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城牆上有62座門摟、角樓、望樓。城門樓四座,其中南門城樓最雄壯,為三層重樓,面寬61米,進深23.35米。城牆四角雄峙著四座角樓,尤以西北角樓最傑,呈八角形,稱為乾樓。54座望樓中以洪字樓為望樓之最,為其他古城牆中少有。同時還建有96座窩鋪。在距牆約40米處,修有護城河,寬10米,深5米。四門外有甕城,建築面積約為17600平方米。甕城外又築有月城,將甕城圈在其中,闢有城門。這樣,出入大同城須經三道門卡。各門上還建“箭樓”或二層“匾樓”。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現存大同城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將軍徐達奉命依遼、金、元舊城基礎增築新城,略呈方形,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82公里,周長7.24公里,面積3.28平方公里。城牆一律以規整有制的石條、石板、石方為基礎,在原城牆基礎上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磚。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城牆高達14米,上寬12米,下寬18米。城牆四周修築了54座望樓,96座窩鋪。四面城牆建有580對垛子,代表當時大同所轄村莊數。城牆四角建有角樓,四角墩外各建控軍臺一座。城設四門,東和陽門、南永泰門、西清遠門、北武定門。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四門之上分別建有城樓,其月樓、箭樓、望樓、角樓間隔而立。四門之外建有甕城、月城、護城河。城牆高大雄偉,堅固險峻,佈防嚴密,各種防禦設施齊備,自成一體,是我國古代軍事建築史上頗具特色的重鎮名城。由於它在北部邊防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鎮”,“ 北方鎖鑰”之譽。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清順治六年,大同城池遭受嚴重破壞。明將姜瓖先是投清,後又反叛,多爾袞率軍攻打大同,歷時九個月攻之不下,後因城內彈盡糧絕,姜瓖部下楊振威投敵叛變,殺死姜瓖,把多爾袞放入城內。入城後,為洩私憤,多爾袞下令“屠城”,並把城牆削掉五尺。自此,大同城牆失去了往日的雄風。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2008年,大同市全面實施了歷史文化復興與古城保護工程,對百分之七十遺存的古城牆包磚修復 大同古城牆得以再度修復,目前東城牆、南城牆已依明代大同城規制修復完畢,並對遊客開放。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修復後的東城牆建有甕城、月城、吊橋、護城河,並建有城樓、月樓、箭樓各1座,望樓12座。南城牆不僅修復了甕城、月城,還有關城和東西耳城。城牆上建有城樓、文昌閣、箭樓等古建築樓閣10座,望樓12座,角樓1座。修復後的古城牆雄偉壯觀,特別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古城夜景分外迷人,流光溢彩的燈光,使古城牆樓閣俊俏秀麗,偉岸的輪廓更具魅力。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以甕城為中心,向南北兩邊望去,城牆各有6處突出部分,俗稱城牆垛子。每個垛子上面各建有一座木樓,稱望樓。據瞭解,城牆本身結構而言,增加垛子就加大了牆身的剛度,而從軍事設防角度來看,它還增加了監視策應、側射和夾擊登城敵人的諸多防禦能力。有了城牆垛子,也增加了城牆的造型美和節奏感,使城牆造型更加雄偉壯麗。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大同城牆垛子突出城牆面多為13—15米,寬一般為17—25米不等,垛子間距96—115米。轉到東城牆的南北兩端,也就是古城牆的東南隅和東北隅兩個轉角處,還設有城角垛子。城角垛子較城牆正身垛子略大,上邊分別建有一座角樓,角樓較望樓略為高大。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我的中國行(二三五)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大同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