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偶然的一個條件,讓我認識了一位老茶新友“新華國茶”,細品後依然決然的做了這款茶的代理,除了喜歡,讓我們看看她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要做新華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炒作,原生態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新華茶園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圖為:新華國茶-茶園裡保留著傳統的農耕

如何擦亮普洱茶這塊“金字招牌”?茶產業是普洱市的第一支柱產業,如何做強做大普洱茶產業,成為普洱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歷史賦予普洱茶企業的使命與責任。

大品牌,強聯盟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普洱市委書記衛星,普洱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照輝,香港新華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冠深參觀新華國茶有限公司加工廠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蔡冠深主席在黃龍山接受思茅區電視臺記者的採訪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一行人在黃龍山觀景臺聽取普洱新華國茶總經理包忠華所做的新華國茶莊園規劃建設方案彙報

2016年香港新華集團正式進軍普洱茶產業,與普洱市人民政府強強聯合,在原有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國有限公司的基礎上,增資擴股組建普洱新華國茶有限公司。

新華集團擁有通過歐盟、美國、日本有機認證的生態茶園1680畝;擁有以光伏發電為基礎的年生產近2000噸普洱茶的現代化加工廠;擁有倉儲3000噸普洱茶的“普洱市標準示範”大自然倉;擁有近千噸10-20年古樹茶原料。

新華國茶立志成為普洱茶生活方式的開拓者、引領者、實踐者。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茶葉產品及茶生活服務!

平臺決定未來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新華國茶董事長蔡冠生先生

打造普洱茶企業的“工業4.0”時代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普洱市木乃河工業園區坐落在離市區約6公里的區域,佔地近20平方公里,整個園區幾百家企業以茶葉、咖啡、生物藥等無汙染行業加工為主。新華國茶廠就矗立在園區中心地帶,2017年8月12日新華國茶廠竣工投產,工廠佔地面積26畝,第一期工程建設面積8500平方米,主要功能為年產1000噸普洱茶生產線、倉儲2000噸的普洱茶自然倉。

新華國茶的標準化、清潔化生產線,是按“工業旅遊”的概念進行科學規劃佈局。因普洱茶具有數百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在工藝中保留傳統的同時,也融入了這個行業最先進的科技,成為雲南省普洱茶加工廠中最規範的茶廠之一。

一樓是普洱茶的精加工區;二、三、四樓是倉儲區。一條明亮、筆直的參觀通道,通道兩旁是一間間普洱茶發酵、篩分、蒸壓、包裝等設備和生產流程車間。傳統的普洱製作工藝,以及現代的製作工藝,都在這得到呈現。參觀者可以直接通過參觀通道,透過兩側玻璃窗,無障礙參觀普洱茶製作流程。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資深行業專家,小綠葉大文章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金紅萍

普洱新華國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高級製茶師。

同時還是“大國茶匠”肖時英老師的得意女弟子,深得肖大師的真傳,參與了多項在國內外榮獲大獎的茶產品的研發,並獲得了多項榮譽,現在已是普洱茶界的資深學者和知名導師。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新華國茶倉成為雲南省的自然倉示範基地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新華國茶黃龍山有機茶園


  把黃龍山打造為思茅區的知名茶山

  公司的黃龍山1060畝茶園通過歐盟、日本、美國等有機茶認證;結合茶旅融合,公司對密植的臺地茶進行稀疏留養,每畝200株左右的“有機喬木型留養”改造,對部分不適於做普洱茶原料的品種採用高枝嫁接,引入老班章、冰島、景邁山等名茶山的茶樹枝條進行嫁接,決心把黃龍山打造為思茅區的知名茶山。

  喬木大樹茶的茶葉內含物質一般比臺地茶更豐富,因而受市場追捧,究其原因?俗話說“樹有多高,主根有多深;樹幅有多寬,鬚根有多長”,把茶樹樹型適度留高,恢復古茶園的留養方式,可使茶樹的主根長得更深,使其以吸收土壤深層的礦物質為主,既可提升茶葉品質,又可減少產能,在中國茶葉總體過剩的前提下,是實現茶葉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目標的途徑之一。

  正在建設中的新華國茶莊園以茶產業為依託,利用黃龍山優美的自然風光,公司種植大量的櫻花、李子花等樹種,將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花”,不同季節鮮花盛開的美景;修建普洱14個世居民族的特色民居,挖掘傳統產業,形成傳統古村落,恢復古法釀酒、古法榨糖、古法榨油等傳統農耕文化,讓遊客有更多的體驗,留住人們的記憶,形成具有吃、住、行、娛、體等配套設施的茶旅融合項目試點。

經典時刻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國禮一號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奧運國茶普洱1號採摘於千年古茶樹,茶青全部都是景邁山春尖新芽,選料和製作工藝嚴謹,質量上乘。其包裝盒採用金絲楠木,整體嵌刻具有中國傳統意義的文化圖案,高端大氣。這樣的精巧包裝設計讓整件拍品打開是一件藝術品,收藏起來又是一件傳家寶。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普洱茶國有限公司的2008奧運國禮1號古樹普洱茶(1沱)(起拍價99800元),創下全場最高成交價。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普洱茶國有限公司的2008奧運國禮1號古樹普洱茶(1沱)(起拍價99800元),創下全場最高成交價。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參與拍賣的20款茶品,除兩款流拍之外,其他18款茶均高於起拍價成交;有一款茶通過線上“同步拍”拍得,其他17款通過線下現場拍得。其中,來自山西的競買人張永偉共拍得五款茶,拍賣款總額達9萬多元,思茅本地從事電子商務的競買人陳飛以10萬元拍得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國有限公司的2008奧運國禮1號古樹普洱茶(1沱)(起拍價99800元),創下全場最高成交價。

最終,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國有限公司的另外兩款2008奧運國禮精品普洱茶——2008奧運國禮2號古樹普洱茶(1沱)(起拍價10800元)以11200元拍出,2008奧運國禮3號古樹普洱茶(10盒)(起拍價4800元)以5200元拍出。(邵鴻雁)

“茶馬史詩”三款奧運國禮茶簡介

2008年普洱茶走進奧運,成為北京奧運會唯一食品類禮品。那一屆奧運會上,由普洱市人民政府捐贈給奧委會的三款精品普洱茶,由奧組委把1號、2號“國茶普洱”饋贈給國外貴賓和嘉賓,使得這兩種國禮茶奠定了尊貴品質,成了高端產品。多份3號“國茶普洱”也隨著各國運動員和媒體記者朋友們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這一創舉讓這三款普洱茶成為了具有較高收藏價值和意義,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普洱市茶產業督導組副組長何世坤為拍賣會鳴鑼開市)

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稱為“國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