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感覺日本軍隊動員力很強?

那明天呢


日本軍隊的動員能力十分強大,這是為何?

1,完善的兵役制度

20世紀20年代,日本開始推行自己的兵役制度,並且根據自己的國情進行了完善。 日本的兵役制度分為了預備役、後備役。第一補充兵和第二補充兵。其中,預備役和後備役由退役官兵或者受過訓練的青年組成,每年都會進行軍事訓練,保持戰鬥力。第一補充兵和第二補充兵則是適齡青年,一旦戰爭需要,這些青年會應徵入伍。

徵兵體檢

很多學生應徵入伍

2,人口基數大

日本二戰期間有7000多萬人,這麼多人裡,動員出來五六百萬大軍根本就不是問題。後期快速擴軍,為了解決兵員不足的問題,把兵員年齡一再放寬,出現了大量的少年兵和老年兵。

日軍娃娃兵

3,完善的立法和財政保障

日本由於在二戰中戰敗導致國內不允許組建軍隊,所以日本就成立了自衛隊。自衛隊名義上是一般的防衛部隊,其實就是正規軍。日本的法律意識之強,是日本動員能力的根本。日本的完備立法和財政保障奠定了國家動員能力的基礎。在日本的國家動員體系中,最有力量的不是感人的口號,而是完備、務實的立法。用法律動員民眾,既可培養民眾依法行事的習慣,又可使法律不斷修改,更加貼近現實的要求。在最涉及民眾身家性命時展現法律的力量,大大提高了國民守法的意識,提高了國家動員的強制性和效率。

4,武士道的精神傳統

武士道最晚在日本的平安時代末期就已經出現,這個獨特的階層可以理解為中國的士大夫階層和職業軍人的合體,他們在社會地位上是第一階層,不用務農、務工經商,專司與軍事相關的行動即可。所以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日本人發展出了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簡單來武士道的精神內涵就是:武士應當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的信念。在明治維新之後,明治政府雖然頒佈廢刀令,但同時又對新的軍隊進行武士道教育,再加上海陸兩軍的多位元老都是武士出身,武士道精神在近代日本軍隊身上又得到延續和發展。

男女學生接受武士道精神培養

武士道軍人

5,日本相對發達的軍事科技

日本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躍升為世界級資本主義強國。從擊敗大清到擊敗俄國再到一戰中火中取栗,二次世界大戰侵略世界,靠的不光是日本軍隊悍勇,更靠得是日本逐步擁有了相對完備的工業體系,尤其是軍工產業,有些部門走在了世界前列。

日軍航空母艦

大批量生產的重機槍

日軍工廠🏭外觀

日軍坦克生產車間

6,軍國主義思潮蔓延全民

日本區別於其他後發國家的一個重要優勢是,日本在開始進行全面變革時,民族受教育程度就相對較高。日清戰爭之後,日本人的小學入學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一支接受過教育的軍隊,顯然比目不識丁的人組織起來的軍隊更容易快速形成戰鬥力。更重要的是,自明治政府以來,日本上下逐漸形成了一股軍國主義傳統。從日清戰爭時軍民上下同心,皇后捐首飾打仗,到二戰時候很多日本女子甘願獻身當慰安婦。

小學生接受軍國主義教育

日軍從軍慰安婦


暗夜9527


你好,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給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這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的小國,為什麼有著如此強悍的力量,今天我們就探究一下日本為什麼能有這麼強的動員能力可以橫掃侵略別人。

首先從日本國內談一下,二戰日本發動的戰爭其實是全民的戰爭,當時的日本人是忍受著漫長的饑荒煎熬,婦女們在煤礦中吃力的揮舞著鎬頭,孩子們在工廠里長時間的工作,老人則挖掘松樹的根來做燃料,甚至和尚們也被徵去從事軍事。

後勤服務,成百次的空襲造成了差不多100萬日本平民的死亡,但同時有 成千上萬的人時刻準備著與美軍決一死戰,儘管他們的武器只有拗尖的棍子。


戰爭開始大多數日本人為了響應政府的節約號召,勒緊褲腰帶,進行自願的食量節制,戒食大米。只吃少量的水果和蔬菜。政府還號召進行服裝上的限制。婦女將奢華的服裝和華麗的和服束之高閣,換上農婦式的工作襯衣和寬大的褲子。一切化妝品全遭到禁用,美髮店統統關閉,短髮是最流行的髮式。而日本的男人響應號召,將筆挺的西服換成毫不合身的卡其布制服。最後,由於所有能利用的皮革都被用於為軍隊製造軍靴,以致所有平民都不得不穿上笨重的木屐。


日本婦女們通過製作護身符的方法來幫助那些素昧平生的士兵,鼓舞士氣。最受歡迎的護身符是“千針帶

調侃歷史的幻苦君


1945年,在列強的聯合進攻下,日本天皇裕仁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隨著天皇的命令下達,在亞洲各地作戰的700多萬日軍相繼放下武器。當時日本陸軍有500多萬人,海軍有近200萬人。其中,全軍有164個師、團。請注意,日本有7000多萬人口。相當於十分之一的士兵。與人口基數與納粹德國相似的納粹德國相比,德國人動員了1420萬人參軍,最高兵力780萬人,步兵師300多個。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日本在戰爭動員方面如此強大?

一般來說,18至40歲的男性屬於正常招募範圍,佔總人口的6%到7%。別忘了一半人口是女性。當時日本的人口(不算殖民地)是八千萬。現役和預備役部隊超過400萬人,加上第一、第二補充兵力,這是正常的。也就是說,到戰爭結束時,日本軍隊中有200萬合格的士兵。其他300萬士兵是怎麼來的?到1944年,從14歲到60歲的人必須服兵役。一個60歲的老人和一個14歲的孩子能打多大的仗?這只是一個彌補數字的問題。有很多士兵,但很少有人能代替他們。

日軍到東南亞和太平洋作戰,兵力嚴重不足。預備役和預備役結束後,日軍開始招募第一和第二補充兵。日軍的師數進一步增加,1942年增加到58個師。1943年,達到69個師。軍隊主力深陷東亞,根本無法撤離。日軍力量明顯不足。到1944年,日軍已達到95個師。請注意,日本有7000多萬人。日軍的軍事資源已經完全枯竭,戰爭局是抗日的。日本海軍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賠償,日本需要依靠這些島嶼進行抵抗。

1945年,日軍的師從95個增加到164個。許多師都是臨時部隊。10多歲的娃娃中有一半入伍了,日本的戰爭潛力得到了實現。事實上,德國的情況與日本類似。二戰結束時,蘇聯和美國軍隊俘獲了許多十幾歲的娃娃。日本的總兵力超過700萬。這讓美國擔心自己的傷亡,因為美國預計要用12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打敗日本,而美軍的傷亡人數更是超過100萬。

1945年初湘西戰役中,第四方面軍第一次抓獲日本俘虜400餘人。王耀武趕來檢查,發現是一大群日本孩子,毛都沒長齊。

戰場老兵王耀武失望地嘆了口氣:“日本人快完蛋來”。

從國家層面,日本不得不說,名族意識很強,在後面得發展中也能看出來。但動員能力用在軍國主義上,那就是自尋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