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問題

上週六帶元寶去照週歲照,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家庭帶著孩子來照相館,他家寶寶看中了照相館裡的一個恐龍模型,孩子想要,但是這個模型如果拿到手上很容易碰壞,孩子就想去拿,媽媽說:“不行,家裡有很多玩具,這個很容易壞!”爸爸說:“不行就給他玩一下,應該不會那麼容易壞。”媽媽突然大聲說“不行,不能每次都慣著。”孩子看著爸爸沒有反應,就開始哭鬧,坐在地上不肯起來,爸爸看著媽媽這麼堅決,不敢吱聲了,任由孩子在地上坐著。

有一次帶元寶在樓下小區轉悠,看見一位奶奶也帶著可能是自家孫子,孩子看起來比元寶大一些,會走路。剛開始玩得還挺開心,過了一會奶奶突然對著孫子說了一句話(方言沒聽太懂),當即孩子就哭鬧起來,口裡還嘟囔著什麼,越哄越哭……沒辦法,奶奶只好帶著孫子回樓上了。

在面對孩子任性哭鬧時,家長很容易進入兩端的反應:第一種是一哭鬧就妥協,息事寧人最重要;還有一種是以暴制暴,看這家裡誰說了算。第一種是典型的冷處理的例子,第二種就是的一哭鬧就妥協的例子。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問題

家長有沒有種體會,在孩子在會走路之前像一個天使,餓了吃,困了睡,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會走路之後,天使慢慢開始變“魔鬼”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開始逐漸產生:家長說什麼孩子都是“不”,還動不動就哭鬧,弄的家裡“雞犬不寧”的。

在當前家庭教育中,家長與幼兒間的溝通方式存在不同的問題,影響幼兒生理、心理健康成長,進而影響家庭和諧關係的發展,所以親子溝通在幼兒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良好的親子溝通有助於形成積極、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國內很多育兒專家認為親子溝通類型與幼兒的年齡也有必然關係,不同的親子關係類型也與親子溝通類型有一定關係。有的專家就通過問卷的方式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幼兒交流的方式及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法等方面家長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了瞭解。在此基礎上再對家長和孩子之間出現的溝通問題提出相應的、有效的建議,從而促進親子溝通良好發展。國外專家則把親子溝通區分為兩類:一類是良好的溝通;另一類是有問題的溝通。結果發現,良好溝通受到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育兒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並強調,有問題的溝通,只會讓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更加不良的影響。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問題

一、我們先來了解幾個概念

1.什麼是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生活中,家長在各個方面對幼兒施加的影響,這些影響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的發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或其他長輩的教育方式、行為對孩子的個人性格品質的形成、個人行為的影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什麼是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與幼兒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互相交流、溝通。積極、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幼兒形成獨立人格和思想以及良好意志品質的重要部分。父母思考問題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多方面關心幼兒,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問題

二、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存在的問題

1.較多年齡較大的家長家庭教育觀念滯後。

家長作為成人永遠把自己當成一個大人,覺得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中永遠是個小孩,長不大的孩子,什麼都不懂,把自己的經驗、見識一味地套用在孩子身上,覺得孩子什麼都需要指導。

2.忽視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許多家長在和孩子交談溝通時,只顧自說自話或打斷幼兒的說話,不尊重幼兒,這其實是非常不好的行為,日積月累,孩子就容易喪失自信、一味服從,沒有自己的想法。

3.錯失正確的溝通時機。

許多家長錯失把握與幼兒正確的溝通時機,容易導致與幼兒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和互動。例如,當幼兒專注地做某一件事的時候,父母總是在幼兒做事的時候就插進去說話。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問題

三、幼兒家庭教育親子溝通對策與建議

1.根據幼兒的自身特點進行教育。

一是建立良好溝通,積極引導幼兒,現代的親子關係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係,家長應與幼兒建立雙向、互動、平等的親子關係;二是瞭解幼兒,“因材施教”,部分現代父母在與幼兒溝通交流過程中對於自己的教養行為是沒有安全感的,或是由於日益豐富的教學理論和各種各樣的實踐例子,父母則徘徊在茫茫的書海中不知所措,父母對教育幼兒有一種猶豫、手足無措的感覺。

2.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一是樹立正確育兒觀,幼兒從出生最開始接觸到的就是父母,父母作為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尤為重要,好的家庭教育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二是把握正確時機,進行有效聆聽。親子溝通時,父母極少瞭解幼兒想法,一味的給幼兒灌輸自己的經驗,忽略了幼兒也是個獨立個體的人,幼兒有自己的思想;三是學會換位思考,家長應該應學會換位思考,傾聽幼兒的想法和意見,培養幼兒的自主性,也有助於幼兒更好的成長;四是提高語言技巧,善用肢體語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容易對幼兒交往產生影響,所以當父母在面對幼兒與幼兒進行交流的時候,父母的一些行為,比如:聳聳肩膀,交叉雙臂,指指點點,皺皺眉頭等這些肢體語言要比說話有效得多。

3.臨代教育和隔代教育共同促進幼兒發展。

據瞭解,大部分的家庭存在著隔代教育的情況。因此,臨代教育和隔代教育如何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克服其劣勢成為當今幼兒家長關注的一大熱點。只有臨代教育和隔代教育相互共同促進幼兒發展,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品德優良的孩子。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子溝通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