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一筋斗十萬八千里,為何每次化緣都耽擱很久,他在等什麼?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咱們探討,就拿孫悟空化緣來說,他每次化緣耽擱的時間都很長,如果以他的速度來論,來回也用不了幾分鐘,這是為什麼呢?

孫悟空一筋斗十萬八千里,為何每次化緣都耽擱很久,他在等什麼?

孫悟空

飛行速度

咱們先來看看孫悟空的速度,看看是不是很快,在西遊記中唯一一位能在速度上猴子一論高低的就是大鵬金翅雕,大鵬的一翅膀就是九萬里,兩翅膀就能趕上猴子的一筋斗。不過這並不能說大鵬金翅雕能飛過孫悟空,因為影響速度的還有頻率,大鵬翅膀呼扇得如果沒有猴子翻筋斗的頻率高,他還是追不上猴子,而根據常識,大鵬類飛禽他很少扇動翅膀,基本只靠滑翔,而猴子翻筋斗就是家常便飯,因此一鍋粥認為大鵬還是飛不過孫悟空的。

既然猴子的速度跟開了掛一樣,如果他要化緣的時候,需要很長時間嗎?唐僧是吃素的,孫悟空一筋斗翻回花果山,瓜果都是現成的拿回去給唐僧吃,能讓他吃撐,這麼看,只需要猴子翻倆跟斗就完成化緣的任務。

孫悟空一筋斗十萬八千里,為何每次化緣都耽擱很久,他在等什麼?

孫悟空

​為何故意耽擱

有捷徑不走,他非要在周邊尋找食物,而且還耽誤那麼多時間,這明顯是故意的,孫悟空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當然是有原因的,唐僧取經是取受苦受難去了,而不是去旅遊的,一路上好吃好喝,就是到了靈山,如來也不會將經書給他,對於這一點原著中早有介紹,引用一小段原文:

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

有朋友說了,讓唐僧吃苦也很簡單,找點殘羹冷炙對付就好,既能夠讓唐僧充飢又能讓他吃到苦頭,這該多好。其實這還不夠,或者說,不是猴子想要達到的效果,孫悟空真正的用意是在等人。

那麼等誰呢?那就是取經路上的妖魔,大家可以去看看,但凡孫悟空出去化緣,這期間唐僧多半會落入妖精的手中,白骨精如此,青牛精如此,還有蠍子精等等許多的妖魔。

孫悟空一筋斗十萬八千里,為何每次化緣都耽擱很久,他在等什麼?

孫悟空

孫悟空的心思

孫悟空為什麼要等妖精呢?至少有這麼幾個原因:1 當唐僧落入妖魔手中,他正好大顯身手,救唐僧於水火,增添取經的功德,也正因為取經路上的表現,他後來封佛。2 最近有一句流行語“我要不喝醉,你哪有機會”,套用在猴子身上也非常適合,那就是“如果猴子在,妖精哪有機會”,孫悟空的離開正好給妖精創造了良好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劫難就產生了。3 報復唐僧,因為唐僧這人很古板,不識妖邪,見猴子殺人不分青紅皂白就唸緊箍咒,猴子不在的這段時間,妖精折磨唐僧也是猴子樂於見到的,反正取經路上的妖精都是佛派動用各種關係請來的,唐僧絕沒有生命危險,能折騰下唐僧為自己出出氣,何樂而不為呢?

孫悟空一筋斗十萬八千里,為何每次化緣都耽擱很久,他在等什麼?

唐僧

綜上所述,就算孫悟空一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他也要故意多耽誤些時間,讓取經路上的妖精有表現的機會,正好應了唐僧“步步是難,處處是劫”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