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奧斯汀:讓世界聽見

撰文:白筱

本文選自慈傳媒《中國慈善家》2014年11月刊

比爾·奧斯汀:讓世界聽見

他擁有諸多世界名畫,沒有安保且從不鎖門;他有私人飛機,但那不過是他的“慈善大篷車”;他以善行商,關愛聽力;他以商助善,讓世界歡聲笑語;他遠離商業多年,聚世界“頭號人物”之合力,每年捐贈一億美元,慈善足跡遍及全球。

比爾·奧斯汀(WilliamF.Austin)的私人飛機降落在了雲南昆明,他是美國斯達克聽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達克公司)和美國斯達克聽力基金會(以下簡稱斯達克基金會)創始人。乘機而來的,是奧斯汀與他的夫人Tani及20多人的醫療技術服務團隊,他們剛剛完成在非洲的助聽器捐贈活動,那裡正發生著嚴重的埃博拉疫情。

此時是2014年10月7日,風塵未洗,奧斯汀便來到準備就緒的助聽器驗配場地,檢查現場佈置。

今年是斯達克基金會與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聽基會”)的第三個合作年度。奧斯汀團隊來華,歷時半個月,先後在昆明、楚雄、大理、麗江四地,免費為超過6000名老人、兒童驗配助聽器。

不願只做指揮者

在昆明,每天一早,奧斯汀夫婦與團隊便來到驗配現場。奧斯汀換上白褂子,他的夫人Tani則將工具包系在腰上。團隊成員圍成半圓,圓心是奧斯汀。作為靈魂人物,他要發表簡短的動員演說鼓舞士氣,然後一群人將手疊在一起,接連齊聲喊出“Starky”、“China”和“Kun-ming”。隨後,他們臉上滿溢著笑容,各就各位提供服務。

為方便驗配助聽器,從早到晚,奧斯汀都要站著工作。雖然他在前一個國家做助聽器驗配時扭傷了腰,以至於走路有些跛,但這位年逾七旬的白髮老人並未坐下來休息片刻,因為他不願只做指揮者。作為醫生、聽力設備工程師,他是最有經驗的技術志願者,他要親自動手。

驗配區,10個驗配小組排成兩排,包括兩個美國技術專家志願者和一箇中方中英翻譯在內,3人為一組。與奧斯汀一樣,工作團隊亦是站著工作,遇到難以坐上高椅的老年人,他們便換上矮凳,跪下來進行驗配。他們不斷詢問患者感受並調節助聽器的輸出功率,直到患者滿意。

驗配區的笑聲掌聲此起彼落,在聲音打動耳膜的一瞬間,很多孩子會興奮地大喊,眾人隨之歡呼。驗配成功的聽障者還將得到一塊表示成功的“金牌”。奧斯汀為一位來自宣威市的8歲陶姓聽障女孩戴上金牌後,女孩的父親介紹,“如果配中下(檔次)一點的,一隻就是一萬多塊,一副要兩萬多,兩年多一點就要配一副,根本承受不了。”奧斯汀的到來,對他們來說“真的是雪中送炭”。來自斯達克中國公司的志願者介紹,活動為患者驗配的助聽器主機,使用壽命一般在7年左右。

一整天,驗配團隊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早上的笑容。每天工作結束,奧斯汀都細心地將貼著助聽器型號標籤的封裝袋分揀歸類,以備第二天繼續使用。

至今,奧斯汀及其團隊在全球共捐贈了超過160萬臺助聽設備,僅2013年,在全球各地便捐贈並驗配了17.5萬臺。奧斯汀每年慈善活動支出約一億美元,籌來的善款,約佔他個人慈善支出的十分之一。

“年輕時,我便意識到,我不僅是個個體,我還屬於周邊世界,更寬泛地講,我屬於整個世界。”奧斯汀接受慈傳媒《中國慈善家》採訪時說,“在全球,我們有70億的兄弟姐妹,我有個理想,就是希望兄弟姐妹們能夠相互理解,避免衝突的發生。在Tani的支持下,我們一起,把蝴蝶效應不斷擴大,去影響更多的人。”

“奧斯汀是一個哲學家,他與他的夫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正是對‘人怎樣活著才最有意義’這樣一個哲學話題,做了一個最有說服力的詮釋和表率。”聽基會理事長陶斯亮對慈傳媒《中國慈善家》說。

2014年10月,奧斯汀夫婦在雲南昆明助聽器驗配現場。

比爾·奧斯汀:讓世界聽見

2014年10月,奧斯汀夫婦在雲南昆明助聽器驗配現場。

直面更偉大的自然

年輕時的奧斯汀,一直視“非洲之父”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為榜樣,想做一名職業醫生,去幫助世界。因此,1961年他進入明尼蘇達大學學習醫學。然而,為謀生計,奧斯汀創業前不得不進入一家聽力設備公司打工。他並未因此忘記自己最初的夢想。

一天下班,他乘公交車返回公寓,無意中看到車頂棚上的一段話,“通往仁愛的真正道路,不是你降低自己的身份,而是做你自己,直面更偉大的自然,它將告訴你,你的偉大有多麼渺小。”這段話如無聲閃電,讓他猛然覺醒。

一到家,他便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著魔一樣大聲自語,“你一天能看幾個病人?20個?25個?最終,天黑以後你要睡覺,你無法再產生影響,你以為你屬於整個世界,但你只能影響一小塊地方。”

那晚,奧斯汀失眠了,他“看到”自己躺在墳墓裡,墳墓是透明的,人們都在圍著他,其中一個人看著他說,“他是友善的老夥計,幫助了我們的社區”。幻夢消散,奧斯汀對自己說,“你只能活一次,只有一生可以付出,你必須讓這一生儘可能發揮作用。”在當時,奧斯汀已經可以做出更好的助聽器產品,他告訴自己,完全可以從聽力設備入手,去改變世界。

1967年,奧斯汀在美國創立了斯達克聽力技術公司,1973他又創立斯達克基金會。

對於企業的價值觀、目標和宗旨,深思熟慮後,奧斯汀在紙上寫下了“斯達克關愛聽力(Hearing Is Our Concern)”,以此作為斯達克公司的口號;想到那些無力購買助聽器的人,他接著寫下另一句“世界從此歡聲笑語(So The World May Hear)”,作為基金會的口號。他決定從有錢人那裡賺錢,去幫助那些無力負擔的人。他要告訴世人,他為何要這樣做,因此,他寫下第三句話,“因為我們在乎(Because We Care)”。

“我把這3句話寫成一個圓圈,不論我們從哪開始,無關順序,這個圓圈就像永動機一樣可以永遠循環下去。”奧斯汀說。

創業初期,美國著名的助聽器公司Audiotone的負責人訪問了奧斯汀的小店,奧斯汀告訴他,一年之內,斯達克將成為美國主要的助聽器生產商。奧斯汀的“狂言”很快成了業界笑柄。然而,一年以後,奧斯汀卻讓他的狂言成為現實—斯達克吞併了諸多競爭對手,奇蹟般地成為美國主要的助聽器生產商。奧斯汀的秘訣聽上去很簡單,“我更在乎我們所服務的人的需求。”

奧斯汀並不覺得他只是在“賣助聽器而已”,他認為,他是在幫別人獲得聽力。他不做廣告,他相信堅持做好產品,會贏得客戶的信任,他給用戶提供90天的免費試用期。助聽器是精密儀器,很容易損壞,修理難度很大,很多人認為他瘋了。有人模仿這種模式,但也都宣告失敗。在奧斯汀看來,其原因在於他是真的想去做,而別人只是被動跟隨,想借此逼迫他改變策略,並非發自內心地為人著想。

“我很同情那些為了賺很多錢,欺詐、利用、玩弄別人的人,他們一定非常孤獨,這並不能通向真正的成功,這種成功很容易失去。”

比爾·奧斯汀:讓世界聽見

雲南昆明助聽器驗配現場,奧斯汀夫婦(左一、左二)、中國聽基會理事長陶斯亮(左三)與受助聽障兒童合影。

“公主”的邀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奧斯汀就曾試圖走進中國,但那一次,中國的表現讓他“難忘”。

1979年,奧斯汀個人出資,將一位工程師送到中國,以便讓中國生產出更好的助聽器。1980年的一天,奧斯汀親自來到中國考察,此行目的,是要與剛剛確定改革開放路線的中國洽談商業合作。奧斯汀並不相信當時落後的中國有能力生產出質量合格的助聽器產品,他只想在中國建立獨資企業,以便自主控制產品質量。奧斯汀的願望顯然“尚嫌大膽”,因為他只有合資辦企的機會,他拒絕了。

中方問奧斯汀能否為中國奧運團隊提供相關設備,奧斯汀覺得沒問題,但落實到具體合作,卻讓他哭笑不得。“當時中方政府沒有預先支付費用的慣例,也缺少足夠的支持。”奧斯汀說。但他還是抱著“一錘子買賣”的心態完成了這次交易,“如果這次你不付我錢的話,從此以後,也沒人敢賣給你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以成本價售出的設備,卻被中方要求打折,原因是交貨數量不夠。“我不知道是我們的會計出錯了,還是他們的會計出錯,也無所謂了。”最終,奧斯汀只得到了中方支付的低於成本價的貨款。在他眼中,當時的中國完全不懂得什麼是商業。

一次不愉快的合作,讓奧斯汀將商業發展到中國的進程推遲了15年。直到1995年,斯達克中國公司才在蘇州成立。相比於商業合作上的緩慢進展,奧斯汀的慈善之路甚至到2012年才鋪到中國。原因是,在中國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那時,“斯達克-世界從此歡聲笑語”慈善項目已走過全球超過50個國家。

2011年,中國聽基會理事、中國聾兒康復中心原副主任萬選蓉到美國參加世界聽力醫學大會,有機會參觀了斯達克公司。給萬選蓉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斯達克總部的兩面牆,一面牆壁掛滿了奧斯汀與各國政要、名人的合影,另一面牆,是奧斯汀夫婦在世界各地貧困地區做慈善的照片。“奧斯汀非常有國際性,我覺得他應該來中國。他是一個走高端路線的人,同時又關愛貧困兒童。在中國,我覺得只有陶斯亮能與他合作。陶斯亮是聽基會理事長,有市長協會、女市長協會背景,能夠把政府和他的慈善結合起來。他們‘珠聯璧合’。”

是年7月,新中國開國元勳陶鑄之女,身兼中國市長協會專職副會長、女市長分會執行會長、聽基會理事長多重職務的陶斯亮有些不情願地來到美國。陶斯亮比奧斯汀大一歲,古稀之年,她已難耐舟車勞頓,本打算逐漸卸掉工作,安度晚年。但在理事萬選蓉的建議下,這位性格柔軟的理事長還是飛到了美國明尼蘇達州。

約訪奧斯汀的時間本來安排為10分鐘,但他們一聊就是近一個小時。介紹陶斯亮時,萬選蓉說,“她是我們中國的‘公主’,她不是毛澤東的女兒,她是陶鑄的女兒。”

憶及與陶斯亮的首次見面,奧斯汀感嘆:“Wow!非常美好,讓我驚訝的是,陶女士不會說英語,我不會說中文,但我們倆存在一種默契,一見如故。”找到了合適的合作伙伴,奧斯汀當即拍板,“明年去中國,先做6000人。”

2012年8月,奧斯汀帶隊來到中國,並與陶斯亮簽訂合作備忘錄,此後10年,預計在中國至少捐贈10萬部定製型助聽器。“10年並不是一個期限,只要奧斯汀和我還有能力,合作會一直繼續下去。”陶斯亮告訴慈傳媒《中國慈善家》。

自“世界從此歡聲笑語·中國項目”開展以來,奧斯汀與其團隊已先後走過中國的7個城市,為近15000名貧困聽障者捐贈並免費驗配了助聽器近30000部。在聽基會與斯達克中國公司的配合下,通過當地政府與殘聯的支持,僅在雲南一站,救助範圍就廣達47個縣(區),406個鄉鎮,4317個村和社區。

奧斯汀說,在中國做助聽器驗配,是他們走遍世界中最高效的,中國多方面多部門細緻全面的準備工作“堪稱典範”。“中國有責任做優秀的世界公民,缺少中國的合作,無法形成更好的世界。”

比爾·奧斯汀:讓世界聽見

克林頓與奧斯汀共同為聽障兒童驗配助聽器。

“頭號人物”陣容

在中國,奧斯汀的合作伙伴是“紅色公主”陶斯亮;在世界各地,奧斯汀的商業客戶及慈善事業合作伙伴也多是“世界級”名人,他稱之為“TheNO.1 people(頭號人物)”。

奧斯汀曾為包括福特(GeraldRudolph Ford, Jr.)、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以及克林頓(William JeffersonClinton)在內的5位美國總統、1位總統夫人和2位教皇驗配過助聽器。除此以外,他的客戶還有被稱為“好萊塢白頭翁”的著名影星史蒂夫·馬丁(SteveMartin),奧斯卡獎獲得者卡爾·麥爾登(KarlMalden),和被譽為美國鄉村音樂常青樹的多莉·帕頓(DollyParton),也包括美國都樂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大衛·默多克(DavidMurdock)。

做慈善項目,奧斯汀更懂得運用他在不同領域的“頭號人物”資源。他夢想讓“世界從此歡聲笑語”,起初他覺得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最終想通了,每個人做最好的自己,聯合起來,就能給世界帶來巨大推動。對此,他有一句名言:“一個人能力有限,合力則能改變世界。”

一次到海地做慈善項目,奧斯汀邀請了美國著名演員、歌手麥莉·賽勒斯(MileyCyrus),這個出生於1992年貌美又有才華的美國姑娘在Twitter和Facebook上有幾百萬擁躉。此後,奧斯汀發現麥莉·賽勒斯參加此次慈善活動的相關報道出現在全球各地。“突然就像一個火球,我們通過名人效應,像病毒一樣快速傳播。每個人都關心名人在做什麼。”

受到啟發的奧斯汀隨之邀請美前總統傑斐遜·克林頓與喬治·布什(George Walker Bush)參加他的慈善活動;維珍(Virgin)品牌的創始人、英國傳奇億萬富豪、世界著名慈善家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也多次參加,今年年末,他還將再度參與進來。

奧斯汀的好友布蘭森曾邀請他參加一次峰會,探討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他們談到了水與食物短缺,談到了氣候變化、環保等問題。而奧斯汀則認為,世界最大的問題是,“人們失去了精神基礎,只關注信息和數據,而不是看著別人的眼睛,我們本該尊重生命。我們談論如何治理汙染,但是人們總是像狗一樣在鄰居的花園裡大便,除非他們學會尊重鄰居、尊重生命。”

奧斯汀也曾邀請兩位世界級華人明星參與到他的慈善項目—Jet Li(李連杰)和“國際姚”(姚明)。

政治名人、商業大亨、體育明星、娛樂明星的參與,讓奧斯汀的慈善夢想加速向現實推進。“每次他們參加我們的項目,都會說,‘這是我人生中最棒的一天’,我希望他們的粉絲能聽到這些,讓他們知道,人生中最好的一天,不是在哪個沙灘上度假,不是一頓大餐,不是一輛新寶馬,而是給予他人。”奧斯汀說。“熱帶雨林的蝴蝶揮動翅膀,可以影響歐洲的天氣,只要一個人被關愛,這將比數百萬的蝴蝶扇動翅膀,更能影響世界的未來。”

不會退休,更不想停下來去“享受生活”

如今的斯達克,已是世界四大助聽器生產商之一。在奧斯汀看來,“做善事”與“賺大錢”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只有做對的事情,才能在商業上做到真正成功,而金錢,只是讓世界變好的工具。

“奧斯汀在商業上獲得成功,再用商業盈利支持慈善。這麼大規模的捐助,捐前篩選測試,捐後跟蹤服務,要配大量的專業人員,如果沒有商業支撐,意味著不可持續。”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對慈傳媒《中國慈善家》說,“同時,中國有巨大的助聽器需求,這樣的一個公益項目,實際上當然給商業做了很好的無形廣告。”

奧斯汀有著不同常人的財富觀。1970年8月1日,他出資併購了斯達克實驗室,並簽下一張額度為13000美元的支票,此後,他再也沒簽過任何支票。到現在,他都不知道每天具體是誰在替他花錢。

“奧斯汀有私人飛機,有豪宅,但一年365天,他幾乎有300天在世界各地做慈善。”陶斯亮說。

關於私人飛機,奧斯汀說那不是他的“奢侈品”,只是一架“時間機器”,那是他為了慈善事業專門購買的,是他的“慈善大篷車”。他晚上飛行、藉機休息,以便拿出更多時間去服務他人,而趕商業飛機,會浪費太多寶貴時間。

奧斯汀的豪宅裡有諸多世界名畫,價值連城者不在少數,甚至有畢加索的真跡,但他收而不藏,常常邀人欣賞。對他來說,那些畫挺美的,但僅此而已。他不但不做應有的安保措施,甚至連門都不鎖,他根本沒有帶鑰匙的習慣。有人說這樣會招來強盜,他說,“他們最好練過,我可不是軟柿子。”

在斯達克,奧斯汀沒有自己的固定辦公室,他總是在公司裡到處走動,隨時隨地都能跟任何人進行交流。他沒有秘書,沒有手機;有人要用他的汽車,說一聲就是了,他的車沒有鎖,如果自己著急用車,總有人會提供幫助;他不關心是否有人對他的信用卡動過手腳;他也不關心保險,因為那對他來說毫無意義。車壞了,再買一輛,飛機壞了,再買一架,房子燒了,再買新的油畫。他說他只關注那些讓他快樂的事—看著對方的眼睛,去幫助他人。

奧斯汀表示,“如果你成為社會有價值的一員,善於幫助他人,即便你在商業中被打倒,你完全可以保持你的信心,別人會尊重你,也許會像你幫助他們那樣來幫助你。我們若想迎來一個更好的世界,就必須互相扶持。”

奧斯汀早已不過問商業,他說“黃金易得、光陰難求”,他決定用餘生繼續他的慈善事業,這讓他感到喜悅。所以,他不會退休,更不想停下來去“享受生活”。

古稀之年,他堅持親自為聽障者驗配助聽器,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善”會在人與人的溝通中傳遞。

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

2009年5月17日,由中國市長協會推動、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發起的“女市長愛爾慈善基金”在上海宣告成立,“女市長愛爾慈善基金”以中國市長協會與各級城市政府存在的業務聯繫為依託,數年來與各城市政府聯合協作開展了多項有影響力的公益慈善項目,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和優質的社會資源,也塑造了良好的知名度和廣泛的影響力。

為了更優質地履行使命,廣泛地團結社會力量,專業化運作和管理公益慈善項目,中國市長協會決定將“女市長愛爾慈善基金”升級為獨立的慈善法人機構。2016年3月中國市長協會與陶斯亮女士共同發起的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正式掛牌成立,以“倡導慈善、扶貧濟困、助殘助學”為宗旨,在扶貧、助殘、助學等多個領域開展公益慈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