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幽雅的揚州古運河西岸,有一座深宅大院----吳道臺府,青灰色圍牆上綠蘿攀掩,整個宅第規模宏大,而且建築保存完好,灰牆黑瓦加上大燈籠,很古色古香,非常有古文化氣息,遊玩之後就可以去馬路對面的古運河風景區走走,也許沒有這條叫“泰州路”的四車道馬路。

吳道臺府的大門朝東,而一般人家大門向南,每天早晨第一縷陽光就會直接照射在吳府大門上,寓意深刻。

吳道臺府宅第坐北朝南。吳道臺宅第成四方形,四周均為青磚壘砌的高大風火牆。整個吳道臺宅第融入了中國古典建築與西洋古典建築的特色,院內佇立著一座歐式小洋樓格外亮眼,也算是當時吳道臺作為洋務運動的積極分子的代表吧!不過只能看一看輪廓,並不讓進。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吳道臺名叫吳引孫,先世系安徽歙縣人,自高祖遷居揚州。吳引孫在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光緒十四年在浙江寧紹道臺任上。古來道臺千千萬,為什麼單單吳道臺青史留名?

道臺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管轄兩到三個地級市,秩正四品,但是吳道臺居然戴的是二品(相當於省長)頂戴,浙江寧紹道臺,併兼任浙江海關監督,說明宅主地位是很高的。

正門兩側高懸大紅燈籠上的“道臺府”三字,昭示出主人昔日顯赫的身份。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吳道臺府建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以浙江建造法則為基礎,又揉合了揚州傳統的建築風格,為揚州古建築中獨具一格的住宅建築群,也是江南三大名宅之一。

據說古代規定民間房子不能超過100間,所以宅主用了最大允許數,造了99.5間房,在揚城俗稱“九十九間半”,今剩86間,中軸線上有門廳、西式樓、朱雀廳、涼廳、魚池、測海樓等建築,西部為內宅,前後三進,迴廊環繞,以開闊的石板天井相隔,高大寬敞。

據說花費40萬兩紋銀,按現在人民幣折算大概是680萬,很多人會理解宅主怎麼會擁有這麼多的財富?是不是會是個……?有專家考證過這四十萬兩銀子,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養廉銀,二是海關賦稅所得,在當時都屬於被允許的正當俸祿。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道臺府側門旁掛有一副紅底黑色“鴻禧” 碩大牌子,彰顯洪福的氣勢;正廳中的板壁上懸掛著耀目的“傳臚”金字紅匾,顯耀主人當年獲得會試二甲第一名(清朝殿試第四名,殿試前三名依次稱為狀元、榜眼、探花),那傳臚也確屬不取得的。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在最深處,東北角,有仿寧波天一閣的格局建造了一座藏書樓,上下兩層,建成於清光緒三十年,屬私家大型藏書樓,名為測海樓,樓內大堂即為“有福讀書堂”,取有福方讀書之意。

測海兩個字的偏旁都是三點水,都跟水有關。因為書是紙張做的,怕火,用水命名藏書樓,就是取其滅火避火之意。測海樓前一池綠水為金魚池,為藏書樓增添靜謐氣息,金魚池由矩形花崗岩砌成,四周鑲花鐵欄杆,池水與宅外運河相通,所以是活水。魚兒在一池碧水中悠悠然閒適,魚池之大,為揚州之最。這樣既造成幽雅的讀書環境,又能達到防火之目的。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老宅子特別寧靜,又有種肅穆的感覺,不愧是做官人家的宅邸啊!餘秋雨說中國建築的精髓都是一個“靜”字,我昨天去的時候人特別少,我感覺這種地方不像公園,應該挑人少的時間去,歷來喜歡去這種安靜的園子走走看看,所以當我路過的時候就肯定不能錯過,我們有幸可以靜靜的傾聽它,感受它。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在吳氏兄弟的影響下,孫輩多學業有成,揚州吳道臺府裡非常著名的文化故事——“吳氏棟樑材,一門四人傑”:

吳徵鑄,字白匋,著名詩詞作家、劇作家、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省文化廳前副廳長;

吳徵鑑,字若水,著名醫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前副院長;

吳徵鎧,字秋門,著名核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曾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

吳徵鎰,字白堅,著名植物學家,中科院院士。

兄弟四人在各自領域都為中國科學文化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這裡的吳氏四兄弟都成為了“大家”,一個戲劇家,一個醫學家,兩個中科院院士。一門四傑,這在全國也極為少見。轎廳上懸“院士博物館”的匾額,可謂名不虛傳。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出了吳道臺府,不經意間發現衚衕深處朱自清的故居,相距不遠。據說朱自清與吳徵鎰兩人年齡相差18歲,不是同代人,卻都是揚州人,同為揚州中學畢業,在清華大學相逢,同住一院,見面常用揚州話交談,自然有一種親切感,聊起來輕鬆親切,交往甚密。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吳道臺府門外的草坪上又是一組雕塑,四位半百老人或站或坐或行,皆是深思狀,沉穩幹練,長者與學者風範同在,這便是“吳門四傑”。雕塑西側一塊長條形大理石上寫著吳氏家訓:“有福方能坐讀書,成才未可忘憂國。”

清代40萬兩紋銀建造的揚州“九十九間半”吳道臺府邸

今天的訪吳道臺府一篇,並沒有如上篇夾雜著大多的個人心事,否則對吳道臺府先人、後人會大不敬,細查諸多史料,力求敘述準確,這是一座文化歷史景點,更適合深度探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