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一代目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 ——亚当斯密

他们(韭菜们)知道自己“被割”了,所以决定要坚持到“自己能割别人”,在这个过程中,若是谁竟然戳穿了真相,妨碍了“自己将要割韭菜的机会”,他就跟谁拼命!

这是在“录音门”爆发后,李笑来对于“割韭菜”的解释。

李笑来和罗永浩两者都是吉林人,都曾在新东方教过书,而且你会发现两者都口才一流。无论是李笑来做ICO(简单理解为发币),还是罗永浩做手机,他们都是依靠极强的口才和逻辑,征服了投资者,也征服了消费者。

结果最后,李笑来发“空气币”被曝光,罗永浩的手机也倒闭了,只剩下了情怀。

《韭菜的自我修养》是在李笑来的录音曝光后写的,曾经被称为“比特币首富”,现如今却公然反对比特币。这到底有着什么故事呢?

币圈一代目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

“韭菜”的宿命从开始就注定了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源自一个相同的原因:

他们一进场就开始“买买买”!

很多”韭菜“在听信这些大师之后,一股脑子的付出了真金白银,成功从开始就沦为了”韭菜“。

我们会觉得家里老人买保健品的愚蠢,但是在这些”大师“眼里,我们成为了愚蠢的那一个。

在早期,李笑来买比特币的时候,其实他也是亏损的。在2011年,他动用1万多美元,以均价6美元购买了2100个比特币。之后比特币一路上涨到32美元,但紧随其后的是比特币的价格一路下跌,开启了漫长的下跌通道,几乎都赔光了。

投资”亡羊补牢“的重要性

你有的不仅仅是亡掉的那一只羊;


●除了它之外你最好还有很多只羊;


●因为你有很多只羊,所以你过去就建过“羊牢”;


●所以,你虽然“亡羊”了,但还有机会去“补牢”;


●所以,一旦“牢”补好了,你可以管更多只羊;


●所以,最初的时候亡掉一两只羊,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在他经历比特币的一路下跌后,他拿积蓄疯狂加仓,或许是比特币的高波动性让他觉得有利可图,他投入了大约16万美金进行加仓,到了2012年五六月份的时候,他手里持有108000多个比特币,并且均价是1美元多一点点。

所以“亡羊补牢”的“韭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很简单啊: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币圈一代目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

”韭菜们“的历险记

Watch other people taking risks! (盯着别人冒险!)

——李笑来

”韭菜们“敢于冒险,认为不冒险就没办法获得超额的收益。但自身的资金体量有限,进场就买买,又没有充足的资金亡羊补牢,最后就成功的成为”韭菜“了。

冒险去获得超额收益是可以的,但是要考虑风险!你的最终收益是要根据承担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而且要提前设定好止损线,止盈线。并且进场前,要学会看行业的周期,标的物往往都是以波浪的形势走完一个周期的。

李笑来的同事曾经在牛津赛德商学院读MBA,第一堂课教授在黑板上写的就是:

Use other people's money! (用别人的钱!)

商学院从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融资能力,用别人的钱去冒险。

那么我们站在警惕风险的角度上,同理可以在买之前,先留心观察其他人,让别人先去用钱冒险,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买买买!


币圈一代目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

保持学习,学会反思

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在其书中,指出人要终身学习

桥水基金的瑞·达利欧则提出:

痛苦+反思=进步

时代的革故鼎新,如果一个人不保持学习,终将被时代所淘汰。特别是看看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多少人在30岁就被“优化”。

人人都会遇到痛苦,但是人们对于痛苦的处理态度是迥异的。有的人,在痛苦中沉沦;有的人,痛苦完就忘的一干二净了。这样我们怎么能进步?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于其的处理方式。学会反思,我们才能有所进步,不至于再犯同样的错误。


币圈一代目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

《韭菜的自我修养》这本书讲诉了,李笑来对于投资投机一些思维性的想法,并且对于之前“录音门”的一些委婉解释。在书的末尾,也介绍了他个人在买卖比特币的一些经历。

如果你是专业的投资者,那么这本书对于你就是“图一乐”。

如果你是新手,那么这本书是可以给带来一些投资投机思维上的一些思考。

“愿世间少一点韭菜!"

本文原创,喜欢的话可以点赞关注作者~


币圈一代目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