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明明打不穿坦克, 为什么还有士兵会疯狂扫射坦克?

1916年9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得进行着。在这一天,战场上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正式投入实战的坦克:英国马克I型坦克。

面对战场上突然出现的钢铁怪物,德军士兵本能地操纵手中的武器发射子弹,但子弹打上去叮叮当当如同协奏乐一般,无法对钢铁怪物造成任何的杀伤,德军自己反而在钢铁怪物机枪和火炮的猛烈射击下尸横遍野、溃不成军。这一天,英国21个步兵师在坦克的协助下5个小时内就向前推进了5公里,而之前依靠大炮轰步兵冲的战术,每前进一公里就得消耗几千吨炮弹、付出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在此之后出现的坦克,包括马克1234型坦克、赛犬坦克、德国A7V坦克、法国雷诺FT17坦克,尽管都属于早期坦克,装甲远不如二战时期的坦克更好更厚,但都拥有对轻武器的绝对防御力,当时主流的马克沁机枪也拿他没辙,只有靠火炮才能进行有效攻击。


而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到了二战之前,坦克已经与一战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装甲质量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厚,即便是专门研制的12.7-13毫米反坦克子弹,也已经打不穿坦克的装甲尤其是正面装甲,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打装甲车、汽车甚至是人员的利器。

既然子弹打不穿坦克,甚至无法对坦克造成任何伤害,为什么还有士兵会疯狂扫射坦克?实际上,根据我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考量:


步坦协同

1、打散步坦协同的步兵。

众所周知,坦克尽管是个铁疙瘩,防护力、火力都很惊人,但并不是360度无死角,为了追求最大的防护力,坦克无论是驾驶员的观察窗还是车长的观察窗都很狭小,这就导致坦克的视野非常糟糕,加上坦克自身巨大的噪音,这就使得坦克车组成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非常糟糕。

如果敌方步兵利用坦克糟糕的视野从侧后方接近,那么就可以很轻易地利用手榴弹、炸药包等爆炸物攻击坦克炮塔进出口、发动机等薄弱环节。

因此无论是野战还是巷战,在坦克出动的时候通常都有步兵跟随前进,也就是步坦协同,步兵为坦克提供保护,防止敌方步兵接近,而坦克则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和掩护。

对防守方来讲,为了给己方反坦克火器搏得发射空间,那么就必须清除、压制协同坦克进攻的步兵,可以选择扫射坦克,子弹打在装甲上到处乱飞形成流弹,压制对方跟随的步兵。

同时还可以利用扫射防止坦克成员出来操作坦克上的高平两用机枪,减轻己方压力,毕竟同轴机枪通常只有一挺,而且是跟着坦克炮一起转的,不如高平两用机枪来得随意,火力压制范围大。


2、打坏坦克观瞄器材。

当然,这里说的坦克观瞄设备并不是坦克的潜望镜,毕竟那玩意儿藏在那么小的口子里,想靠扫射打中来使坦克丧失观察能力实在太过玄学,哪怕使用专门的高精度、大口径反器材步枪甚至是大口径狙击步枪,命中率也是感人。

要打的主要是主动红外夜视仪、被动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稳像火控瞄准镜等设备,打坏这些设备之后坦克对外观察能力和攻击精度会大幅下降。

至于说打断履带之类的那就完全是无稽之谈,履带链接不是只有一根铰链,就算是挖掘机的履带也是厚厚的钢板而不是铁皮,单靠几发子弹扫射就能打断未免太过于玄学。

不过话虽如此,实际上能够达成多大效果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就算是12.7毫米的穿甲弹,也无法对坦克造成有效伤害,最多打坏观瞄器材,步兵跟在坦克后面慢慢推进,还是能够得到非常好的防护的。

更何况坦克除了各种潜望镜、瞄准镜,还有很直接的观察窗,就算全部设备都损坏了,还有观察窗可以用,更何况机枪的射程在坦克炮的射程之内,机枪一扫射过来,就等于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坦克根本不可能没有感知,呆呆傻傻站在那里等着你瞄着他的器械和身后的步兵。


不过随着军工业的日渐强大,坦克的装甲也越来越坚实,开枪射击坦克的情况将会很少出现了,现在各国的反坦克导弹等愈发先进,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反坦克武器,机枪扫射坦克的现象几乎没再出现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