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穗滬三地“雲簽約”,總價超30億船舶訂單花落廣船國際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彭永桂、符致冠、記者皮澤紅報道 4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在廣州南沙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交銀租賃”)以線上“雲簽約”的方式簽訂了8艘12萬噸雙燃料原油/成品油輪訂單,合同總價超30億元人民幣。

京穗滬三地“雲簽約”,總價超30億船舶訂單花落廣船國際

據瞭解,該批訂單共12艘船,合同總金額約46億元人民幣,為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廣州、上海三地聯合簽署,其中8艘由廣船國際有限公司承建,其餘4艘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承建。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該項目接洽到正式簽約,整個商務活動都在線上完成,合同簽訂也採用了線上“雲簽約”的方式完成。廣船國際憑藉在該型油輪建造領域過硬的綜合實力,在沒有線下接觸的情況下贏得了訂單。

這型船是廣船國際為船東量身定製的“優化升級”版LRⅡ型雙燃料油輪(即Long Range2,也稱阿芙拉級船型,指載重噸在8萬到16萬噸之間的遠程油輪船型),採用燃油和LNG(液化天然氣)雙燃料推進,載重噸約12萬噸,服務航速為14.5節,是廣船國際的主建船型,由廣船國際自主研發設計,在新線型研發、船體主結構設計、液化天然氣(LNG)供氣系統設備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優化升級,增加了LNG燃料罐、供氣系統等雙燃料相關係統,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TIER III排放標準,具有航速快、空船重量輕、能耗低、適配性強等特點,在能耗指標、環保性能以及可靠性要求方面,均達到了同型船的世界頂尖水平,在船舶減排、低碳技術發展方面代表了航運業和造船業未來發展方向,深受船東青睞。首制船計劃2021年上半年開工,2022年上半年交付船東使用。

受新冠疫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船東投資信心嚴重受挫,新造船市場成交慘淡,一季度,全球僅成交新船訂單740.2萬載重噸,同比減幅超過58%。在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廣船國際憑藉在油輪設計建造領域的超強綜合實力贏得了船東的青睞。

自2015年至今,廣船國際已經向全球各知名航運公司先後建造交付了22艘LRⅡ型油輪,現手持同類型訂單還有6艘。除此之外,廣船國際在船舶雙燃料推進技術方面也走在行業前列。早在2013年,廣船國際就與DNV GL(挪威船級社)就雙燃料技術方案進行了原理送審,且在2018年和2019年先後交付的兩艘格特蘭豪華客滾船上實船安裝了燃油/LNG雙燃料動力推進系統。與此同時,在廣船國際近期交付的IMC5.5萬噸系列油輪和北海船務6.9萬噸系列油輪上也備用了LNG燃料系統的接口,因此,無論在設計還是在建造方面,都具備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該項目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瞭解,該項目在簽訂建造的同時,船東交銀租賃方也與租家——國際能源巨頭SHELL(殼牌)公司簽訂了長期租約合同。交銀租賃成立於2007年12月,註冊資本85億人民幣,屬交通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在 2019年中國租賃公司航運資產規模中排名第一。

此次項目簽約彰顯了疫情背景下中國船舶集團和交通銀行促進“產融結合”落實落地、振興國家高端海洋裝備製造業的責任與擔當,也是特殊時期兩大集團努力推動復工復產、積極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攜手共克疫情時艱”的生動體現,將為促進全球能源產業穩定發展、提振全球經濟信心注入強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