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背後的“神祕殺手”——肺栓塞

2019年大年初一,家住玉溪的李先生正在和親戚朋友打麻將。他們已經連續打了十多個小時的麻將了,仍然精神抖擻,睏意全無。李先生忽然覺得左小腿後側肌肉疼痛明顯。挽起褲腿一看,左小腿明顯腫脹增粗。親友見狀立即把他送進了當地一所小醫院。經過下肢血管彩超檢查,醫院的大夫初步診斷“急性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建議住院治療。但李先生認為只是小腿腫痛,不需要住院,要求醫生開了一些口服藥就回家了。回家一天後,李先生左小腿腫痛非但沒有緩解,反而開始出現胸痛、咯血及呼吸困難。家人立即將他送到省級三甲醫院血管外科專科診治。經過增強CT的確診,大夫們終於鎖定了造成李先生胸痛、咯血及呼吸困難的元兇——肺栓塞。經過積極搶救和治療,李先生終於幸運地保住了性命。

為什麼李先生的發病部位在左小腿,最後卻出現了呼吸系統的症狀?那是因為與流浪的地球類似,血栓也是流浪的。腿部的深靜脈血栓脫落後在靜脈內流浪,最終流浪到肺動脈並堵塞,從而導致肺梗死並危及生命。

靜脈血栓背後的“神秘殺手”——肺栓塞

李先生是幸運的,沒有因為肺栓塞而喪失生命。但並不是所有這類病人都那麼幸運。2006年1月31日北大醫院宣佈:因“腰疼”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醫學教授熊卓為因發生術後併發急性肺栓塞,搶救無效死亡。美國前總統尼克松,1974年乘飛機對歐洲、蘇聯和中東進行訪問,長時間的空中旅行導致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經治療脫險。

靜脈血栓背後的“神秘殺手”——肺栓塞

靜脈血栓背後的“神秘殺手”——肺栓塞

為什麼說肺栓塞是靜脈血栓背後的“神秘殺手”?因為肢體深靜脈血栓一般不會危及生命,而血栓脫落到肺動脈導致肺梗死就會出現猝死。所以肺栓塞才是真正的殺手。有統計學數字表明,在發生肺栓塞的患者當中,僅有20%的患者有明顯的相關臨床症狀,而80%的患者僅有輕微症狀或無任何症狀。說明多數肺栓塞為隱匿性,所以在臨床上容易造成漏診。據文獻統計,在發達國家美國,每年因肺栓塞而死亡的患者中,大約有60%的患者被漏診。在醫療條件如此先進的美國尚有超過半數的患者被漏診,那在我們中國會有多少患者被漏診呢?

為什麼只有肢體靜脈血栓的患者會出現肺栓塞,而肢體動脈血栓卻不會?因為肢體的靜脈血是向心髒流動的,流到心臟後再進入肺動脈。所以靜脈血栓脫落後可以隨血流到達而阻塞肺動脈。而肢體動脈血是由心臟發出的,向肢體遠端流動,所以動脈血栓不會阻塞肺動脈,只會阻塞內臟血管以及四肢遠端的血管。

李先生得救了,但是有很多這樣的患者沒有被救過來。我們痛定思痛,儘管肺栓塞這個神秘殺手善於隱藏,但它依然是可以預防的。針對肢體深靜脈血栓,我們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一旦出現肢體疼痛腫脹,應儘快到正規醫療機構血管外科專科就診。平時應儘量避免久坐及長時間臥床,外出旅行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也要避免久坐不動,大手術後也要儘早下床活動。如果確診深靜脈血栓,就一定要遵醫囑進行正規的治療。

肺栓塞其實並不可怕,關鍵要看如何正確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