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1. LED數碼管介紹

LED數碼管也稱半導體數碼管,它是將若干發光二極管按一定圖形排列並封裝在一起的最常用的數碼顯示器件之一。LED數碼管種類很多,品種五花八門,這裡僅向初學者介紹最常用的小型“8”字形LED數碼管的識別與使用方法。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目前,常用的小型LED數碼管多為“8”字形數碼管,它內部由8個發光二極管組成,其中7個發光二極管(a~g)作為7段筆畫組成“8”字結構(故也稱7 段LED數碼管),剩下的1個發光二極管(h或dp)組成小數點,如圖1(a)所示。各發光二極管按照共陰極或共陽極的方法連接,即把所有發光二極管的負極(陰極)或正極(陽極)連接在一起,作為公共引腳;而每個發光二極管對應的正極或者負極分別作為獨立引腳(稱“筆段電極”),其引腳名稱分別與圖 1(a)中的發光二極管相對應,即a、b、c、d、e、f、g腳及h腳(小數點),如圖1(b)所示。若按規定使某些筆段上的發光二極管發光,就能夠顯示出圖1(c)所示的“0~9”10個數字和“A~F”6個字母,還能夠顯示小數點,可用於2進制、10進制以及16進制數字的顯示,使用非常廣泛。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圖a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圖b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圖c

2.外形和種類

常用小型LED數碼管的封裝形式幾乎全部採用了雙列直插結構,並按照需要將1至多個“8”字形字符封裝在一起,以組成顯示位數不同的數碼管。如果按照顯示位數(即全部數字字符個數)劃分,有1位、2位、3位、4位、5位、6位……數碼管,如圖d所示。如果按照內部發光二極管連接方式不同劃分,有共陰極數碼管和共陽極數碼管兩種;按字符顏色不同劃分,有紅色、綠色、黃色、橙色、藍色、白色等數碼管;按顯示亮度不同劃分,有普通亮度數碼管和高亮度數碼管;按顯示字形不同,可分為數字管和符號管。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圖d


3.型號與引腳的識別

由於LED數碼管的型號命名各廠家不統一,可謂各行其事,無規律可循。要想知道某一型號產品的結構特點和有關參數等,一般只能查看廠家說明書或相關的參數手冊。對於型號不清楚的LED數碼管,就只能通過萬用表等的測量,弄清內部電路結構和相關參數。表1列出了部分國產BS×××系列LED數碼管的主要參數,供參考。

小型LED數碼管的引腳排序規則如圖4所示。即:正對著產品的顯示面,將引腳面朝向雜誌,從左上角(左、右雙排列引腳)或左下角(上、下雙排列引腳)開始,按逆時針(即圖中箭頭)方向計數,依次為1、2、3、4腳……如果翻轉過來從背面看(比如在印製電路板的焊接面上看),即引腳面正對著自己、顯示面朝向雜誌,則應按順時針方向計數。可見,這跟普通集成電路是一致的。

常用LED數碼管的引腳排列均為雙列10腳、12腳、14腳、16腳、18腳等,表2給出了筆者整理出的常用LED數碼管的引腳排列圖和內部電路圖,希望能夠給讀者的應用提供簡便快捷的幫助。識別引腳排列時大致上有這樣的規律:對於單個數碼管來說,最常見的引腳為上、下雙排列,通常它的第3腳和第8腳是連通的,為公共腳;如果引腳為左、右雙排列,則它的第1腳和第6腳是連通的,為公共腳。但也有例外,必須具體型號具體對待。另外,多數LED數碼管的“小數點”在內部是與公共腳接通的,但有些產品的“小數點”引腳卻是獨立引出來的。對於2位及以上的數碼管,一般多是將內部各“8”字形字符的a~h這8根數據線對應連接在一起,而各字符的公共腳單獨引出(稱“動態數碼管”),既減少了引腳數量,又為使用提供了方便。例如,4位動態數碼管有4個公共端,加上 a~h引腳,一共才只有12個引腳。如果製成各“8”字形字符獨立的“靜態數碼管”,則引腳可達到40腳。

常用LED數碼管的引腳排列圖和內部電路圖

1)CPS05011AR(1位共陰/紅色 0.5英寸)、SM420501K(紅色 0.5英寸)、 SM620501(藍色0.5英寸)、SM820501(綠色0.5英寸)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2)SM420361(1位共陰/紅色0.36英寸)、 SM440391(紅色0.39英寸)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3)SM420322(1位共陰/紅色0.32英寸)、SM220322(綠色0.32英寸)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4)SM410561K(1位共陽/紅色0.56英寸)、SM610501(藍色0.5英寸)、 SM810501(綠色0.5英寸)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4. 檢測方法

一個質量保證的LED數碼管,其外觀應該是做工精細、發光顏色均勻、無局部變色及無漏光等。對於不清楚性能好壞、產品型號及管腳排列的數碼管,可採用下面介紹的簡便方法進行檢測。

1)乾電池檢測法。

如圖5(a)所示,取兩節普通1.5V乾電池串聯(3V)起來,並串聯一個100Ω、1/8W的限流電阻器,以防止過電流燒壞被測LED數碼管。將3V乾電池的負極引線(兩根引線均可接上小號鱷魚夾)接在被測數碼管的公共陰極上,正極引線依次移動接觸各筆段電極(a~h腳)。當正極引線接觸到某一筆段電極時,對應筆段就發光顯示。用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測出數碼管是否有斷筆(某一筆段不能顯示)或連筆(某些筆段連在一起),並且可相對比較出不同的筆段發光強弱是否一致。若檢測共陽極數碼管,只需將電池的正、負極引線對調一下,方法同上。

如果將圖5(a)中被測數碼管的各筆段電極(a~h腳)全部短接起來,再接通測試用乾電池,則可使被測數碼管實現全筆段發光。對於質量保證的數碼管,其發光顏色應該均勻,並且無筆段殘缺及局部變色等。

如果不清楚被測數碼管的結構類型(是共陽極還是共陰極)和引腳排序,可從被測數碼管的左邊第1腳開始,逆時針方向依次逐腳測試各引腳,使各筆段分別發光,即可測繪出該數碼管的引腳排列和內部接線。測試時注意,只要某一筆段發光,就說明被測的兩個引腳中有一個是公共腳,假定某一腳是公共腳不動,變動另一測試腳,如果另一個筆段發光,說明假定正確。這樣根據公共腳所接電源的極性,可判斷出被測數碼管是共陽極還是共陰極。顯然,公共腳如果接電池正極,則被測數碼管為共陽極;公共腳如果接電池負極,則被測數碼管應為共陰極。接下來測試剩餘各引腳,即可很快確定出所對應的筆段來。

2)萬用表檢測法。

這裡以MF50型指針式萬用表為例,說明具體檢測方法:首先,按照圖5(b)所示,將指針式萬用表撥至“R×10k”電阻擋。由於LED數碼管內部的發光二極管正向導通電壓一般≥1.8V,所以萬用表的電阻檔應置於內部電池電壓是15V(或9V)的“R×10k”擋,而不應置於內部電池電壓是1.5V的 “R×100”或“R×1k”擋,否則無法正常測量發光二極管的正、反向電阻。然後,進行檢測。在測圖5(b)所示的共陰極數碼管時,萬用表紅表筆(注意:紅表筆接表內電池負極、黑表筆接表內電池正極)應接數碼管的“-”公共端,黑表筆則分別去接各筆段電極(a~h腳);對於共陽極的數碼管,黑表筆應接數碼管的“+”公共端,紅表筆則分別去接a~h腳。正常情況下,萬用表的指針應該偏轉(一般示數在100kΩ以內),說明對應筆段的發光二極管導通,同時對應筆段會發光。若測到某個管腳時,萬用表指針不偏轉,所對應的筆段也不發光,則說明被測筆段的發光二極管已經開路損壞。與乾電池檢測法一樣,採用萬用表檢測法也可對不清楚結構類型和引腳排序的數碼管進行快速檢測。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圖a 乾電池檢測法


LED數碼管的識別及檢測方法


圖b 萬用表檢測法

(以上內容來源於凡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