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摘 要 山东省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平原、盆地交错,全境平均年降雨量约600 mm,70%雨水集中在夏季,导致夏涝秋旱。因此,玉米栽培也独具特点,其病虫害防治方法与其他地区也存在差异,本文将对玉米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对山东省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性意见。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1 山东玉米栽培技术分析

1.1 选种

选种时,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生长的品种,若当地雨水充足,则选择抗涝品种;若当地整个生长期偏旱,则要选择耐旱品种。另外,结合当地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特点,选择对应的抗性品种。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1.2 选地整地

玉米根系发达,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对土壤要求为:第一,土壤松软易扎根,空气含量为15%左右最佳,土层厚度为1 000 mm 左右,要有丰富的毛细管,保证玉米成长过程中的呼吸。土壤密度为1 g/cm3;第二,要有丰富的腐殖质,可以为玉米成长提供大量营养。棕色土壤、褐色土壤、黑色土壤的腐殖质提供的微量元素各有不同;第三,土壤保水能力适中,主要根据玉米成长期对水分的需求来确定。苗期需水量为土壤持水量的70%左右,拔节出雄期则是75%,抽雄至吐丝期为80%左右,受精至乳熟期,乳熟期至蜡熟期,蜡熟期至成熟期则分别为:75%、75%、60%。土壤水分降低至60%以下时需要积极灌溉;第四,土壤品质对玉米生长影响明显,黏土通气不良容易板结,但在夏季来临后玉米生长较快。砂土壤虽然容易扎根,但更容易失水,造成旱灾,影响产量。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1.3 播种施肥

玉米整个成长期内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因此要保证土壤中氮磷钾肥的充足。另外,钾肥在初期与生长期需求量大,而在成熟期需求量趋于零。播种时要施足底肥,通常选用高氮低磷高钾复合肥,具体含量为:N 20%,P 10%,K 15%。由于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因此建议使用底肥+追肥的方式进行综合施肥,确保肥料供应。经过化肥多年的伤害会导致土壤板结,因此建议多使用农家肥,可以采用农家肥+化肥的形式改良土壤,降低土壤对化肥的依赖。

1.4 中耕管理

中耕管理主要由查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培土、病虫害防治组成。目前多使用单籽播种技术,补苗可选择移植或补种其他作物。具体追肥要秉持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玉米4 ~5 叶期施尿素150 ~225 kg/hm2,大喇叭口期则要施尿素300 ~450 kg/hm2,抽雄后施尿素150 kg/hm2。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2 山东玉米常见病虫害

目前山东地区玉米种植中多发二点为夜蛾、粗缩病。其中也有大斑病、青枯病、粘虫、玉米螟等的危害。部分地区粘虫也较严重,造成玉米产量大幅度下滑,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2.1 常见虫害

2.1.1 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的幼虫可以危害植株根须,甚至导致植株根须断裂,进而整株死亡,严重降低产量。被该种害虫幼虫危害的植株会出现叶心枯萎,植株单侧倒伏,幼虫随着成长危害程度增大,具有迁徙危害特性。二点委夜蛾每年6 月会大量出现。该种幼虫惧光,隐藏在土壤2 cm 左右危害根部。若一株发病,容易导致整垄发病,通常认为该病具有传染性,实则是幼虫迁徙扩散所致。二点委夜蛾通常选择作物秸秆越冬,而目前农业生产中,对秸秆的处理方式都是选择喂养牲畜,茎叶被牲畜啃食,但秸秆被大量地抛置野外,而不是焚烧,这使大量的二点委夜蛾存活,为该种虫害的发生创造了便利条件。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2.1.2 玉米粘虫

玉米粘虫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虫害,别名行军虫,体长17 ~20 mm,属于夜蛾科,在暴食期会快速啃食玉米叶,而玉米叶是光合作用主体,被啃食便使其光合作用降低,直接影响产量。该种害虫每年可繁殖3 代,第2 代的危害最严重。在部分地区,该种害虫会与二点委夜蛾同时发生,造成玉米进一步减产甚至绝收。玉米粘虫通常是从南方江淮流域远途飞行至各地危害玉米,多发生在杂草较多的地带。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2.1.3 玉米螟

玉米螟分布较广,山东地区5 月后经过适量的降雨,藏于秸秆中的玉米螟虫开始羽化,6 月开始交配产卵,到玉米拔节期开始大量危害,被其伤害过的玉米部位都会失去生物功能,若在玉米结穗期被其伤害,会降低籽粒密度,进而降低产量。玉米螟有5 龄,前3 龄以嫩叶为食,雄穗、包叶也是其危害对象。4 龄后开始钻入玉米秸秆中,降低秸秆输送水分能力。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主要是幼虫啃食叶片导致光合作用下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玉米螟虫与二点尾夜蛾有相似之处,都是躲在植物秸秆中越冬。因此,对秸秆进行沤制或者焚烧成为抑制这两种虫害的关键。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2.2 常见病害

2.2.1 粗缩病

粗缩病主要是在玉米粗缩病毒传播下形成的一种病害。分布于玉米整个生长期,其中以幼苗期最为严重。通常在玉米5 ~6 叶时发病,发病时病叶出现透明油浸斑点,之后逐渐扩散至整个叶片,背面会出现白色粗糙条纹。整个植株僵化矮小,通常不会结穗。该种病害传播媒介为灰飞虱,潜伏期为20 d 左右。

2.2.2 大斑病

大斑病也称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包叶、叶鞘。此病初期为水渍样斑点,后沿着叶脉延展,边缘变成暗褐色,中央区域淡褐色斑块,严重时可融合成大块斑块,使整个叶片枯萎,菌丝体以分生孢子为主要的侵染病原菌,容易在温度为20 ~25 ℃,湿度为90%的情况下发病,一旦温度低于15 ℃,或高于25 ℃,湿度小于60%,连续数日便可使大斑病病害得到明显控制。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2.2.3 青枯病

青枯病属于世界性玉米病害,是主要发生在玉米根部以及茎部的土传真菌病害。该种病害与玉米品种、播种密度、田间灌溉、气候等因素有直接关系。通常天气炎热且逢大雨,种植密度超标,会导致该种疾病集中发生,短则2 ~3 d 长则5 ~8 d,整株枯死。因此分析出玉米大部分病害的成因都是源自病毒、菌丝、孢子等病原物。有研究证明这些病原物与玉米重茬、迎茬种植有直接关联。但是单靠个别种植户的土地无法完全规避迎茬与重茬,便使这些病原物不断扩散升级,并且有化学药物刺激,部分开始变异,给山东地区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3 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常见虫害防治

3.1.1 二点委夜蛾

第一,灭茬机进行灭茬旋耕后再播种玉米,可以有效防治二点委夜蛾,还能使玉米苗出得齐、长得壮;第二,要清除田间杂草,确保害虫生存条件被破坏;第三,化学防治,主要指进行化学毒杀,将麦麸炒香与90%敌百虫晶体兑少量水,傍晚时放至玉米苗旁诱杀害虫。但这种方式会导致部分益虫与鸟类受到伤害,因此建议用25 kg 土壤拌80%敌敌畏乳油300~500 mL,顺着垄沟放至玉米苗旁。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3.1.2 玉米粘虫

玉米粘虫成因是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多。黏虫的天敌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因此,防治方式主要有:第一,利用其具有趋光、喜食糖醋的特点,用糖醋液体进行诱杀。使用杀虫灯杀灭玉米粘虫的方式最环保,可以降低害虫数量,减少产卵规模,将虫口密度降低至安全范围内;第二,采用天敌方进行灭杀,如步行甲、鸟类等。通常每100 株有害虫30 只以内便视为安全;第三,化学杀灭。选用50%辛硫磷乳油兑水40 kg进行喷雾。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3.1.3 玉米螟虫

玉米螟虫要抓住2 个关键期进行防治:第一,心叶期。此时害虫还小对农药非常敏感,容易灭杀。通常采用3%呋喃丹颗粒投入玉米心叶中,每株用药1 g 左右即可。也可将甲胺磷与氯氰菊酯按9:1比例配置成1 000 倍液体灌注心叶,效果非常好。若人力充足,可以采用手工捉虫,即捏住心叶将其中幼虫捏死,但其对人力要求较高;第二,结穗期。对花丝果穗喷洒农药,即50%敌敌畏500 倍液;另一种方法是人工剪除果穗顶部2 cm,可以很好地防治玉米螟。对于这两个玉米生长时期的玉米螟都可以采用释放赤眼蜂的方式进行防治,效果也非常显著。对玉米害虫防治,从环境保护角度推荐使用天敌防治方法,但山东地区目前玉米害虫的天敌逐渐减少,这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以及环境改变有关。若要实现大规模绿色防治,还需要政府与农民协同努力,打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使益鸟益虫的数量增多,进而对害虫形成有效控制。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3.2 常见病害防治

3.2.1 粗缩病

第一,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增加其抗性。播种时最好选择多品种种植,进而降低病害变异的可能性;第二,改善种植密度,清除杂草以及患病植株;第三,用赤眼蜂对灰飞虱予以捕食,或者可以利用特制的杀虫剂喷淋处理,但要求杀虫剂对环境无害,通常选择苏云金杆菌杀虫剂。

3.2.2 大斑病

第一,选择抗病品种;第二,根据当地气温情况提前播种,错过病发高峰期;第三,中耕除草工作不能缺少,过程中将底部2 ~3 叶片祛除,利于田地排湿,消除发病环境;第四,在收获后将秸秆彻底回收焚烧成灰作为农家肥,或经过沤制成为绿肥;第五,要积极轮作杜绝重茬与迎茬。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3.2.3 青枯病

第一,合理轮作,与土豆等轮作可以降低该种病害发生几率;第二,选择抗病品种;第三,及时销毁发病植株,杜绝病情蔓延。销毁方式可以采用焚毁与深埋;第四,及时中耕排水,保证田间湿度与温度适中,使病情得到控制;第五,增加农家肥,提高植株抵抗力。通常使用农家肥45 000 kg/hm2,配合氮肥210 kg/hm2,硫酸钾135 kg/hm2;第六,在喇叭口期采用20%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 倍液喷雾预防。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看完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4 结语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是玉米病虫害防治最基本的方式,其次积极轮作等,都是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手段。对于病虫害人工防治,首推绿色防治技术,即天敌防治法。而对于霉菌等导致的病害,目前有土壤益生菌产品,在翻耕时播撒至土壤中,可以改变土壤酸碱度,杀灭其中有害菌,使土壤整体环境得到改善,利于植株成长发育,提升产量。另外,可以将草木灰撒在农田中通过翻耕旋耕使其与土壤搅拌均匀,具有提升肥力杀菌灭虫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