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興起“輪流養老”風, 專家: 公平且實用, 為啥老人不願意?

農村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不同的階段人的煩惱也大不相同,對於正在上學的孩子來說,如果取得好成績取悅父母是最大的難題,對於剛出社會的青年來說,結婚、彩禮、房子、車子是最大的障礙,對於30歲左右的農民來說,上有老、下有小,這也是人一生中壓力最大的時候,對於農村老人來說,如何平穩渡過晚年是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農村興起“輪流養老”風, 專家: 公平且實用, 為啥老人不願意?

春華秋實,辛苦了一輩子,誰都希望能快樂的渡過晚年,然而農村的快速變遷,讓養老越來越成為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難不僅難在養老的成本越來越高,更難在很多老人上了年紀無人照顧的問題。

現在到農村走走看看,過完年後,農村基本上成了“空心村”,剩餘的都是一些孤寡老人,對於他們來說,養老與其靠自己的子女,反而還不如靠自己,然而話雖然如此,但萬一生病了,還是需要人照顧的。

農村興起“輪流養老”風, 專家: 公平且實用, 為啥老人不願意?

為了妥善照顧年老的父母,很多子女也想了不少辦法,有的選擇把父母接到自己身邊,有的家裡子女比較多的,實行“輪流養老”,即父母輪流在每個子女那住一段時間。

很多專家認為,這的確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一來也讓所有的子女公平的盡到了贍養父母的責任,二來父母每隔一段時間,換一個居住環境,對他們來說,也是換一種生活方式,反而更好。

農村興起“輪流養老”風, 專家: 公平且實用, 為啥老人不願意?

然而實際上,很多父母是反對輪流養老的,那麼這是為何呢?聽聽老農的心裡話。

“輪流養老”看起來公平而且實用,然而卻未必適用,看起來似乎是讓每個孩子盡心盡孝,然而更多的情況下反而是不願意履行贍養責任的一種表現。有的子女覺得父母養育自己不能大包大攬,索性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然而片面的強調公平,有時卻忽略了父母的感受。

農村興起“輪流養老”風, 專家: 公平且實用, 為啥老人不願意?

比如說,有的父母和兒媳不合,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了怎麼辦?再比如有的父母年老多病,如果子女都居住比較分散,豈不是每次都要折騰,這樣豈不是更加讓老人吃不消?因此,從這些角度來看,輪流養老未必合適,甚至有時候,老人養老在輪流中卻輪空,最後老人落了個無人照顧的結果。

農村興起“輪流養老”風, 專家: 公平且實用, 為啥老人不願意?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父母養育之恩,湧泉都無以為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作為子女的,更應該更加自覺主動的扛起贍養的義務與責任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