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洪澤:綠水青山 風景宜人 成為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淮安洪澤:綠水青山 風景宜人 成為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在洪澤湖畔,佔地5萬平方米的湖濱遊樂場以及包括5間民宿在內的違建湖濱木屋已經全部被拆除;高良澗複線船閘一改曾經砂堆遍地、塵土飛揚的舊貌,復綠工作初見成效;北方造船廠搬遷工作已全部完成,這裡將通過復綠,打造成一個以“水利”為主題的惠民文化公園……

近年來,淮安市洪澤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守生態保護紅線,築牢河湖生態底線,科學有序開發沿湖資源,探索走出符合地方實際的河湖保護治理和生態開發道路,“美麗清純洪澤湖”如今變得更加靚麗怡人。

淮安洪澤:綠水青山 風景宜人 成為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日前,洪澤湖大堤33K處迎水面地段,去年這裡還是一處名為“北方造船廠”的地方,上面密佈著砂石堆放和船舶割接設備。如今這裡只剩下一座空廠房、一座紅磚水塔、一座高聳的舊煙囪,在空曠的岸邊格外引人注目。“北方造船廠佔用洪澤湖岸線五六百米,去年被列入‘兩違’問題清單,現在,搬遷工作已全部完成。”洪澤區水利局局長袁安全說,“我們將對現場遺留的部分船廠建築及塔臺做景觀式修復,把這裡打造成洪澤湖水利主題公園。”

自2014年以來,該區籌集近3億元資金,結合洪澤湖大堤錢碼段加固,搬遷堤身和灘地居民2000餘戶、工礦企業16戶,目前堤防加固工程已全部完成。今年,還結合洪澤湖保護,積極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洪澤湖大堤城區段、周橋大塘段、菱角塘段3個示範段工程,大力做好道路平整、景觀美化等工程,全面提升綠化水平。隨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洪澤湖逐漸恢復了“淮水千里過洪澤,連天荷花施粉出”的美景。

淮安洪澤:綠水青山 風景宜人 成為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近年來,洪澤區加大洪澤湖治理力度,積極推進退圩還湖和漁民上岸工作。然而,部分長期從事漁業的漁民身無長技,“洗腳上岸”離開洪澤湖,他們的生計怎麼辦?為徹底做好治理清退,防止漁民再度“下海”,該區積極引導漁民轉產轉業,提倡發展生態度假、休閒漁旅等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張福河村位於洪澤湖東北角,共有186戶。一段時間,粗放式的水產養殖模式,導致洪澤湖水質變差,溼地減少,漁民還承擔很大的經營風險。如今,這個村的漁民已全部上岸,其中60多戶人家,住進了相關部門統一援建的房子。2016年,村裡成立了洪澤漁家風情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打造“漁家風情園”,一排十幾戶外觀一致、青磚黛瓦的建築韻味十足,有人做民宿,有人搞餐飲。公司負責人劉言東說:“這裡的房子是2016年統一改造的,每戶約160平方米,餐飲、住宿都比較有特色,很受遊客青睞。村民在轉變生存方式和發展業態中實現增收致富,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

淮安洪澤:綠水青山 風景宜人 成為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為進一步發揮洪澤湖生態優勢,該區立足現有旅遊資源,著眼長遠發展,已經構建出了沿洪澤湖古堰河工風情帶、寧連路生態農業觀光帶和沿洪澤湖旅遊圈、白馬湖旅遊圈以及河工風情蔣壩、溫泉養生老子山、漁家風情西順河、味稻小鎮岔河“兩帶兩圈四鎮”全域旅遊格局。

隨著洪澤全域旅遊厚積薄發,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如今,藍天白雲下碧波萬頃的洪澤湖吸引大批遊客光臨洪澤,一幅繁花盛開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從串珠成線到聯網成片,賞大湖風光、遊千年古堰、品湖鮮美食、沐養生溫泉,城與鄉、景與村的“合縱連橫”已經從一張藍圖變成實景圖。“春季螺螄夏季蝦,秋冬螃蟹口味佳,洪澤大米香噴噴,小魚鍋貼頂呱呱”等特色產品享譽省內外;蔣壩雲滄海民宿、岔河老街、白馬湖四季花海等一系列核心景區、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成為著名的“網紅打卡地”。


(來源:淮安新聞網)

免責聲明:淮安有鈦度是面向普通網友發生的身邊事線索發佈平臺,目的是為傳遞更多信息,淮安有鈦度網友發佈爆料比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