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人性的《盲井》:剧情残酷,现实更残酷

直视人性的《盲井》

直视人性的《盲井》:剧情残酷,现实更残酷


很多人都会以为王宝强的走红得力于伯乐导演冯小刚的慧眼识金,其实在王宝强饰演《天下无贼》之前,就已经斩获第14届金马电影节最佳新人奖、第5届法国亚洲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等多个奖项,这些荣誉来源于他的处女作《盲井》。

《盲井》改编自刘庆邦的《神木》,由李杨投资、执导、编剧的一部影片,它直指了中国煤矿工人的黑暗生活,以及在金钱诱惑下人性的泯灭和扭曲。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最高的艺术就是真实的生活

当时王宝强是李杨从3000 多名北漂中挖掘出来的“本色演员“。李导之所以选择木讷、毫无演技的他来当主角,其原因一是费用低,二是《盲井》本身就是最原生态的拍摄。

在本部影片中,无知名演员、无背影音乐、无主题歌,就连演员的台词都是信手拈来的地方大白话,时不时的再带点骂人的口头语,真让人感觉到这不是电影,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

整个故事情节以平叙的方式慢慢展开,没有惊心动魄的反转,没有花里胡哨刻画的镜头,也没有含沙射影的隐喻和深奥的价值观,但相信每个看完影片的人都会被剧情所震撼,都会明白导演所要传递得东西。

大理至简。越平淡越真实越接地气的东西,越能让人接受。

在拍摄《盲井》时,李杨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经费少,拍摄环境差,演员与矿工们吃住一起,不洗澡,不洗头,真正做到了从外表言行、到神态心理,骨子里透出的”本色演出“。同时矿井下又充满着危险,有一次剧组在井下连续拍摄了二十个小时,上来不到两个小时矿井就塌方了。所以很多演员吃不了苦没几天都跑掉了,最后能留下来的人成就了《盲井》,也成就了自己。这就坚持的魅力和回报。

二、人性是恶与善的交错

柴静说:这个世上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低估人性的恶!

任何时候都是。

唐朝阳和宋金明的恶

他们的犯罪行为之所以得手,就是他们寻找的猎物都是单纯善良的底层人群。这些人急于挣钱,容易相信人,而且失踪后不会引起重视。

在剧情开始,唐宋二人谋杀死元某前曾有一段对话,让人感觉到善在恶面前的弱小和无助。

当宋金明问元某:“想家了吗?”元某说:”想娃了。“接着宋金明一顿对元某老婆的调侃。当最后唐朝阳告诉元某:”弟,今天我就送你回家,你看咋样?“元某回答道:”今天才几号?还没发工资勒。“不骗你,我现在就送你回家。”说完元某就死在与他称兄道弟的唐朝阳铁棍之下。

黑洞洞的矿井下看不清人脸,仅仅声音就让人感到恐惧。可怜老实木讷的元某到死都不知道,唐宋二人口中的”回家“居然是谋杀他的暗语。无冤无仇,只是用一条生命换取一点赔偿金而已。

之后,唐朝阳和宋金明轻车熟路、天衣无缝的演技,骗过了矿长和所有人,如愿得到了三万元的封口费。当他们将元某的骨灰冲进马桶,用得到的钱去花天酒地时,更让人不寒而栗。贪婪已让人泯灭了人性,变成了魔鬼。

煤矿主的恶

直视人性的《盲井》:剧情残酷,现实更残酷


这里面有两个矿长。第一个矿长在得知出事后,第一句话就是:”事大不大?“当得知事态不严重时,立刻派人把住路口封锁消息。在利益和人命之间,他首先选择的是前者,唯恐事情泄露出去被封了矿影响他的生意。

当宋金明和他讨价抚恤金故意装作要公家处理时,他又说:“我不害怕,县长、局长都是我朋友,煤炭局咱也有人。”宋金明提出4万的赔偿后,矿长的手下说:“还和他啰嗦啥,不行把他们办了。”矿长立刻说:“你不想活了?现在风声紧。”可见他们手下也犯过人命案,所有对宋金明的威胁利用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但他不知道面前的对手更狡猾。

当把赔偿款交给唐朝阳手里并签下了免责协议时,矿长又换了另一副面孔,“收拾好东西,把尸体烧了,立马滚蛋!”翻脸比翻书都快,掏钱比剜肉还疼,一副冷酷无情、利益熏心的小矿场主形象。

第二个矿长 当听到唐宋二人是因为矿井出事不干时,他说:“死两人算什么!吃饭就得拉屎,下井就可能死人。”他让唐宋和元凤鸣三人白干几天算是试工,元凤鸣不甘心,煤矿主立刻骂道:

“干就干,不干就给我滚蛋!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

唐朝阳和宋金明死后,他赔偿了一人三万块钱,元凤鸣想拒绝时,他以为想抬价直接说“别想!三万不少了!”虽然他例行了私下所签的合同,但是那种对矿工生命的漠视让人感到恐惧。他给出了煤矿工人的标价是三万。

正是因为煤矿主对生命的冷漠和过分对利益的追求,简陋的矿区设施和不完善的制度才让矿工们没有基本的人身保障,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片盲区疯狂作案,枉死了多少无辜之人。煤矿主是受害者,也是悲剧的制造者。

宋金明背后的善

在唐朝阳和宋金明的罪恶的行为中,宋金明的心里还是存有一丝良知的,这点良知来源于他对儿子的爱。学习好、听话的儿子一直是宋金明的骄傲,也是他活着的希望。他不舍得花五块钱看录像,为自己嫖娼花了100块钱而懊恼,当唐朝阳渴望有几百万资金想开个窑时,他说:”我要有几十万块钱就知足了。我把俺儿从现在到大学的钱毕业的钱,我都给他攒着,我一分钱都不花。“从他的话里可以看出,他没有唐朝阳的野心和大恶,他犯罪的动机只是为了能供得起孩子上学,这也是他迟迟不忍杀死元凤鸣的重要原因。

当唐朝阳把猎取的元凤鸣带到宋金明面前时,他的眼光一下子柔和了,16岁的元凤鸣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样子像极了自己的儿子,当他听说孩子是没钱交学费才辍学的,他大骂孩子父母的不负责任,他一反常态反对孩子跟他们走。

宋金明 :咱是大老爷们,做事得讲规律。你弄个小孩,咱在道上还混不混了?”

唐朝阳:我管他大人小孩呢,能挣钱就中。你要是没钱,你孩不是照样出来打工?你可怜他谁可怜你呢?

在看到元凤鸣的全家照时,宋金明担心是上次害死的元某的儿子,担心元家绝后;他照看元凤鸣的吃喝,关心他的心理和学习;因为唐朝阳撕了孩子的信而和唐叫喊;唐朝阳一再催促他尽快对元凤鸣下手时,他都一拖再拖;他让元凤鸣开壶成人,以没发工资没吃送行饭为由迟迟不愿动手;最后在矿井下唐朝阳打晕了宋金明又准备砸死元凤鸣时,宋金明忍痛站起来砸死了唐朝阳救了元凤鸣。

宋金明的这点善贯穿了整个剧情,他对元凤鸣的感情亦真亦假,在善恶的矛盾中交错着,是唯一还能暖心的地方。

元凤鸣的善有了回报

为了供妹妹上学,成绩不错的元凤鸣辍学打工;当宋金明指责他父母不负责任时,他为爸爸辩解;坚持在地狱般的矿井下干苦力,挣到的钱立刻寄回家里;当被二叔逼着破身后,他羞愧难当,感觉自己是坏人;他当宋金明是亲人,处处想着二叔;懂得感恩给二叔买鸡吃......他的纯真和善良犹如一道光,在黑暗的人心背后烁烁发光。最后他的善也让他逃出了死神的魔掌。

三、剧终是人心所愿,现实才是深渊

直视人性的《盲井》:剧情残酷,现实更残酷


《盲井》的结局算是美好的元凤鸣带着六万元抚恤金离开煤矿。剧情的最后一个画面在唐朝阳和宋金明变成火葬场上空一股袅袅青烟中结束,恶人离去,善人重生,这是对因果轮回的解说,也是对人性之恶的最大讽刺。

当然,这种美好只是人心所愿,现实远比剧情要残酷得多。该片的题材来源于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郑吉宽团伙致死110人,潘申宝团伙致使28人,余贵银团伙致死38人。数目之大,手段之残忍远比剧情要恐怖太多。

1996年当矿工潘申宝发现矿上人死了,都是由亲戚代领抚恤金,煤矿主也主动花钱来宁事息人。抓住这个漏洞后,潘申宝立刻发动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干起了杀人骗赔偿款的勾当。屡试不爽后,他的团队渐渐扩大,而且分工明确,有寻找目标的、有井下杀人的、也有扮演亲属来要钱的,两年时间杀死了28 人,骗得赔偿款52 万。

同时郑吉宽团伙更加疯狂,两年时间辗转七个省,作案百余起,导致110 人惨死,骗取抚恤金200多万。像本剧中这样的小团伙作案的更多。

受害的人大部分贫困,老实的农民,也有残疾人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更有甚者,一些财迷心窍的恶徒居然杀害了自己的亲朋和至亲。像郑吉宽团伙首领王武和将自己亲哥打晕推进井水里淹死,换得了1、2万的赔偿金。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当骗钱成为一种产业发展时,当人命被明码标价时,一定是有纵容恶人兴风作浪的深渊。正如《盲井》的题目一样,"盲"是经济体制不健全,是煤矿主利益熏心的迷失,是人价值观的扭曲。当崇尚”世上只有钱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的信条时,人心怎么还会有温情可言。"井”是底层人群在黑暗里的凝望,是活在边缘人的垂死挣扎。

四、结局

《盲井》这部花钱最少,制作成本最低,导演和演员都岌岌无名的影片,却拿到了第53届柏林电影届银熊艺术成就奖,直接PK掉了张艺谋的《英雄》,可见在国外的影响之大。但这部影片并未在国内放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且不说剧中所涉及的敏感话题,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怕给社会犯罪带来的”模仿效应“。即使这样,也屡有类似的案例发生。

柴静说过: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

一部好的作品不同的人看后会有不同的反响,消极的人可能是抱怨社会底层的黑暗,坚强的人可能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温暖的人一定是点起一盏灯,照亮你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