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科技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2020年即將到來,讓我們來回顧過去十年的科技發生了什麼天翻地覆的變化。

智能手機市場飽和


十年了,科技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率逐年下降

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日益白日化,推出新手機的速度比顧客需求快許多,從而導致了供過與求。09年和10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飛速成長,年度漲幅達到了75%。可隨後就是不斷的下降,不斷下降的出貨率是市場飽和的徵兆。2018年起更是達到了負成長。近幾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企穩在14億至15億部之間。這是因為過去十年裡,智能手機用戶從20%已經達到了至今的76%。全世界擁有智能手機最多的國家,韓國更是達到了97%,已經充分的展現了 “人人一機”。

整體而言,安卓與蘋果的iOS系統從2009年開始冒頭,僅僅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便佔了手機市場的98.72%。其他的作業系統如 KaiOS 和微軟只佔了 0.65%,幾乎不復存在。值得一提的時,第一步 iPhone (iPhone 2G) 就是在 2007出現。第一部安卓手機是由 HTC 公司於 2008年發佈的,這兩部手機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時代。

科技公司到底可以有多大?


十年了,科技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對比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和臉書地市值 (依序)

如果對2009年的人們說一間科技公司可以達1兆美元的市值恐怕沒人會相信。在2019年卻實現了,而且不止一家。說的就是蘋果和微軟,閉市時蘋果的市值是1.29兆美元,1.21兆美元市值的微軟緊隨在後。誰會想到2019年僅是12.96美元的蘋果會上升到289.80美元 (漲幅為2153%), 電商巨頭亞馬遜更是上漲了 3268%。

這些科技巨頭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改變自己的業務。從當初的主要業務如搜索引擎和手機制造商到現在的自動駕駛技術,人工智能和雲計算,他們不斷跨足其他的領域。雄厚的資金讓他們輕而易舉的壟斷市場。這幾次的反壟斷案件都與各大科技公司有關,他們也因此收到鉅額的罰款。

隱私權蕩然無存


十年了,科技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大宗隱私權洩密案件 (2009年 - 2018年)

十年裡, 駭客不斷地駭入知名網站竊取資料。其中最著名的是雅虎在2013年洩露了全部30億個賬號的訊息。此次被竊取的訊息包括了名字,電郵,密碼,生日日期和電話號碼。這起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直接導致雅虎的收購價被降低了3.5億美元。去年的2018年,臉書也被駭客竊取了5千萬個賬號的資料,雖然臉書的防護工作做得密不透風,可是駭客們依然想方設法取得用戶的資料並轉賣給他人。

IBM 指出,數據洩露的平均成本是392萬美元。美國首當其衝,平均成本為819萬美元。儘管各方已要求用戶別用社交網站的密碼作為銀行賬戶密碼,可是用戶們屢勸不聽才會導致駭客有機可乘。除了客戶,多個網站也因為提供第三方資料而被嚴懲。現在臉書就是正面臨有關事件的訴訟,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站, 各方紛紛譴責馬克·扎克伯格並沒有對其用戶負責。

比特幣風潮


十年了,科技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比特幣的熱潮在2017年開始,過了一年後便開始消退

從起初的幾美元到巔峰的近20000美元,比特幣不斷創下新高。各種代幣蜂擁而入進入市場,當時的幣圈日交易量高達230億美元。得知比特幣的人紛紛買了礦機挖礦,當時的賺幅是非常可觀的。當時人們都把比特幣比喻成當時的鬱金香泡沫,果然他們的預言成真了。短短兩年時間比特幣價格從19800美元高點跌至3300美元,已跌破了挖礦的成本,許多挖礦廠因此而退出幣圈。

2020年比特幣產量將會減半,如價格再不上揚估計更多的礦工會退出。屆時哈希率將會下降,這對於比特幣而言是一個不健康的環境,久而久之便會惡性循環。2019年比特幣已上漲了接近一倍,未來的走勢充滿了不確定性。

無論如何,比特幣依然是過去十年裡回報率最高的資產。從2010年的0.5美元至今日的7300美元,上升了 1,459,900%。現在就連最大的社交網站臉書也計劃推出代幣 Libra,可是推出日期遙遙無期。

中國互聯網崛起


十年了,科技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中國在2018年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發佈科學科技論文最多的國家,佔比 20.67%

中國雖然輸在了起跑點可是之後奮起直追的力度比任何國家都強。中國在這十年極力投資與人民,開設多個研究所,注重教育素質。中國政府的政策獲得了不錯的回報,從圖顯示,中國在科學與科技方面的論文數量居全球之冠。西方媒體更稱讚中國從什麼都沒有便直接跨足 AI (人工智能), 也直接跳過了信用卡直接通往手機支付和人臉識別的道路是明智之舉。

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人使用互聯網。百度、騰訊、阿里巴巴 (BAT) 的三巨頭宛如美國的臉書、亞馬遜、谷歌和微軟。其他如滴滴出行和字節跳動等企業已經悄悄地進入世人的眼簾。目前,中國擁有約125家 “獨角獸” 企業,為全世界之冠。這些 “獨角獸” 大多與科技有關,這顯示了中國現在的企業生態環境大多以科技業為主,也已經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失敗例子


十年了,科技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圖為網民為了哀悼 Google+ 下架而生成的照片

這十年裡科技業看似充滿了成功的案例,當然也有失敗的時候。舉個例子,谷歌在2010年嘗試挑戰臉書推出社交網站, Google Buzz。無料過了兩年便宣告失敗,直接將此產品下架。可是谷歌仍然不放棄,第二次向臉書下戰書。在 Google Buzz 失敗後推出 Google+,這個建在谷歌郵件上的平臺不算成功。雖然在用戶方面遠比 Google Buzz 多,可是依然不敵社交巨頭臉書。Google+ 在九年後很不幸的遭到與 Google Buzz 相同的命運,慘遭下架。

十年了,科技竟然改變了這麼多

谷歌眼鏡示意圖

2013年,谷歌推出了谷歌眼鏡,眼鏡裡頭有攝像鏡頭和顯示屏幕。這看似充滿未來感的眼睛因為高昂的售價和涉及隱私權而被宣佈該計劃已經荒廢了。

另一例子是三星的 Galaxy Note 7。在2016年8月推出的Note 7引起許多人購買。不久便傳出容易過熱而發生爆炸,此後這架手機也被禁止帶上客機。這起事件讓三星的形象嚴重受創,兩個月後宣佈停產和召回所有手機。

總結,過去的十年可說是最好的十年。人們在科技產品的幫助下大大地提供了工作效率,也衍生了許多新的工作機會。有關電子科技的科系也成為了近年來最熱門的科系之一。科技為我們帶來了便利,我們需不斷地掌握新的科技資訊才得以跟上這日新月異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