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馬步芳寶藏之謎的故事現在還在大西北流傳。

馬步芳是甘肅臨夏人,為民國時期西北地區軍閥馬家軍重要人物,其家族統治青海四十年,擁有大量的財富。有人說,青海生產黃金,馬步芳手中掌握著大量黃金,另外,青海還有大量的鹽,馬步芳家族在貴德、共和、化隆、循化、門源、樂都、互助等地都設鹽業分銷處,發了不少鹽財。1949年,馬家軍戰敗逃亡,馬步芳攜眷逃往重慶,後逃臺灣。期間,他指使一個叫冶成榮的部下急速收拾貴重財物,忙用飛機急速外運。當年10月,因擅離職守,被給予“撤職議處”處分,馬步芳決定離開臺灣。在香港為辦理出國手續,他逗留了20多天,最後包下英國航空公司的飛機3架,飛往沙特阿拉伯。

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很顯然,鉅額的財富不是幾架飛機就能迅速外運的,沒想到烏鞘嶺與此掛上了鉤。

烏鞘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中部,屬祁連山脈北支冷龍嶺的東南端。為隴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乾旱區向乾旱區過渡的分界線,也是東亞季風到達的最西端。東西長約17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氣溫只有-2.2℃,當地方誌對其有“盛夏飛雪,寒氣砭骨”的記述,是古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長安的重要關隘。

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民間的傳說者認為,馬步芳將寶藏埋在了烏鞘嶺。伴隨這個傳說的,還有一個有模有樣的故事: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來了一個從臺灣偷渡而來的河南籍老兵,不是特務,曾經是馬步芳軍隊中的一名連長,大約多少知道些馬步芳埋藏寶藏的事情,就來天祝尋找了。

當時,那位老兵在烏鞘嶺附近搭了個窩棚住下來,成天進山神神秘秘地轉悠,異常的行為很快被巡視鐵路道班的一位工人發現了。道班工人多少有些想不通:這人沒事兒了到處轉悠個啥?穿著打扮並非像是流落的乞丐……有一天,烏鞘嶺大雪,道班工人感覺“神秘人”可能要出事了,決定前去“神秘人”居住的窩棚看個究竟,結果發現“神秘人”已經奄奄一息,留下了一封信,大意是說馬步芳留下了大量的財寶,具體就在烏鞘嶺一帶,但不容易找到。

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道班工人報了案,“神秘人”已經去世了,公安的同志認為信的內容只是捕風捉影,不足信。但道班工人並沒有輕易放過這個信息,退休後,他與“神秘人”人一樣,在烏鞘嶺找了很久馬步芳的寶藏,答案當然是一樣的——終究還是沒有找到。後來,道班工人去世了,這個藏寶的故事卻被流傳了下來,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樂子。

我大約是十多年前就聽說過個故事,幾年前,去天祝出差,還特意上烏鞘嶺轉了轉,想要意外也很輕易地發現當年的寶藏,但也不過是“想要”,這個世界上人想要的東西多了,但不是“想”了,就能“要”到的。這個傳說卻讓我想了很多,最核心的是馬步芳為什麼將寶藏埋在這個地方?想了很久,我也沒有想到答案,唯一有說服力的是,甘肅天祝有條到青海互助的公路,馬步芳將寶藏埋在這個地方,有著運回青海的便利。但通往青海的路很多,為什麼會選中這一條呢?在大西北,比烏鞘嶺還“神秘”的大山還有很多,如果僅僅是為了便於向青海運輸,大可不必將藏寶地點選在此處。如蘭州的南北兩山、河湟地區、海石灣等等,這些地方都是最佳的藏寶地點,根本沒有大費周折到烏鞘嶺。

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與烏鞘嶺相伴的還有一個地方叫花土溝。這個地方位於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地處北緯37°51′-39°14′,東經90°27′-94°31′之間。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木塔格沙漠交界,東與冷湖鎮接壤,西與茫崖鎮相連,南接格爾木。區域面積29855.22平方公里,約佔全區總面積的十分之九。因鎮區周圍諸多土質山包常年受風蝕雨刷,形成菊花狀溝槽而得名。

也有民間傳說是馬步芳當年將寶藏埋在了花土溝。花土溝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呈峰疊的阿爾金山雄峙其北,白雪皚皚的阿喀祁漫塔格山高聳其西南,形成山盆相間的地形格局。除北部阿哈提山、西南部阿喀祁漫塔格山海拔高度在3800米以上外,約佔全鎮總面積80%的盆地區海拔高度在2689-3800米之間。且荒漠戈壁和流動沙丘佔全鎮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

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過去這裡基本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但今天卻大不一樣了,315國道不但東西橫貫全境,還有茫(崖)當(金山)公路連接西北物資轉運中心甘肅柳園,另有簡易管道公路通達青海第二大城市格爾木。在公路的基礎上還有鐵路,格爾木到庫爾勒的鐵路在花土溝設有車站。還有民航,花土溝機場總投資7億元,經有青海西寧、青海格爾木、青海德令哈、甘肅敦煌和新疆庫爾勒等航線,預計今年,年輸送旅客9萬人次以上,年運送貨物100噸。

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馬步芳如果當年把寶藏埋藏在這裡,也許是看中這裡接近沙漠地帶,人類活動少,卻存在這樣兩個問題:一是因為沙漠的原因,埋進去不太容易找到;二是運輸問題,即是由此至青海西寧的路並不好走。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今天的花土溝經歷了這麼多浩大工程的建設,依然沒有發現藏寶的蛛絲馬跡就是個說明——傳說只能是個傳說。

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然而,不管怎樣,尋找到傳說中的寶藏都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所以,馬步芳藏寶的故事也就流傳不息了。傳說者還有這樣一種觀點,即是馬步芳1975年7月在沙特阿拉伯病逝,是沒有機會再回來的,所以那些寶藏就成了一個沒有人知道的秘密。但我要說的是,馬步芳只有一個兒子,叫馬繼援,因為只有一個,所以對其相當重視,讓其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當上了中將軍長。馬繼援是2012年因病逝世的,終年91歲。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得知地震災情後,還向災區捐贈5000美金。他是有回西北的機會的,而若馬步芳將大量的寶藏埋在地下,不可能不會告訴他藏寶的地點的,但他卻沒有回來,就更加說了那個問題——傳說不過是個傳說。

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結合這些,我忽然想到了這樣一件事:即是當年蘭州戰役時,傳說敗退的馬家軍用汽車拉著財寶,直接將它們倒入了黃河。這個事兒,一般人也就在沒事兒時說說,像說烏鞘嶺、花土溝有藏寶一樣,是個樂子,但有人卻不這麼認為。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蘭州工作時,就遇到過一個姓馬的老人,沒事兒了就去黃河邊轉悠,拿一根木棍戳戳點點。我問他在幹什麼,他說他是在尋找當年被倒入了黃河的那些“寶貝”。我當時覺得有些可笑,但他卻說我無知。這些年,我偶然會想起他說我無知時的樣子——一臉的嚴肅,甚至是憤怒,正是在他當年的那種表情裡,我想——這麼多年過去了,埋在地下的那些寶藏也許早就爛掉了。但讓我不解的是,傳說總比寶藏有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