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驚喜,很感動!明信片很漂亮,我沒想過做英雄,只知道國家需要我,我必須要上!”
“這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張明信片,也是最特別的一張,我一定會珍藏!”
最近兩天,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們紛紛在微信朋友圈“曬”起自己收到的明信片。明信片上的建設者群像手繪圖或實景施工圖,他們仍覺歷歷在目。
奮戰的時光留香
4月21日下午四點半,32歲的張恆從所住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關東街湯遜湖北路梧桐苑小區菜鳥驛站取回明信片,心情瞬間雀躍起來。
張恆是山西長治人,已在武漢生活7年,一直從事門窗製售安裝工作。2月2日,他用手機刷抖音視頻時,看到火神山醫院招人的消息,馬上聯繫發佈消息的中建三局相關負責人。他當天趕到項目現場,從下午2點忙到次日零點。
“第二天我的痛風犯了,就沒有參加,但到2月6日雷神山醫院進入裝修階段,我又去了現場。”張恆回憶,在雷神山醫院,他又忙活了一個通宵。
“收到明信片,像收到獎狀一樣開心。”張恆坦言,長這麼大,很少收到榮譽和表彰,但疫情以來,他還收到了志願者證書和感謝信。
2月底,參建雷神山醫院並結束醫學觀察後,張恆主動報名成為小區志願者,負責送菜、上門排查等工作。4月15日至今,他又自告奮勇在武鹹城際鐵路南湖東站為旅客測量體溫、登記信息。他說,“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希望她儘快好起來。”
4月22日下午四點,28歲的黃知威正在東西湖區中建壹品瀾灣小區工地巡視,收到了菜鳥驛站通知取件的短信。“前幾天接到電話,是中建三局的人問我的住址,我沒放在心上,沒想到他們真的發了明信片。”
黃知威從恩施來武漢闖蕩已有12年,是一名腳手架班組長,管理著30多位工人。看到媒體報道“兩山”醫院建設需要工人,他發動了60多位同行前往參與建設。
“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有什麼好說的呢?”黃知威覺得參建雷神山醫院是盡匹夫之責。他還坦承,不少工人擔心疫情導致生活沒有保障,參建醫院讓他們既驕傲,又感到充實。“有了這張明信片,跟朋友吹牛都不怕了!”黃知威半開玩笑地說。
真誠的致敬祝福
給建設者寄送明信片的“特別行動”,早在“兩山”建設期間就已開始醞釀。“建設者們逆行而來,在抗疫一線夜以繼日、英勇奮戰。他們的努力需要銘記,他們的壯舉值得禮遇。”中建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周乃翔說。
從萬餘張現場照片中精選出10張,與中國郵政等4家公司修改30多次版式,4月7日,“兩山”醫院主承建單位中建三局敲定兩個明信片付印版,發至廣州明信片專用印刷廠。
此後,560餘名中建三局員工連續4天加班加點,逐一打電話給3萬餘名工人確認郵寄地址。發現有工人手機為空號或停機,就輾轉聯繫其勞務公司、班組長、同鄉工友等,確保與本人聯繫上。“有些工人接到電話還以為是詐騙,需要耐心做一番解釋。”主動參與郵寄工作的中建三局社會事務部員工高鵬說,“和他們當時晝夜奮戰的辛苦相比,這點麻煩不算啥。”
4月12日凌晨,印製完畢的明信片連夜送回武漢。中建三局工作人員立馬開始填寫郵寄信息,併為每張明信片貼上武漢郵政公司的特制定位條形碼,防止其在“路途”中丟失。目前,3萬餘張明信片已陸續寄出。
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文健說:“這張明信片既是對工友們的感謝和致敬,也是希望用它定格這一段難忘回憶,留下一個紀念。”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倩倩 通訊員 陳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