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短視頻,畫面中是主持人白巖松關於為什麼要讀書的一段演講:


為什麼要提倡大家讀書?因為在前方等著的是一個更好的自己呀。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看到任何比讀書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人們所有的痛苦,主要是源於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其實就是因為人們書讀的太少,所以思想太狹隘,眼界不開闊,靈魂也得不到安放。

白巖松: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讀書,為了讓我們正確認識自己

看到一本書裡有這樣一個人,高考當年歷經三次復讀考上北航。

在此期間少不了朋友的嘲笑以及家人的勸阻,但是他對自己的求學之路從未想過要放棄。第二年的分數,居然比應屆時還低了十幾分。導致父母知道後便不肯再供讀,所有的書籍、複習資料全部所在箱子中。

他絕食好幾天,用盡全力苦訴著,希望自己再讀一年,再考不上,便南下打工。


後來他講述,第三年就像在地獄走了一遭,所有的苦都吃過了。

但慶幸的是,結果出來他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學。以後他的生活都過的很好,有鈔票,有書籍。有空閒時間就帶著家人出去旅遊體驗了讀萬卷書之後的行萬里路,成為國內一家互聯網的商業顧問。


他悟到:只有當一個人真正明白了自己的位置時,才會懂得自己的命運只能依靠自己改變。越是這種看似低谷期,讀書的作用才最顯著!

白巖松: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讀書,真的是人最低成本的投資,改變自己命運的最捷徑,是一輩子的財富。


雖然有很多人都懂得這句話,可是懂道理的人不一定全都致用著。

有很多經濟能力很好的人們,他們家庭和睦,事業穩定。但是人常常會不知所措,好像身體裡面沒有靈魂,找不到真正屬於自我的安全感。


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本來大家都特別羨慕她的生活,可是突然間她就跟丟了魂似的。聽她講述自己工作漏洞百出,在家人面前常常情緒低落,還患上了失眠症。


白巖松: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但是後來她偶然陪孩子去大書店買書,才想起自己太久沒讀書,就先買了幾本心理學的著作。

一次偶然之舉,卻帶來極其意外的收穫。

白巖松: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年輕人會常常感到迷茫。其實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失去了自我定位,關於事業的穩定,關於家庭的和諧,那些自己追求的目標實現過後,人就失去了方向,變得沒有自我。


這種類似的問題自己很難改變,但讀書可以。


猶太人在歷史上受到過很多次迫害,這是一個很悲慘的民族。人口只有1200多萬,可就這這麼少的人口中,卻有162位人獲得諾貝爾獎,佔據總共獲獎人的20%。

在一些頂級的國際科學獎項,猶太人都佔據著非常驚人的成就:

美國國家科學獎38%、菲爾茲獎27%、圖靈獎27%、諾依曼獎42%、普利策獎、奧斯卡獎都佔據30%以上。

白巖松: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大家知道嗎?有這樣一句話流傳在美國:整個世界的財富,都在美國人兜裡;而整個美國的財富,都在猶太人的腦子中。

美國的百萬富翁中,猶太人佔據20%


為什麼猶太人如此掘強的成長呢?

因為他們從未放棄過讀書。


猶太人有一條訓誡:

當你處於敗落之際,不得不靠變賣物品來維持生活時,第一變賣的應該是寶石、金子、房屋和土地。但家中的書籍,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變賣。

白巖松: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在以色列,不論個人或政府,不論學生還是從業人員,都極其信仰讀書。每個週六的安息日,所有商店、飯店、娛樂場所基本都關門,所有人在家靜心祈禱時。書店依然營業,讀者絡繹不絕。


在我們中國古代,出現無數文人、作者,他們刻苦讀書的行為形成了成語故事,影響著後人們:

西漢時期鑿壁借光的匡衡;漢代懸樑的孫敬;戰國時期刺股的蘇秦;唐代焚膏繼晷的韓愈;南齊時期映月讀書的江泌;晉代囊螢映雪的車胤和孫康……


主持人董卿在一次採訪中談到自己讀書的習慣。

她說這麼多年雷打不動的事情,就是每天安靜閱讀一小時,無任何外界干擾。

白巖松: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關於如何養成讀書的習慣,這需要自覺。


葉聖陶先生講到:想要養成一種習慣,反覆歷練是必須要經過的。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寫作習慣最根本的保證就是要經過最嚴格、反覆的訓練。


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是要靠大量的閱讀實踐,反覆訓練才可以形成。我們可以平時多看一下名人介紹從古至今熱愛讀書的經典故事,以此啟發我們愛上讀書。


多看一些名人事蹟,書籍的視頻簡介,這樣可以更方便熟悉書籍的寫作背景,更加容易熱愛讀書。

白巖松:為什麼提倡大家讀書?因為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關於讀書會,也會有很多活動,我們平時可以多參加。如果是激發學生愛讀書的意志,可以適當的獎賞,這樣有利於促成。也可以在班級多開展讀書活動,在語文的教學中,老師可以下意識的多提出問題給學生們流出思考空間。

俗話說,好的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遇到一些好的句子、詞語,以及自己的心得體會可以記錄在本子上。


蔡康永也談到:讀書,是唯一保留超越自己的機會。讀書可以讓人們認清自己,同時讓人們找到方向,有了方向,才會有未來。


就像詩人高爾基那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所以好好讀書吧,只有我們超越自己,獲得內心的安定,這樣才會獲得最踏實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