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绿皮书》超越“宿命”的自我救赎

这是一部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腾森等主演的传记类电影,于2018年11月21号在北美上映,2019年3月1号在中国内地上映,该影片获得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奖,喜剧类最佳影片奖等。豆瓣评分8.9,这其实是一部喜剧片却从中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常态,引发观众思考和共鸣,从中寻找自己的模样,尊严。


影片讲述的是司机白人托尼和钢琴家黑人唐.谢利,一对主仆关系的他们,托尼将陪同钢琴家一路去往南方巡回表演,他们两人之间经历了搞笑,偏见,矛盾,观念不一,阶级友谊,种族歧视等一系列谛笑皆非的故事。


看完电影后,让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在光环照耀下生活就一定快乐和没有烦恼,而是他们都在背后默默做着常人没能做的事。相反其实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都在生活中自我救赎。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分别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去相互接纳,包容理解,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和认。

豆瓣8.9《绿皮书》超越“宿命”的自我救赎


因店里装修要停业几个月,面对家庭的压力房租生活费可不会取消,而不得不找下一份工作来填补这个缺口,第一次是去店里比吃东西赢得了50美元,面对这样的情况出于家庭重担和责任,以及爱的体现,他不得不这样 做。看似普通及笑点,但是却以这个为出发点为引发了托尼与钢琴家一路上的荒谬怪诞的行程相处方式。

影片都是以“笑点”“配乐”为中心,从而推向故事情节的发展,由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尾,四大段描述整个过程。讲述了一段谛笑皆非且背后真正的友谊情感,通过这种线性蒙太奇的手法和不同场景音乐的推动,让观众更加直观的可以站在影片中的角度,人与人之间要和平相处,跨越群族歧视的心理感受,让观众看到在当代严谨下有着真正的友谊 ,互帮互助,回味故事的趣味性和自我思考。


这部为喜剧类的影片,为何能有8.9的高评分,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背后真正的电影价值到底在哪?接下来我将用叙事结构,镜头语言,情感表达,现实意义这四个方面,分析电影的魅力所在处,并在后半部分结合电影的分析,讲述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豆瓣8.9《绿皮书》超越“宿命”的自我救赎



叙事结构:因果式线性结构,通过简单而又正常逻辑思维让观众更加直白的了解剧情,在在荒谬怪诞的笑点推动情节,吸引观众眼球以及在自我思考和反省。

因果式线性结构是指遵循一种“戏剧化”叙事惯例,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联,又可称为“故事型”模式,以时间线索上为主导,通过事件因果关系为叙事动力,不断的循序渐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追以及故事结构环环相扣和展现完整圆满的结局。


以在酒吧工作的一个工作日里,为时间主线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之后店里因装修被迫失业了,从而通过这个剧情的时间点,循序渐进与接下来要发生的事环环相扣。


失业时的第一天,托尼就看见两个黑人来家里做客,有一个动作描写反映了托尼的心理活动,他把他们喝过水的杯子给扔掉到垃圾桶里了,这里可以他对群族的歧视,也反应在当时的环境下黑人是不受欢迎的,到为黑人工作后形成了一个对比性,由歧视到友谊。而影片中与托尼相反的一个人设,那就是妻子,她扮演的是一位善良,大度的人物,有了这样的扮演者,更加顺利的将整个过程进行下去,让我们感受到夫妇之间的相互包容,理解。才使得托尼最后为黑人工作有了一个先前之兆。

面试时怪诞搞笑的对话,也反映了阶级层次的差距,语言的差异化,贵族与平民的故事。两种不可相交的线组合在一起,掀起了一段谛笑皆非的情景,反而就是这种荒谬绝伦的笑点,增加了整个面试过程的趣味性,没有使局面生硬和严谨性,这也是导演的指导风格的一个经典。这样的手法往往给人一种神经系统的刺激,让人达到欢快的节奏,引发观众再次想追溯接下来的故事。

这种按正常时间逻辑描述故事的“常规型线性结构”可以使观众更加通俗易懂,直白的猜测到整个情节剧情,比较平缓的将整个画面展现到观众的视觉里,从喜剧的笑点出发,贯穿整个影片,丰富了影片的多样性和逼真性。


隐喻手法,以“绿皮书”作为导火线,象征着通畅。其实整个过程就是以绿皮书作为导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绿皮书指南才能一路通畅向南演出,在路上发生一系列可笑又引发观众共鸣的事同时在各个地方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差异化,文化背景悬殊。


1.在路上经过礼品店的时候,托尼想买些东西,被盒子里的精美石子礼物停下来观看了一会,估计是想买来作为他的纪念物,通过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猜测到他的心理想法,这种特写的方式,更加让观众揣摩人物的思想。而后来他看见地上有掉了石头,他却选择放进口袋,唐.谢礼了解后说教了一番,两人以正反两面的教材,发生了争执和矛盾。唐.谢礼认为买回来比现在拥有更加好些,而托尼觉得我只是捡了地上的。

这种矛盾冲突的出现,更能反映当时身份悬殊,观念的差异,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实质性不一样,而唐.谢礼扮演着高贵的身份,却拥有着崇尚的高品质,他让托尼放回去时,在后来也是从唐.谢礼口中得知,原来托尼并没有放回去,侧面烘托了唐.谢礼有个大格局,包容心强。


2.在警察局释放出来后,托尼和唐.谢礼再一次发生了高潮的争议,一个生活在高贵的圈子,一个生活在偏僻的小地方里,两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想法做维护,唐.谢礼身份虽然高贵但处处都是小心翼翼为人处事,争取做到最好,而托尼也在为自己所做的事觉得正确,出于保护唐.谢礼不应该不平等他是黑人的事实,情绪下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为生活奔波觉得自己生活的很黑暗。从语言对话可以看出托尼虽然常常用着不理智的行为,但是他内心深处也会有自卑的心理,明白自己和富人的差距,也默默守护自己的生活和家人。

豆瓣8.9《绿皮书》超越“宿命”的自我救赎


唐.谢礼觉得托尼根本就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自己在他眼中真的就只有耀眼富人般的生活,以此唐.谢礼第一次爆发了他一直维护他崇尚品质和理性对待事物的性格,一次真正的将自己情绪表露在托尼眼前。最后托尼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唐.谢礼也因此道歉。


一种是象征性主仆外的包容,一种是胜过种族的友谊。这两种矛盾冲突关联在一起,更加贯穿了故事的始终,推动故事情节。预示着托尼和唐.谢礼背后真正的友谊。都在对方找到自我,为自己救赎,找到尊严。


镜头语言:运用多种镜头语言,潜移默化的渲染了环境下所处的气氛,烘托出人物的形象

导演非常巧妙的在影片中采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就是镜像语言,不通过人物语言表达思想而是摄影者通过镜像去传递想表达的意图,不断的推移镜头,呈现出不同文化气息和不断接近主题想表达的意境 。


1.采用了大量的近景,更加清晰的了解剧情,给予观众情绪的冲击力,突出发挥逼近观察作用,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显示了主人公托尼的情绪变化和感情波动。托尼在片场后看着唐.谢礼演奏,享受音乐的舒适感。与别人交谈时不断的用崇拜的口吻告诉旁人,此时可以看出由之前蛮力粗鲁的语言到现在夸奖的语言,情绪激动到理智,这就完全体现了托尼的心理变化。


形象地将托尼的心理变化描绘出来,形成了对比性,也告诉我们不要纠结于过去给你带来了什么不美好的,而是活在当下,享受现在所发生的事。


豆瓣8.9《绿皮书》超越“宿命”的自我救赎


2.

暖黄色调,向观众呈现了一种温馨的氛围中


影片中有许多暖黄色调的的画面呈现,譬如一群黑人在地里干活,有大人小孩,结合背景体现了人们不仅在勤劳工作,还有和谐温馨的气氛,还有同种皮肤,却有着不同生活和命运,视线就像分割线一样。不同角度看待的实质不一样。


有一次深情的场面就是唐.谢礼帮托尼念信时,出现了一种唯美柔情的情景,情书漫漫沉浸在信中的美好里,营造了一幅温馨和谐的氛围,透支观众的眼球,带动情绪。

这种色调作为镜头语言的一种,通过画面的色彩,呈现给观众一种全然的祥和感。带给我们情绪的波动和心理变化。

3.


情感表达:从细节传递爱的微妙,在情节里升华真正的情感,表达出了爱与友谊的共存


第一,从小细节的刻画,传递着微妙爱的体现,让我们亲近现实作为一个和谐家庭,充满爱的代表

托尼带着儿子去小店吃了26个汉堡赢得了50美元;在当铺里当了手表;在南部的一个演出地方,托尼和一群赌徒在赌钱;出发前音乐公司付给托尼一半的工资,他立马给妻子让她存起来,从这些及简朴实的细节,烘托出托尼对家庭的爱和重视,也从一个反面教材的人物性格侧面反映了托尼的责任心强,引发观众思考和共鸣。


豆瓣8.9《绿皮书》超越“宿命”的自我救赎


在一路上,托尼写信给妻子,一个吊儿郎当的性格写信的确是难为了他,一开始写着流水账的信,到后来学会了浪漫诗意的信,通过写信的方式也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和孩子的爱,在此过程中也塑造了托尼的认真和细心对待的一种态度


第二,通过人物动作描写,怪诞的语言冲突,将超有主仆关系的情感升华,收获真正的友谊


托尼强迫着一个从不吃炸鸡,到用手去吃炸鸡的唐.谢礼,而且还教他直接从窗户扔掉,这样的一个动作描写,完全是超越正常的主仆关系,唐.谢礼也可以放低姿态,尝试着新鲜事物,但也捍卫了自己该有的尊严,叫托尼把路上的瓶子捡起来,这也是他看待事物的实质性强。


前半部分,托尼和唐.谢礼一直处于一个语言冲突,观念冲突的状态下,托尼满嘴带着脏话,处于自己阶层状态的语言,相反唐.谢礼却不同,一直用着正确的理念,思想,去引导纠正托尼,从来都是以冷静的态度对待问题。隐忍着内心的孤独,不断的在白人高层面前做到笑脸相迎,握手言欢。


而就在一个转折点推向了高潮,得以一个情感升华,“如果我不够黑,不够白,不够男人,托尼,告诉我,我是谁”唐.谢礼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的情绪,加深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升温,最后从三重奏那得知唐.谢礼真正南部巡演的目的,让托尼感受到唐.谢礼身上承载着巨大的负担和勇气,态度和想法的一个转折点,得到新的一个认知。促进两人的友谊线,相互包容,理解。

豆瓣8.9《绿皮书》超越“宿命”的自我救赎


现实意义:学会接受,自我救赎,关于爱,生命的释放

这部影片除了最核心的群族不平等,歧视的现实意义,还体现了更多的关于爱与永恒,更多的是给予我们人生启迪和现实意义。

  • 学会释放,找到真正的自己

影片中唐.谢礼在不断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渴望黑人在白人通过演奏的方式得到尊重,理解。期间有着无数次的嘲讽和歧视,连最基础的去个卫生间都不允许。


他活的虽然在普通人眼里高贵权重,令人瞩目,其实是很压抑孤独,心理藏着无数用言语不能表达的心酸和痛。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没能改变的事物,先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做个真实的自己,才算是对自己最好的一个交代。他人的眼光不需要太多的重视,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乃至心理出现创伤。


豆瓣8.9《绿皮书》超越“宿命”的自我救赎


  • 自我救赎背后的成长意义

影片中托尼刚开始一直都是以一种混混的角色,出言不逊,让人听起来特别不舒服,虽然他的确能说会道,也让观众对他也有着反观的想法,但一路上他和唐.谢礼经历了患难,相处,托尼也在自我救赎中得以成长。

唐.谢礼在最后的酒吧演唱真正释放了自己,那灿烂的笑容是剧中他第一次笑的那么自然轻松,快乐。也真正在救赎群族不平等对待中救赎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之心,平等对待他人,和平相处。我们都有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利,学会放平心态,用合理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结语:

影片用亲近现实的题材,反映社会的真实性,关于亲情,爱情,友谊,暴力,种族几大方面一一呈现,给予观众背后真正的深思和启迪,这也是获得奥斯卡奖背后的电影价值,多层面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