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劉長明

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劉長明

劉長明

(山東財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摘 要:易道廣大悉備,囊括古往今來三維時空之變而不過,範圍心靈界、社會界、自然界“三界”之化而不遺。然易學之奧,要在“三和”——心和、人和、天和。大道至簡的易學,囊括“三和”之維。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得不說,和諧三維是先哲畫卦作易進行易學理論建構的基本邏輯: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和,作為和諧之道的自然和諧之維,是易學建構的天道原點;人與人的和諧即人和,作為和諧之道的社會和諧之維,是易學建構的社會支點;內心世界的和諧即心和,作為和諧之道的心靈和諧之維,是易學建構的內在落點。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彰顯了易道邏輯一以貫之的和諧道統。無論是足下的社會支點,還是外在的天道原點,抑或是內在的心靈落點,陰陽之道,化成之妙,盡在和諧三維中。

關鍵詞:易學;理論建構;內在邏輯;“三和”之維

參天大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作為文化之源、大道之蘊、六經之首、三玄之冠(《周易》《老子》《莊子》謂之三玄)的易學,無疑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易學是第一條歷史隆起帶上唯一一本由符號系統和文字共同構成的學說[1],探究易學建構,在於釐清中國文化的源,把脈中國文化的流。易道周普,廣大悉備,囊括古往今來三維時空之變而不過,範圍心靈界、社會界、自然界“三界”之化而不遺,濃縮百科而不繁,堪稱指導人們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哲學總綱。易學之要,在於通過對萬事萬物之和諧變化規律的解讀,把握乾坤,提領道德,修身養心。因此,無論是義理派或象數派,必須以陰陽和諧為宗。這裡的和諧,大致包括心和、人和、天和在內的“三和”。因易取天地、社會、人心三維之象而得,故易道涵蓋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小序》),皆可援易之陰陽和諧以為說。《易》在何為?易作者的回答很清楚:“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周易·繫辭上》)大道至簡、萬法歸宗、彰顯先哲智慧的易學,囊括“三和”之維。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得不說,和諧三維是先哲畫卦作易進行易學理論建構的基本邏輯: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和,作為和諧之道的自然和諧之維,是易學建構的天道原點;人與人的和諧即人和,作為和諧之道的社會和諧之維,是易學建構的社會支點;內心世界的和諧即心和,作為和諧之道的心靈和諧之維,是易學建構的內在落點。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彰顯了易道邏輯一以貫之的和諧道統。無論是足下的社會支點,還是外在的天道原點,抑或是內在的心靈落點,陰陽和合之道,大化流行之妙,盡在和諧三維中。“三界”融通,以和求吉,從天道走向社會和諧與內心寧靜,是易學建構的大致路線圖。易學不僅內蘊廣博的宇宙關懷和深情的人文關切,還有玄妙的心靈洞見。本文將按照由天及人、由人及心的易道邏輯進路,進行基於天地人心的哲學文化探析。


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劉長明


一、天和:易學建構的天道原點

天地之道,作為和諧之道的自然和諧之維,是易學賴以建構的原點。在易作者那裡,天道是終極的價值本體,故而,易學智慧主要圍繞宇宙自然意義的道發散出來,從而使天道獲得了本體論意義。中華先民是世界上最早脫離神權統治的民族,認為無需依靠神的幫助,只要探究本體的意義,遵循自然規律,使“《易》與天地準”,就可以推而廣之地認識萬有存在。可見,《周易》及其筮法出於對自然現象的描摹,本於自然。《易》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繫辭下》)《易經》用卦象表示,而象為相似之意,卦象即易象。易之卦象,為的是準確模擬、全息表達宇宙萬有的基本信息。

那麼,如何表徵自然界中紛繁複雜的萬有存在呢?伏羲在仰觀俯察中始畫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大自然現象。隱含了二進制計數方法的八卦,由陽爻“—”和陰爻“- -”相疊而成。宇宙萬有存在皆依此八象而變化,這就是八卦規制的起源。八卦又稱“八經卦”,“八經卦”彼此兩兩組合即產生六十四卦。在這個基礎上,取類比像萬事萬物。易學取法是在事物之象所比擬出來的符號形象,是一套具有萬物共同本性的符號系統。日月為易,象莫顯乎日月。易曰:“《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故神無方而易無體。”(《周易·繫辭上》)

為了在天道原點上夯實易學的基礎,先哲做足了文章。日月合明曰易,博大精深的易學,其稱謂就是一種濃縮的宇宙大法。“周”和“易”兩字,可謂意味無窮。“周”代表周普天下、原始反終、週期循環,即周易是宇宙間蘊含的普遍規律,自然萬物的運行軌跡大都呈圓道,運動具有周期性特徵。關於“易”,本義陰陽,東漢鄭玄《易論》釋曰:“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以日月為例釋讀易之三義——簡易、變易、不易:“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日月運行自然而然,一目瞭然,此謂簡易;日月之時與位每每處在流變中,此謂變易;大道常在,萬化循宗,總是東方出、西方落,此謂不易。易道宗法常駐乃不易,大化流行乃變易,循環往復乃周易。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思想即源於此:無為,本體論之不易也;有為,方法論之變易也;無不為,認識論之周易也。易學建構萬法歸宗,從天道出發,從本原上譜繪出中國哲學的天籟之音。通過易理的建構,易作者演繹出實在世界的真實結構和運行態勢,“使得宇宙成為可觀測宇宙,並且孕育出生命”[2]。

“昔者聖人”是如何作《易》的呢?先哲伏羲“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周易·說卦傳》),形成六十四卦的《易經》體系。可見,《易》本卜筮之書,易道正是通過萬物的變化規律而權衡得失,辨別吉凶。古代聖人“生蓍”、“倚數”、“立卦”、“生爻”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卜筮之用。但玄奧的卜筮並不是主觀臆測,而是通過聖人的仰觀俯察、“幽贊於神明”、“參天兩地”、“觀變於陰陽”、“發揮於剛柔”而得出天地自然之理。關於窺測深奧天機的具體範式,易學歸結出“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周易·繫辭上》)。有此四道,先哲可“設卦觀象”,看“六爻之動”,研“三極之道”,以明晰卦與卦之間“錯綜複雜”(錯卦、綜卦、復卦、雜卦)的關係,預判吉凶。如易所言:“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周易·繫辭上》)如此一來,雖然大象無形,先哲卻能夠窺其形:“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周易·繫辭上》)聖人為了解宇宙之奧,將形而上不可見、不可知的無象之象描摹出來——“擬諸其形容”,所述跟本原面目相似——“象其物宜”,這樣一個卦就叫卦象——“是故謂之象”。

必須指出,易學的占卜功能絲毫沒有掩蓋其恆久價值。占卜起源於人類解釋世界的渴望,是窺測神意的一種質樸方式,一代代的先哲正是從早期的卜筮易學中發展出了複雜的哲學系統。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周易·繫辭上》)在這個敘事過程中,先哲已經將以箸求卦的過程理論化,其中蘊含著脈絡清晰的宇宙生成論。易學之筮法、卦爻象、卦爻辭所揭示的和諧均衡原則、整體性原則、變易性原則、陰陽兼濟原則以及象意互融、象數互釋原則,無不本於天道。以“一陰一陽”之“易道”為核心要旨的易學,通過歷代哲人與時俱進、與位同和的詮釋與提升,實現了脫巫入哲的轉變,也使得易學開顯的大道歷久彌新,為後世易學在天人和諧的維度上提供了足夠的哲學資源。

1.乾始坤厚:天生地成,大道開顯

宇宙間有兩大勢力:一為陽,一為陰。認識身外自然,必須首先洞開那扇玄之又玄的陰陽和諧之門。先哲將乾坤作為大易之門:“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周易·繫辭下》)“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否則,“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周易·繫辭上》)。正因如此,六十四卦以乾坤兩卦作為起始。先哲立乾坤兩卦,一畫開天,大道開顯。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周易·乾》);“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周易·坤》)《周易參同契》雲:“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父母。”這說明,宇宙萬物的始創者和成就者是天與地,天地是萬物的總父母;表徵天和象意地的乾卦與坤卦,在“與天地準”的易道中擔當的是無可替代的顯要角色——“門戶”。

乾卦象徵天,高天之象,彰陽剛健行之道,純陽而自強不息。乾以先天純陽之氣,演繹大化流行、循環往復之天道。天道行健,所以聖人立象為尊,用九則吉。乾卦以九喻龍,或隱或現,變化莫測。龍行天下,實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老子·第14章》)。乾卦以龍在各種時與位中的狀態,象徵陽剛力量從初蒙到長成、旺盛直至衰微的物極必反的消長過程。“日新之謂盛德”,乾之剛健有為之德可謂大自然不斷演進的動力。

坤卦象徵地,厚載之象,顯陰柔和順之道,純陰而厚德載物。坤以先天純陰之氣,演化厚凝廣載、處下順承之地道。地道厚載,德合無疆,所以聖人尚乾而厚坤,用六必順。坤卦以六喻“牝馬”,母儀天下,雖柔亦剛。

乾坤六陽六陰,為易之宗。乾坤適配,一剛一柔,一動一靜,一開一合。易曰:“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周易·繫辭上》)易作者從乾卦中昇華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品格,從坤卦中凝練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此後,“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成為一陰一陽、生生不息的易道最為生動的表徵。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與寬厚包容的擔當精神,相得益彰,互為表裡。由乾坤兩卦開啟的易學,皆由奇偶二數、陰陽二爻構成。可以說,沒有陰陽對立,就沒有易學。易曰:“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偶。”(《周易·繫辭下》)所謂“陽卦奇,陰卦偶”,指的是陽爻有一畫,陰爻含兩畫。易作者由此總結出易學之精髓:“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繫辭上》)

作為易的門戶,乾坤兩卦一陰一陽,一闔一闢。易曰:“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周易·繫辭上》)可見,宇宙間陰陽之綱紀,盡在乾坤中。正所謂“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周易·繫辭上》),由乾坤而八卦,由八卦而六十四卦,世間萬象,不過乾坤之象。大道至簡,簡於乾坤二卦;乾坤二卦,簡於陰陽之動;大化流行,簡於一陰一陽之道。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易知”、“簡能”而天下莫能與之爭高。陰陽合璧,其實就是生命的原本結構。世間萬物,皆是天生地成。地載萬物,天垂大象,所以聖人取財於地,取法於天,尊敬天而親近地。由此,大易初成,八卦成列:“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周易·說卦傳》)乾坤定位,天地交泰,而後釋天下之疑,解天下之惑。正因為有了一套基於乾坤定位的內容豐富、寓意深刻的符號系統,筮佔才有可能,義理派也才有可能將筮佔類比為天地萬物的生成過程,進而歸納出帶有普適意義的萬古不易之理。


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劉長明


2.陰陽大化:剛柔兼濟,吉凶在位

易學的核心是陰陽,故而,易以陰陽為基:“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周易·說卦傳》)易之為字,負陰抱陽,故有“陰陽之義配日月”之說。篆文易上日下月,日者離火,為晝,屬陽;月者坎水,為夜,屬陰。易有陰陽之體,亦蘊陰陽之變,“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周易·繫辭下》)。陰極陽生,陽極陰生,陰陽大化之謂易。易的流變體系告訴我們,萬有存在的種種造化,都是陰陽互動的結果。《黃帝內經》從中醫的角度給出了陰陽的重要性:“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萬有存在無不包含一陰一陽的矛盾雙方,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普遍運動規律,“陰陽接而變化起”,“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太極圖,可以看做是易之陰陽律的形象表達。包括陰陽共體、陽順陰逆、陰陽對立、陰陽互抱、陰陽化育、陰陽互根在內的諸種陰陽關係,盡在源於宇宙星雲圖的太極之動中。負陰抱陽和對立統一,是中西方哲學關於對立統一規律的不同表述方式而已,其實質不二。“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周易·說卦傳》),周易中許多類似的表述,是又對立又統一法則的中國化闡釋。世間萬有,盛極而衰,衰極而盛。當然,陰陽轉化存在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見微知著,明陰陽之理,洞察先機。坤卦初爻爻辭“履霜,堅冰至”,旨在提示人們,從腳下的薄霜就可以預見到即將來臨的冰雪季節。在質量互變中,陰能消陽,柔能克剛,小人能害君子,都有一個由始微而末顯的過程。

要實現陰陽大化,必須正位。正位即是得中,得中方合乎易道。陰陽正而位當,則萬事可定。易曰:“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周易·繫辭下》)乾坤定位,構成宇宙間一切生命造化的基本秩序。合於秩序,才能貞吉,達和諧之佳境。六爻律動,萬物資生。內卦之中在二爻,外卦之中在五爻。陽爻居奇數一三五位,陰爻列偶數二四六位。故陽爻正位在九五,陰爻正位在六二。陽得陽位,陰得陰位,陰陽太和,各得其宜,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陰陽各得其位,還須內外相應——其對應關係若一陰一陽則為“相應”,若同為陽爻或陰爻則“不相應”。一陰一陽,方成易道——這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緣由。位當則吉,不當主兇;陰陽平衡則吉,陰陽失衡主兇。易曰:“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周易·繫辭下》)未濟為什麼主兇?易學說的很清楚:“未濟徵兇,位不當也。”(《周易·未濟》)

易學之要在陰陽,陰陽之道在交感。在易學視野中,事物有交感,始生變化;有變化,才能通暢;交通無礙,方可恆久。餘敦康認識到:“《周易》本身以《傳》解《經》的傳統,著重於闡發陰陽相交、二氣感應的義理。”[3]488對完美體現二氣交感的泰卦,易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周易·泰》)泰卦看似乾坤顛倒,然而,陰陽二氣卻各當其位,陽氣上升,陰氣下降,故呈化生之象,主吉。此卦上地下天,卦象為泰,彰明天地平衡必安泰之理。在這裡,二氣順利交感,天地交泰,陰陽和諧,萬物生成,此乃亨通之道。而否卦與泰卦相反,故云:“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周易·否》)天地不交,上下不通,陰陽失衡,則萬物不生。無疑,這是一種累積風險的節奏。否卦之危,危在失衡。再看革卦,上澤下火,水勢潤下而火勢炎上,勢不兩立,“其志不相得”而生革命,故卦名曰革。通過革故鼎新,塑造新的化生格局。

3.大德曰生:生生不息,萬變定基

天地廣覆而厚載,生生不息,以成斯世界。天地最偉大的道德準則就是生,生生而不息。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繫辭下》)何謂易?易作者的回答異常簡練:“生生之謂易。”(《周易·繫辭上》)生,會意字,甲骨文字形,上為初生的草木,下象土或地面,本義是草木從土裡生長出來。一個“生”字,概括了天地萬物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根本的規律。春情之萌動,男女之好逑,皆本於自然,根於天賦。誠如老子所言:“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老子·第6章》)萬有存在無不經歷生、長、成、衰的過程,如此週而復始,永不停歇,一如木槿花那溫柔而執著的堅持。朝開暮落的木槿花,從不因花落的無情而放棄次日的綻放,甚至每一次的凋謝都是為了明天更完美的綻放。木槿花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一朵花凋謝之後,其他花苞便會前赴後繼地盛開,無窮無盡,詮釋著生生不息的大義。

“與天地準”,把握天地的生生不息之德,是易學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陰陽爻變,八卦勢定,物生有序。先哲相信,易學完全能夠承載釋讀天地生生不息之玄奧密碼的重任,將複雜的生生信息濃縮在簡單的卦爻間。因此,一代代易學大師薪火相傳,致力於打造洞開生生之門的鑰匙。春迎萬物生,夏來萬物長,故而,生生不息總是在一定時與位上的生生不息,有規律可循。先哲畫卦,一畫出離混沌,兩畫底定乾坤,通過始卦表達了事物的原初狀態和天地之真,抽象出了世界最初狀態時純陽和純陰的性質。接著,又通過變卦來探究事物的生生過程。易之神明,在於“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周易·說卦傳》)。整個宇宙的變化,始於“天根”。天地初創,陰陽相蕩。在六十四卦中,緊接乾坤兩卦的,是屯卦。《說文解字》釋屯曰:“難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從屮貫一。一,地也。”字形象草木初生的樣子,生長艱難。易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周易·屯》)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萬物始生自然艱難。初萌的萬物,必定是矇昧的,故屯卦後,繼之以蒙卦。此後,萬物天真爛漫地長成。上經三十卦,實際上譜繪出了事物由誕生、發展、狀大直至消亡的脈絡。作為王弼演易的重要成果《周易略例》,在生生不息方面如何“與天地準”上,富有啟迪意義。在王弼看來,天地之變,儘可在卦爻間道盡。“變者何也”?蓋因“卦以存時,爻以示變”(《周易略例·明爻通變》)。他說:“觀變動者,存乎應;察安危者,存乎位;辯逆順者,存乎承乘;明出處者,存乎外內。”(《周易略例·明卦適變通爻》)這裡,易學被賦予了足夠的神明性。

那麼,天地是如何“踐履”生生不息之德的呢?易學的答案非常清楚:合道而出,應運而生!應時而當位,則萬變定基。天地造化生生不息,新新不已,聚散有序。易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周易·繫辭下》)在由父天母地所勾勒的宇宙造化圖譜中,萬有存在皆應有其適時之定位,在位則吉。因所符示的六爻皆當位得正而互應,體現了“大德曰生”的終極關懷,既濟卦歷來為易學研讀者讚賞。也正是在應時與當位的意義上,王弼概括道:“夫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夫時有否泰,故用有行藏;卦有小大,故辭有險易。一時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時之吉,可反而兇也……夫應者,同志之象也;位者,爻所處之象也。承乘者,逆順之象也;遠近者,險易之象也。內外者,出處之象也;初上者,終始之象也。是故,雖遠而可以動者,得其應也;雖險而可以處者,得其時也。……吉凶有時,不可犯也;動靜有適,不可過也。”(《周易略例·明卦適變通爻》)周敦頤《太極圖說》則將萬物的生成範式解釋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陰靜陽動,萬物化生。”各在其位,方能“各順其類”。這裡用得著荀子的一段話:“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荀子·天論》)運動和變化是萬物生成發展的根源,從宇宙大爆炸到星雲,從非生命存在到生命存在,無物不處在生生不息的運動變化之中,共同奏響和諧發展的主旋律。而這,正是易學建構的基本邏輯。無疑,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辯證法。“這種本於天而歸於天的易學建構,具有天然的生態文明向度”[4]。難怪印度詩人泰戈爾1924年在中國講演時說:中國的科學(易學)是對“萬物旋律”的把握。


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劉長明


4.大易之復:易道坦坦,終而復始

歲有春夏秋冬,日有子午晨昏,天地有陰陽循環,物有生、長、成、衰,自然萬物在應時當位、週而復始的大化流行中,無不體現出和諧循環特徵。本於大自然的易學,當然也必須遵循陰陽相反相成的和諧思維範式。易學建構的實質,在於將自然萬有的往復循環再現到卦爻系統中,為人們開示往復不已的和諧循環智慧,從而為認識自然、覺悟人生提供一種或卜筮或義理的啟迪。萬物周流不息,易道循環往復。在大易所符示的生生系統中,萬物和諧運作,環環相扣,前後相繼,妙不可言。易學正是運用往復循環之理,得以窺探到自然萬物合乎秩序的安排。當然,萬有存在的循環周流並非簡單的重複,而是完成一個循環後的級差提升,是在新的發展平臺上對新氣象的重塑。這樣的循環提升,在易學中被表徵為始於乾坤,終於既未。如前述,《周易》之“周”,蘊含周普之意,無所不備,週而復始;日月為易,象徵陰陽,彰顯陰陽循環交替之理。易學譜繪的,是一個無限提升的圓潤通變圖式,萬物在圓潤通變中“反覆其道”,實現歸根覆命,真可謂復之時義大矣哉!復卦上坤下震,坤為順,震為動,下動上順的卦象,寓意順時而動,與天共振。天有好生之德,“復”有周流之功。有鑑於此,先哲嘆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周易·復》)

一陰一陽之動,生滅循環,唯變所適,陰陽不斷在對立統一中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所以沒有完美無缺,只有百尺竿頭,了無終結。宇宙萬物的運動,總是遵循循環往復的變易規律:從無序到有序,而後物極必反,再從有序步入無序,之後,否定的力量再次上升。易學必須如實反映大自然的循環往復規律。邵雍認為,陽長陰消是由亂到治,陰長陽消則是由治生亂。縱觀六十四卦,最和諧有序之卦當屬水火既濟,該卦上卦為坎為水為月,下卦為離為火為日,陰爻陰位陽爻陽位,陰陽各在其位,呈正態分佈。六爻皆當位,上下皆正應,主吉,象徵圓滿,理當各得其養。最失衡無序之卦當屬火水未濟,該卦上卦為離,下卦為坎。火在水上之象,上下火水分離,二者不容。該卦陰爻陽位陽爻陰位,其所隱喻的宇宙萬物背道而行,雜亂無章。然而,“雖不當位,剛柔應也”(《周易·未濟》)。就是說,未濟卦雖六爻皆不當位,但上下皆正應的卦象,提供了進一步演化的契機。物極必反,治生於亂,亂萌於治。同大自然內蘊的物極必反法則一樣,易學也旨在符示由大亂走向大治的跌宕起伏。故此,易之最後一卦是未濟卦。未濟者,事未成功也。事情無成,奮鬥未有窮期,以此符示宇宙萬物生生不息,原始反終,無窮無盡,首尾互銜而易道成周;同時也誡勉人們當繼續努力。以未濟卦終結,說明舊的循環終了,新的循環復又開始。易曰:“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周易·說卦傳》)意即事物發展循環往返不可窮盡,所以易學把未濟卦置於終末。當一個循環取得階段性成功後,又會有一個新的天地,新的歷史時期。不僅六十四卦卦序包含著事物圓道發展觀,每一卦中也隱含著這種思想。典型者莫如乾坤兩卦,從初爻至上爻無不體現著和諧圓道思想: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九四,或躍在淵;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其間過渡非常有規則,反映出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強到鼎盛最終走向衰落的循環發展過程。

二、人和:易學建構的社會支點

天地之間,天下地上,人道生焉。人貴為一大,易學知天命的目的在於明人事,破譯天人感應的密碼。因此,歷代易學宗師正是本著觀天道而立人道的理路,去“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易之所以為經,在於其演繹陰陽之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周易·說卦傳》),在於“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周易·繫辭上》)。先哲俯仰天地間,在“遠取諸物”之後,比照推類邏輯,立即反躬自省,“近取諸身”,“感而遂通天下”,“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繫辭下》),比照所探究到的天地和諧之道,去解讀人事。易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繫辭下》)三才之道,各自有兩,綜而為六,陰陰兩個符號被合乎規律地組分在自初而上的六爻之位上,以此象徵天道、地道、人道的變易。人是自然之子的認知,是道法自然的哲學基礎。天人一如,人道本於天道,“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淮南子·精神訓》)。正因如此,《黃帝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要儘可能準確地觀天道而立人道,離不開合乎邏輯的推類。習慣上,人們把依照類的同、異關係進行的推論稱為推類。“以類取,以類予”(《墨子·小取》),是墨辯中對推類的表述。依據某類事物與另一類事物之間客觀存在的共性,便可以由某類事物推知另一類事物,此謂依類相推。不管是卜筮,還是探究作為哲學的易之微言大義,都離不開推類,而且還必須使推類結果儘可能地合乎實際。大易之象在於依類立象,大易之推在於依類相推。易學的取象比類,是象數思維的基本特徵,因藉助於卦象,其具有鮮明的形象思維特點;因取象目的在於比類,又帶有邏輯思維的特徵。可見,取象比類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兼而有之的獨具特色的思維範式。要提高取象比類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從作為正確前提的天道原點出發,運用相應的推導規則順理成章地推導出正確結論。如坤卦,由初六“履霜,堅冰至”的自然之卦象,推類出人世間的善惡福禍“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周易·坤》)的道理。易學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可視為分類的基礎。注重卦象、卦變研究的象數學派,即是以其所釋讀的天地之道推斷人事吉凶。可以說,“廣大”的易道就是對天地之道、人倫之道、心之道進行對照、類比、綜合後建立起來的理論架構,其中對人道的探究,都是建立在關於天道的微言大義之上的。觀天必下及於人,言人則上溯於天,熔天人為一爐。當然,易學中的道法自然,並非一味地要求以人配天,而是“制天命而用之”。易學視野下的天人關係,雖然天地之道仍然居於終極地位,但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已經上升為溝通天人的關鍵環節。人一旦把握了天地之道,就能夠“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周易·繫辭上》)。在易學話語體系中,“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的“大人”,是掌握了天地機關順道而為的能動的人。易道不遠人,人亦不可遠離易道肆意妄為。實際上,“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就是人們法天象地的結果。易學的神明之處,就在於在人類與天地萬物之間建立了一座由此達彼的橋樑,使我們有可能賞析到彼岸的無限風光。

基於取象比類的大易邏輯,易學將人置於天地之間,形成天地人心交叉互動的時位和諧思維方式,“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周易·乾》)。譬如,易學所開顯的應時、當位的象數義理,具體到社會人生領域,其所內蘊的基本精神,就是化成天下的人文使命。只有天地人心三才相宜,人與天地合德,平衡陰陽,才能使天地安泰,人際和諧。在以道為經緯的世界中,天地之道歷史地成為人之道和心之道的終極依據,而人道只有合乎天地之道才能與天同高,與地共厚。於是,作為易學建構的社會之維,與天和相匹配的人和,就歷史地成為易學建構的社會支點。

1.上善若水:人際和合,德行天下

易者,合順於道德而理於義也。易學既立易之道,又倡易之德。道和德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道不離德,德不離道。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由道生成,以德涵養,離開道德,萬物不存。易學的人生觀基於其世界觀而生成,利用自然界的規律來指導人生,是大易之真諦。法天象地的人,因厚德而能載物,而能入道,從而成就萬物之長。背道離德,人無以為人。德為立身之本,是進業之基。分別來自於乾卦和坤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千百年來世人所效法的人生觀和普世價值觀。如果說自強不息是君子法天之道,那麼,厚德載物就是君子順地之德。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是問題的一體兩面,要求我們既要健行天下,敢於做事;又要順承大地,善於做人。坤者,順也。大地和順厚實,無物不載,君子要像此一樣厚德載物,容載萬有。在這個意義上,易作者告誡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坤》)天地包容萬物,滋養萬物,我們的德性就應該像天地一樣。正因如此,易道色彩鮮明的《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深諳易道的老子亦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第8章》)水潤大地,是比卦的卦象。比,上卦坎為水,下卦坤為地。坎水與坤地親愛有加,大公無私,盡顯比卦之德。“天道為公,立於天地之間的人,理當法天象地,以自然之公道為師,以天地之無私為範,方能適天配地,與天同畢”[5]。做人當如水,善行的最高境界恰如水的品性,澤被萬物、厚愛大地而不與萬物爭高下,如此高尚的品格才最接近道。水乃萬物之源,但凡生命存在,都離不開水。水生於天地之間,本性潤下,無色,無味,無形。人如水般應天時地利而變動,保持自我本真性情,順其自然乃為上善!水潤萬物,澤被天下,人倫之道也需“德施普也”(《周易·乾》)。東漢劉熙所著《釋名·釋言語》雲:“德,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說,“德”就是恰到好處地處理好人際關係,適天配天,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正因如此,易學將德提升到僅次於道的高度,計有二十九卦談到君子德行之修養。易學對“天德”、“龍德”、“君德”、“厚德”、“育德”、“崇德”、“常德”、“進德”、“修德”、“成德”、“盛德”、“至德”、“恆其德”、“日新其德”等的再三強調,旨在通過德治的實行而達到“保民”之目的。

在易學視野中,人既要法天象地,那麼,天地之和諧法則必推及人事。易作者關於“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繫辭上》)、“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乾》)的箴言,就是對人際和合的準確闡釋。《周易》專設同人卦,並詳細區分了和於人事的幾種情況:“同人於野,亨”;“同人於郊,無悔”;“同人於門,無咎”;“同人於宗,吝。”(《周易·同人》)太和,是社會和諧的最高境界。對此,易學如是描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周易·乾》)乾道與乾德的變化,會使萬物各得性命之正,達到最高的和諧,於是萬物生成,天下太平,陰陽和諧,天人適配。如日月之行,德惠天下,可保國祚綿長,社會和諧。

德化無邊,和諧有道。易學倡導的道德,是包括生態道德在內的廣延的道德。在易作者看來,作為自然之子的人,必須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比卦有言:“王用三驅,……舍逆取順,失前禽。”(《周易·比》)意思是說,古代帝王狩獵,從不趕盡殺絕,以便繁衍不斷,用之不盡。為此,捕獵者在劃定的範圍內三面驅獸(三驅),一面張網,奔者不禁,逆著我逃跑的不去追獵,順著網絡自動跑到網裡面的方才捕獲之。帝王如此捕獵,百姓也群起效仿,生態保護思想蔚然成風。


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劉長明


2.損益之道: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宇宙間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都是遵循有增有減的量變規律——損益之道。故易曰:“損益,盛衰之始也。”(《周易·雜卦傳》)以損益兩卦的經解為基礎解析損益之道,其義有二:一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二曰“損益盈虛”、“損上益下”。

易曰:“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周易·益》)意思是說,天施生氣於地,地受氣而化生,正應損益之象。易道具有變通性和靈活性的特點,“為道也屢遷”。因此,面對客觀世界的變化,力戒墨守成規,“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周易·繫辭下》)。而損益之道,足以觀天地之變和萬物之化。損之始兇,其終也吉,緣起在變。易之卜筮,源於對現世人事在未來不確定時空中的變化無常與有常的追問。要使卜筮達到“與天地準”的高度,卦爻象數就必須反映出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玄奧變化。易曰:“爻者,言乎變者也。”(《周易·繫辭上》)又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周易·繫辭下》)王弼認為:“夫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周易略例·明卦適變通爻》)由此將爻變與卦時結合起來,以卦與爻之間的互動展示世事複雜的變易之道。通過一代代大易宗師的努力,中國文化中大有大無的玄妙哲思在易學的卦爻間得以落地。變則通,通則久,不變通則不恆久。以變求通、以變求吉是易學的價值取向,故卦序變化總是意味著舊局的破解和新局的重塑。不破不立,要義在此。易學囊括了世間萬事的玄妙變易,其中的神明力量一言以蔽之:自然之力而已矣。易學在俯仰天地基礎上對人類社會變易法則和規律的揭示,使人們面對各種複雜的局勢時,能夠與時俱進,順天而變,應時而變,適位而變,並在知變、應變、適變中避凶就吉,化兇為吉。易學強調“變通者,趨時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周易·繫辭下》),即指時不我待,一旦預見到事態萌發的先兆,就要立即採取行動,以適應時間和社會、自然等環境的變化。

以大實小,以多益少,此乃易學“裒多益寡,稱物平施”之天道觀。損益是一對矛盾,損中有益,益中有損,損極則益,益極必損。易之損卦曰:“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周易·損》)損者,減少、虧損也。損卦的卦象是損下益上,即損下卦的陽實,去增益上卦的陰虛,所以謂之損下益上。在損的大象中,上下皆不能獨善其身,最終的結果是上下俱損。先損後益乃自然規律,欲取先予,如要增益必先減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周易·序卦傳》)。取下謂之損,與下謂之益。益者,多也,饒也,有增加之意,卦義主損上益下:“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周易·益》)相伴而生的春風、春雷和盎然春意,定能滋潤萬物,喚醒種子,這種自然氣象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大有裨益,所以繼損之後由風雷組成的卦稱為益卦。益卦是從否卦演變來的,乃損上益下的結果:損上卦乾初之陽以為巽,以益下卦坤初之陰而為震。藉此卦象指導社會實踐,為損君益民,民悅上恩於無窮。以外卦益內卦,象徵無心而益,取法外在自然。《文子·上德》曰:“天之道,裒多益寡;地之道,損高益下。”大者天也,多者地也,以大益小,以多補缺,乃天地之道。宋代程頤在《周易程氏傳》中雲:“天地之益無窮者,理而已矣。聖人利益天下之道,應時順理,與天地合,與時偕行也。”人類自強厚德以利天下蒼生,與天地無私化生萬物之道息息相通。剝卦也是對損益之道的另一種詮釋。易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周易·剝》)孔穎達《周易正義》釋曰:“剝之為義,從下而起,故在上之人當需豐厚於下,安物之居,以防與剝也。”李光地在《周易折中》中亦曰:“君以民為本,厚其下,則君安於上。”剝卦上艮為山,下坤為地,山以地為基座,高聳於地上,風雨剝蝕,剝落土石,即附著於地,故曰剝。君子觀此卦象,治國理政,要謹防土石崩塌,當厚結民心,恩加四方。易之謙卦,也是通過謙虛的道理,倡導“稱物平施”,減少多餘的一方,給予短缺的一方,衡量事物的多寡,解決好貧富差距問題。以此觀之,在貧富懸殊不斷加大的情勢下,任何溫情脈脈的人道面紗也掩蓋不住“吃人”的本質,無疑是對易道和諧的背叛。

3.大寶曰位:位當其麗,運力有時

同生生不息的宇宙觀相匹配,易學勸誡人們秉承自強不息的人生哲學。但如何與天同畢,效法生生不息之宇宙精神?易以陰陽和諧為本,大易之道,貴在正位。正位者,乾升坤降,陰陽相合,黃中通理也。易曰:“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周易·坤》)意即通於陰陽法則,止於至善之位,美在太和之境,體悟逍遙大道,發展天人功業,而後臻於大美。生生不息,皆因守中得位,位當其麗,麗當其時。易之大寶,曰位曰時:當位應時是正位,篡位逆時是錯位。

易學非常重視人所處之地位與環境,並強調人在其位,謀其職,成其事。每個人只有擺正自己的社會座標位並泰然處之,其才能才會得到最大化發揮。一部《周易》,言剛柔位當者三十二,言位不當者二十四,循循善誘現世諸人,為人處世要與自己的身份地位相符合。易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周易·繫辭下》)位正身安而後動,動則必成。泰卦蘊示君民同心相感,志趣相同,而成君民通泰之象。易之謙卦亦稱:“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對六爻當位的既濟卦,易曰:“剛柔正而位當也。初吉,柔得中也。”此誠如《通玄真經》所云:“陽氣動,萬物緩而得其所,是以聖人順陽道。夫順物者,物亦順之,逆物者,物亦逆之,故不失物之情性。”如果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則是亂世之象。經過社會革命,人倫秩序才能重新從錯位走向正位。

正位有道,順道則安,悖道則危。天道剛健,地道柔順,居於中位的人道,向上應效法天道剛健不息,向下當效法地道厚德載物。君子生存發展合乎正位之道,在和諧發展矩陣中,唯位所動,“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則“雖危無咎”(《周易·乾》)。不當位且驕,必自取其禍。越位所得,將被冥冥中的反噬效應吞沒。不應有的得到,不當得利,會引致更多、更深的失去,甚或危及身家性命。易之解卦警告:“負且乘,致寇至。吝。”說的是小人揹負著來路不明的財寶,得意洋洋地登上了君子應該乘坐的大車,招搖過市而引來搶劫,乃咎由自取。後人用“負乘”形容地位與身份不相稱。德不配位,必招禍患。先哲據此總結出人之三危: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關於不當位的未濟卦,易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周易·未濟》)正因火在水上的乖離卦象,君子更要謹慎辨別事物的異同,選擇適當合理的位置,擺脫險境。

應時適時,也是易之大寶。生生之謂易,而變易是在時間座標系中展開並通過“時”體現出來的。“時”是易學的核心範疇之一,在易之卦爻辭中常常被用作判斷吉凶的依據。六爻符示的吉凶,很大程度上由爻位及其相應的時機所衍生。時乎時乎易逝,時機關乎運勢。待時而動,與時偕行,變通趨時,是易之應有之義。順時而行、應時而變者為吉,逆時而動、違時盲動者藏兇,故易將“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視為天地萬物變化的應時性法則。為此,要求人們“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周易·艮》)。止於當止之時,行於可行之際,則可不失良機,順應時勢,“其道光明”。觀復之大義,亦在時機。復卦一陽動於群陰之下,此先天陰中復陽之卦,故云:“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利有攸往。”(《周易·復》)欲知反覆之道,必先知時,時未至不可強求,時已至不應錯過。宇宙演化規律中存在著揚善去惡之大義,參天地化育者,天亦助之;悖天地妄行者,天亦逆之。如果順道而為,適時參天地之化育,助力萬有存在朝吉的方向演化,自然會得到天地之道的褒揚;反之,違時強行干預事物發展進程,致使萬有存在朝兇的邪路逆勢,必招懲罰。

4.百善孝先:至善之道,上敬下育

肇始自易學的中華文化,是道德文化。然而,最偉大的道德是什麼?是生生之德!大德曰生,生生是天地之高德;至善曰孝,“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箴言,貴生盡孝文化貫通古今。這裡的孝文化,包括上敬長輩、下育子女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缺少任何一個方面,皆算不上盡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警示,便是生生文化的極端表達形式。正是上敬下育的至善文化,使得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人丁興旺,薪火相傳,不斷拓展文明疆界。

易學為百家之宗,以其生生也。易學的敘事結構簡單明瞭,可以“生生大化”四字概括。上經三十卦敘述的是高天在大地造業,化生萬物和人類的全過程。天地因無私創化而天長地久,所以恆卦緊隨鹹卦之後,寓意恆久,持之以恆,生生而不息。對此,易之序卦傳描繪瞭如下生生大化之動漫圖譜:“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繼之,序卦傳又彰明:萬物所以能夠生成,是天地交感的結果,人類要想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生存,不致絕後,男女也要適時交感,擔當生育職責。故而,繼交感之鹹以長久之恆。太極之道,彰顯了對生命的尊重。魚多子(籽),所以,古人借黑白兩魚喻示生殖,顯示生生不息之象,內蘊乾、坤和諧圓道,外比鹹、恆交感久長。雙魚互抱旋轉,喻天地之道循環往復,大化流行,知常覆命。太極之妙,妙在循環化生。易學之卦辭和爻辭及卦和卦之間,皆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而關聯的紐帶就是生生大化。生生則吉,妨生則兇。凡易之卦,陰陽和諧、天地交通、男女交感則為大吉之象,陰陽失衡、天地悖逆、男女不交則表徵凶煞或迷離之象。泰卦在交感中生生,而否卦於悖逆中阻塞,吉凶自現。再如澤火革卦,火焚大澤,澤動而上、火動而下的卦象,“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的寓意,顯示生生的渠道被阻塞,由此產生變革要求。離火中女居下而兌澤少女在上,勢同水火,二女同性相斥,且少女壓中女,不能交媾化生,革之然後生生,重開坦坦易道。因此,易作者高度讚美革故鼎新之大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周易·革》)其意在表明,順應自然和社會規律,革除阻礙化生的因素,王業可圖,大事可成。

在易學的生生大化圖景中,人不僅僅是旁觀者、釋讀者,更是宇宙大化的參與者。最為天下貴、具有能動性的人,在仰觀俯察中遵循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參天兩地的生生邏輯道統,隨波而不逐流。在這個意義上,《中庸》曰:“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易學建構的“三和”之維-劉長明


三、心和:易學建構的內在落點

在完成以天地之道為原點、以社會和諧為支點的理論建構後,易學最終將身心和諧之道作為易學大廈建構的終極落點。易道是物道,是人道,也是心道,故易有觀心之說。易學內蘊的心靈和諧之維,是作為“宇宙代數學”(馮友蘭語)的易學建構的最高使命和內在歸依。易之為道,無所不通,開之則瀰漫六合,合之則藏諸一心。易學講究的是觀天道以正心道,所以先哲有“吾心即自然”的諸多論說。先哲的用意,無非是要求我們用心去感悟自然之道,用道的眼光審讀世界,心物相印,與天地相似,知周萬物,一切合於自然之道,不斷逼近不違、不過、不憂的心靈和諧之維。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古之易學大家,演易目的主要是為了利用易道來釐清不可言說之心靈和諧之維,培養自己的和諧人格,淨化心靈世界,實現歸根覆命。仰觀俯察以明卦義,要旨在用一顆和諧之心、平常之性明晰“天地萬物之情”。精通易學的王船山感悟:“損益者,陰陽交錯以成化,自然之理,人心必有之機,損不必兇,而益不必吉也。”[6]340面對損、益暗藏的吉凶、生死等許多不確定性,從容面對,坦然接受,不憂不喜。如此,一切不過是向死而生的自然過程。心中有易者,方知生死之說。心易昌明,則萬法歸心。正因如此,我們不得不說,易學不是宗教,而大易之意旨高於宗教,或者說,易學是宗教中的哲學,哲學中的宗教。

與天地之道、社會之道相適配的心靈之道,只一道也,和諧而已矣。在心靈和諧的維度上,易學建構可謂別開生面,從而在天地、社會、心靈之間搭建起了一座由此達彼的橋樑,為迷離中的人們打開了一扇風景雅緻的視窗。

1.修身養性:動靜有時,進退有度

剛柔兼濟,是易學持守的基本原則,也是心性修持的“和諧心藥”。剛健正大與虛極靜篤,歷史地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表裡兩面。陰陽大化是易學精髓,而所謂“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周易·繫辭上》)。在易學的宏大視野中,“並濟”的剛與柔實有主次之別,即以陽剛為主,以陰柔為輔,崇剛而不失柔,陰柔從屬於陽剛方為大吉之象。儘管如此,在實際演易中,易學大師總是吸納乾坤兩卦的基本和諧精神,觀卦象而推吉凶,知爻變而擇進退,動靜有時,進退有度,就履而泰,據以開出坦坦易道,並由此給出了內心世界的具體和諧範式:知進知退,知行知止,知靜知動。

君子開國承家,必先誠心正意,為內心世界立規:動靜以位當而定,進退見時機而作。雖然寧靜退守多半是消極心理,勇於開拓者大都有著積極進取心,但進退都有合理的存在理由。誰都不可能永遠是立於潮頭的弄潮兒,因而切莫不顧條件一味開拓進取,剛愎自用,時時處處掌握先機。進還是退,一切視時位而定。乾卦六爻的爻辭自下而上對龍由潛而見直至躍飛高天最終物極必反的各個時位的敘事可謂生動入理,並以此形象喻示世人,在不同的階段當有相應的心理應對。乾之九五,飛龍在天,上九則剛不可持,故應擇機急流勇退。這個大象是修身養性的結果,經過德行的涵養,終於大業有成,“飛龍在天”。君子得此象而大明,一展宏圖,時與位俱備。居於此時此位之君子,德才兼有,天下歸心,當順天地之正位、應四時之時機而生物養民,普照萬類。然而盛極則衰,易變至上九,爻辭急轉而釀“亢龍有悔”之象。以此告誡勢頭正旺、要風得風、欲雨有雨之君子,勿忘物極必反之理,不能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越是在春風得意時,越要通曉進退存亡之道,適位而處,應時而變,提升“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周易·乾》)的變通智慧。遁卦的核心哲學觀也是進退有節。通常認為,向上向前進步的物象為吉,而向下向後退避的物象主兇。究其實,這是曲解易學的錯誤判斷。當進時前進,當然是吉兆,若在不當進之時仍一味冒進,結果無疑是自取其咎,氣象隨勢而發生由吉而兇的轉圜。遁者退也,當退之時應順勢而退。有時,退也是順天應人的明智選擇,乃大吉之兆。易學視野中的退,含義有三:在不利情況下,為保全自身,適時退避;深諳盛極而衰、物極必反之理,急流勇退,主動退出;為打開通向亨通之道的大門,以退為進,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老子的進退存亡禍福之道,就脫胎於易學關於退的哲學觀。《越絕書》釋易進退存亡之道曰:“進有退之義,存有亡之幾,得有喪之理。”

心易者,心中有乾坤也。內斂本心,方才裝得下偌大的乾坤。易之坤卦有“括囊,無咎無譽”的爻辭和“括囊無咎,慎不害也”的象辭。“括囊”,說的是紮緊口袋,謹防囊中之物外洩,意在喻示人適時收斂,謹言慎行。易之大有卦之後,繼之以謙卦,旨在符示低調內斂的人生哲學。人到最高點時容易自滿得意,滿則溢,故大有卦下受之以謙卦。地山為謙之卦象,用意何在?以其滿招損、謙受益也!山本來在地上,而在易學中卻削掉山尖,收起鋒芒,將山深深藏於地下,何其謙虛,何其內斂!當位應時,就是那個讓我們身心得以安頓的位置和時刻——“此心安處是吾鄉”。此位此時,千載難逢。在易學的時位視野下,天地之心坦坦蕩蕩,道心清清靜靜,佛心空空明明,人心戰戰兢兢。即使在成功時,也莫忘乎所以,拋卻內斂之心。易之大壯卦說明的就是處壯大時期的應對哲理。萬類萬事總是由柔弱到強壯,但壯大之後又容易自負,驕者必敗,以致又導致由強到弱。保持強壯的態勢,在形勢無可挽回時正視強弱循環,正是大壯卦所揭示的正心健行之道:大必須正,正行先正心;大不失中,即使勢頭強勁時也不忘適中原則,外柔內剛,自我節制,不可妄動;一旦顯露衰退跡象,萬不可心急火燎,不切實際地盲動;如果衰退無可挽回,要正確面對,及時覺悟。

在先哲看來,一卦當位應時的程度越高,就越趨於圓滿守靜,反之就越趨向缺失變動。觀既濟之卦,完全當位應時;未濟之卦,則完全不當位不應時。然而,大易之道,動極而靜,靜極而動,所以,既未兩卦,一是大靜之終,一是大動之始。在這個循環過程中,動靜各有其時,進退各有其度。而中國兵法,也是建立在一陰一陽基礎上,靜如處女動如脫兔,講的正是一動一靜、一張一弛的軍事哲學。

2.寵辱不驚:心物一如,不為物役

得失之心,人皆有之。一直以來,得與失是困擾人類的一對矛盾。對此,易學不能迴避,給出的答案是:既要學會求得,更要學會捨棄。易言:“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周易·屯》)即,此處含有追逃、追逐或捕獲之意。“鹿”,這裡泛指狩獵對象。意在符示:該放棄時須放棄。捨得如晝夜,自然而已矣。六爻之義即吾心之理,蓍卦之言即修持之德。涵養成這樣的平常心,就能達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周易·艮》)的大有大無之境。先哲旨在告誡人們,面對物質誘惑,一定要心止如水,如同背過身去一樣,視而不見,錢財於我何有哉!無慾則隨心所欲,如入無人之境一般,這就是一種守靜之心。《呂氏春秋》記載有荊人遺弓的故事:“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呂氏春秋·貴公》)在老子心目中,道通萬物,人與天地萬物為一,一切得失、生滅的變化都在大道之中,都是造化和自然而然的產物。得失之理,在於天道,得何所喜,失何所憂,不可與自然強爭也。養心莫善於寡慾,修身養性,就要減損私慾。研損益之道,足以觀得失,這是大徹大悟的大易之境。以平常心去讀易,遵從損益之道,也許會發現一個辯證發展的心易:卦無所謂好壞吉凶,也無所謂當與不當,只是事物發展到一定時位的狀態而已。如此,又何必憂於損而喜於益,何必寵辱若驚——“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老子·第13章》)。

王陽明龍場悟道,創立了源於心易的心學,認為私慾過重是人生最大的失敗,所以要守住本心。由此,在本心的自我開顯和自我表達方面,易學獲得了心學的形式。大醫醫心之說,要義也在心易中。

萬物一心,自然一理。天地自然與人心息息相通,人為物役,沉湎於得失之間不能自拔,易道就會被遮蔽;反之,以平常靜篤之心去觀察萬事萬物之幾微時,自然瞭然於心,萬物不外乎心。通曉易道循環、心如止水後,必豁然開朗,樂天知命,無憂人生,道德境界提升的通道原來如此坦坦蕩蕩。

3.至道無為:無為在心,妄為在物

易學固然強調剛健有為,否則,就不會把健行之天置於六十四卦之首。然而,在有為、大為的背後是無為、慎為——在自強不息的背後是厚重沉穩、陰柔無為,在勇於開拓的背後是靜觀其變、借力運力。當潛則潛,潛則勿用。無為時,心中能夠氤氳千鈞定力,找準正確站位,不畏浮雲遮望眼,不因小利而心動。心定而後籌算,籌算成而大事可舉。在易學中,龍潛之無為是為了飛昇九天之有為;龍飛九天之有為,有賴龍潛之厚養無為。易之明夷卦雲:“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不明晦,意指不明生晦之因,不曉養晦之理,不懂韜光養晦之法,只一味地全力冒進,致使兇途莫測。可見,易之有為是順道而為,當位應時而為,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

易學何以能夠在無為有為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先哲通過易學的建構,在無為有為之間搭建了一座能夠往來穿越的金橋,從而在二者之間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如前述,易學蘊萬古不易之理,即常說的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即堪為天地之根的玄牝之門,洞開此門,就能夠掌握有無轉化之本。據此根本,便可在天地人心之間遊刃有餘,“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莊子·齊物論》)。易學認為,當為時則為,不當為時則持守靜篤,無為觀復。何以“不窺牖”、“不出戶”而見大易之道?得益於天人交感之功,心物一如之境。“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周易·履》)。“幽人”何以“貞吉”?蓋因“中不自亂也”。正心誠意,虛極靜篤,無思無慮,可以觀大化流行,彰顯聖人功業。鑑於此,荀子曰:“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荀子·天論》)無為者,心中有易也;妄為者,心中有物也。心中無易,必失綱紀,失綱紀則強為、妄為、亂為、逆時位而為。如此,定難以久長,“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周易·恆》)。

以無為守靜著稱的老莊哲學,就本於易學之無為。作為對易學駕輕就熟的大宗師,老子剝離了易學的卦爻符號,以短短五千言高度凝練出大易之哲學思想,從哲學維度上提供瞭解讀易學的絕佳視角。以老子的認知之道觀易之道,更容易參透“易與天地準”、天地之道不可違的道理。所以人之道,在於法地,無為而順承。無為,由簡易至不易,歸根守靜,知白守黑。老子曰:“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16章》)老子之“常”,乃不易之本體。老莊無為哲學,不過是易學大道無為思想的具體化,二者一脈相承,妙成大道。所謂大易至簡,至道無為,此之謂也。其要旨不二,都是無為而無不為。當然,二者也有細微的差別:老莊無為是在持守靜篤中的無為,而易學無為則是準確把握當位應時中的無為。易學雖剛亦柔,剛而不失柔;老莊之學雖柔亦剛,柔而不失剛。

4.天心為公:人不為公,天地不容

天地無私,予而不取。正因為天地無私,方才天長地久。易學讚美天地,同時以天道推及人道,即推天道以明人事,以人道效法天道。人之正心,皆合天規。作為立於天地之間的人,當以德適天配地,心中有大公。在易之乾卦中,尚公去私體現為福利普施和利益均沾的均平思想。易言:“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雲行雨施,天下平也。”(《周易·乾》)言上天博愛萬物,澤被萬物,均平其所施與,萬物得天之無私大愛,共享大公。天火同人,卦象大公無私,涵養公心,秉承公道,與人和同,必“能通天下之志”(《周易·同人》)。易之渙卦,風行水上,推波助瀾,四方流溢散播。渙者,離也。流波散於水面,象徵人心渙散,當以大公無私之精神,聚合渙散之人心。師卦乃聚眾領軍之象。師者,眾也。三軍統帥,必須既有深厚之學養,又具大公無私之道心,方可令行禁止,威德佈於三軍。井卦之意,掘井及泉,泉潤眾生,符示大公無私,修德心而普惠眾人,“井養而不窮也”(《周易·井》)。人苟能去私心若此,與天地合德,方可堪當為天地立心之大任。離卦的寓意,日月麗天,要求世人感悟日月普照大地之大公無私的廣濟精神,利為民謀。只有大公無私的有道聖人,才可以託付天下。易曰:“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周易·說卦傳》)

公的正能量如同陽光雨露普照天下,潤澤大地,以成萬物之長;而私的負能量吞噬生命,毀德向死,具有超乎想象的破壞力。因此,天道為公,人不為公,天地不容。謀私必起爭,爭訟不已必亂。易之訟卦,有“天與水違行,訟”、“不永所事,訟不可長”(《周易·訟》)的警示。這裡,必須再一次強調損益之道。修損就是增益,損益一體兩面。把自己的慾望減少,損之又損,以致於無私,則心靈自然會得到極大程度的淨化。慾望多意味著心靈汙染加重,即使勉強暫時滿足私慾,也必定以消耗過多的心力為代價,結果可能得不償失。如果人人養成尚公去私的利他心,定會在走向“全人”或“成人”的過程中,實現人生的圓滿。因此,明晰易道的老子在最後念念不忘告誡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第81章》)聖人為天下蒼生而生,其心大公,故不與世人交爭利。

百家中西,不出乎易;大易之道,不外“三和”。易學通過推演天地之道而彰明人倫之事,進而洞悉心靈世界。以此觀之,易學是窺測天機學,是社會倫理學,還是心靈和諧學。就其建構學維度而言,易學內及人心,中達人際,外周物理,是高度凝練的天地人心之學,是頗具和諧向度的天和、人和、心和“三和”之學。一畫開天,執乾坤大象,言近而旨遠,縱橫天地人心,伏羲之易也。大易精神如日月之經天,如江河之行地,如輝光之照人,亦如雷震之潛心,萬古常新又和諧一貫。故此,作為人類文明領頭羊的中華文明歷久彌新,道統綿延不絕。天地、人倫、心靈三者為構成易學彼此相連、前後相繼的價值鏈條,該鏈條的任何一個環節一旦斷裂,人類將陷入“亢龍大悔而不及”的死地。林忠軍指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易學正是在對《周易》經典的理解解釋、再理解再解釋中不斷糾正‘偏見’而實現的。”[7]1忖度時位,勿悖天之道,勿絕地之理,勿亂人之剛,勿違心之紀,方能迴歸大道,歸根覆命。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影響力的學說,在“三和”維度上建構的大易之學,曾經深深左右了中華文明的走向。歷經8000年的磨礪,易學建構仍然會彰顯其正大光明的天地人心關係的慧見,閃耀著與時偕行的人文價值光輝[1]。

參考文獻:

[1]劉長明.哲學文化隆起帶現象觀止[J].東嶽論叢,2018(2).

[2]劉長明.論科學三維[J].煙臺大學學報,2018(5).

[3]餘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M].北京:學林出版社,1997.

[4]劉長明.易學建構的生態文明之維——兼論易學生態文明與十九大報告精神的會通邏輯[J].周易研究,2018(5).

[5]劉長明.生態文明何以可能——一種基於所有制維度的研究[J].學術界,2018(8)。

[6]王夫之.船山全書(第1冊)周易內傳[M].長沙:嶽麓書社,1988.

[7]林忠軍.易學源流與現代闡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原載《學術界》2020年第3期,第130~144頁,全文26000字。


墨學與馬學的百年傳播(二)言盈天下的顯學-劉長明,沈大光

墨學與馬學的百年傳播(一)墨學的微言大義-劉長明,沈大光

墨學與馬學(四)墨家對馬學的接引之功-劉長明,沈大光

墨學與馬學的百年傳播(三)墨學的千年深耕-劉長明,沈大光

墨學與馬學百年傳播(五)墨學與馬學會通邏輯-劉長明,沈大光

劉-漢字的藝術與中華姓氏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