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新玩法,發顆衛星耍一耍

土豪新玩法,發顆衛星耍一耍

小弟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對於衛星的認知還停留在國家機密、高端大氣上檔次等層面上,但是最近美國NASA前科學家創辦的民營航天公司居然一次性發射了146顆衛星,打破了之前的世界紀錄。

土豪新玩法,發顆衛星耍一耍

一箭多星

彎道超車黑科技

雖然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衛星的體量在不斷的縮小,可是這得多大的火箭才能夠裝下146顆衛星?但是也不會太過驚訝,因為我們國家早就掌握了一箭多星這種頂尖的高科技。比如說之前的長征二號上天的時候就帶了很多的衛星。比如說這些衛星的名字叫做:天貓國際星、華為小米星、鬥魚666星、RE:X星等等。

這些都是當前國內各個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命名的衛星,不過天貓國際發衛星是要做什麼,難道是想做到快遞動態檢測?讓客戶時刻了解快遞小哥的行蹤?這樣的話天貓似乎要多發射一些衛星了,誰讓天貓每天的快遞多得數不清。

土豪新玩法,發顆衛星耍一耍

太空衛星

走向百姓的衛星

在2015年的時候,美國鋼鐵俠馬克斯計劃建設一個覆蓋全球的wifi,累積投資100億美元,發射4425顆衛星。那麼平均下來一顆衛星也要1500萬人民幣,這樣來算的話大中型企業和富人完全能夠承擔的起啊。

雖然發射衛星已經開始走向大眾了,不過作為普通老百姓給你衛星你能做什麼啊。現在地球的近軌道上已經密密麻麻的都是衛星了,而且隨著民營航天公司的不斷髮展,商業衛星也在逐漸的發射上天。也許用不了多久地球周圍就被衛星給覆蓋住了,問題是這些衛星報廢后並不會返回地球,還會在軌道上繼續飄著。

土豪新玩法,發顆衛星耍一耍

過多的衛星

衛星背後的危機

前幾年有一部大火的科幻電影叫做《地心引力》相比大家都知道,豬腳在逃生的時候航天器就是被太空中報廢衛星的殘片給擊中了不得已陷入了死亡絕境。電影本身都是帶有藝術性的誇張成分,但是這裡面也隱含了如今的太空垃圾越來越多的事實。別忘了太空中我們的國際空間站裡還有人在裡面操作呢,太空垃圾過多的話他們可能每天都要面臨著被垃圾撞擊的風險。

人命關天是一部分,空間站所消耗的資源和時間也是相當驚人的,要不然歐盟也不會舔著臉找中國合作了,雖然後來談崩了這也側面說明了負擔太大。

咱們不是說衛星不好,而是說沒什麼用的衛星就別發了,免得給大夥添堵。美國的GPS要發射衛星、中國的北斗系統要發射衛星、歐盟的伽利略要發射衛星,現在民營企業也要參與進來,等到以後太空垃圾問題凸顯出來後在發射衛星估計要“搖號發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