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促“三优” 震泽装配式建筑行业瞄准百亿级

“我们生产的装配式箱房能在8小时之内完成安装,组装效率、市场价格均超过传统的彩钢板。”近日,吴江赛马钢架彩板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马”)董事长章春鸣向记者介绍公司的主打产品。

“三治”促“三优” 震泽装配式建筑行业瞄准百亿级

高大的厂房、整洁的厂区和现代化的办公楼,让你很难想象,仅仅在四五个月前,章春鸣和赛马的其他47位“合伙人”,还在经营着48家“散乱污”彩钢板小作坊。在吴江“治违、治污、治隐患”整治的倒逼下,在震泽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帮扶下,他们由“散”到“合”,组成了“超级合伙人”,携手开拓转型升级的“新事业”。曾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落后产能,目前正向百亿级高端装配式建筑产业积极“蝶变”。

“对震泽来说,做好‘退二优二’,加速‘腾笼换凤’是第一位的。震泽将全力推进‘三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全镇产业布局、优化城市有机更新、优化田园乡村风貌,不断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震泽镇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震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俊霞表示。

“作坊”式生产难以为继

积弊难除 “三治”整治势在必行

彩钢板是震泽镇的特色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震泽彩钢板产业不仅吸纳了大量就业、创造了社会财富,也让震泽成为国内知名的彩钢板生产基地。然而,随着生态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成为产业主流,“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生产方式渐渐走入发展“死胡同”。

“说是企业,但许多其实就是小作坊,租一块地盖个厂房,夫妻兄弟搭档做管理,拉几位工人就可以做起来了。”在震泽传统彩钢板行业中,章春鸣也是一位“老法师”,在大船港村的时候,他经营着一家名为“苏州市中成彩钢板房厂”的小企业,“占地只有4亩多,挣钱是肯定挣了一些,但说实话这几年越做越累,竞争压力不说,我们这个行业还一直被老百姓投诉,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震泽彩钢板企业相对聚集的大船港村、朱家浜村等地,不需要走进厂区,你就可以闻到刺鼻的油漆味道。众所周知,彩钢板行业的一大特点是需要表层喷漆,因此对废气的处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大多数小企业都是“作坊式”生产,在没有任何环保和安全设施的车间里喷漆,甚至露天喷漆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有老板愿意花钱购买环保设备,废气处理能力也难以达标,更何况许多设备买来不久也大多搁置不用。“我当时花了8万块钱买了一套环保设备,这在我们行业里已经算是肯在这方面花钱的了。”章春鸣告诉记者。

进入新时代,“唯GDP论”的发展模式切换至“高质量”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同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8年,吴江区启动“治违、治污、治隐患” 三治工作,作为 “两高一低”整治对象,震泽彩钢板行业由于在多年发展中累积了不少环保、安全和违建等问题,自然也成为了“三必拆”整治重点。2019年,章春鸣的企业被列入“三治”整治点位。这一年,震泽镇全年拆除各类“散乱污”企业474家,包括彩钢板企业在内的彩板企业数量下降63%。

“三治”促“三优” 震泽装配式建筑行业瞄准百亿级

故土难离 生存何以为计?

同样的问题 党委政府也在思考

“三治”整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区委、区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谋划出台实施的一项创新举措,“三治”犹如一把利剑,挥向经济高速发展中的种种弊病,以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环境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为推动吴江高质量发展快上新台阶提供支撑保障。

这样的“大势”, 章春鸣和其他彩钢板行业的老板们,心里都很清楚。“大家虽然情绪都有些波动,但也知道这一天总归要来,只不过未来的出路该怎么办,包括我在内,不少人都很迷茫。”章春鸣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震泽,从事彩钢板行业的老板和员工,大多是本地人,所谓故土难离,谁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去闯异乡,但要留在本地发展,要么转行,要么转型升级。短时间转行难度相当大,转型也不是件轻松的事。要想转型,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作坊式’的经营模式走向规模化经营、集约式管理的道路。“以前大家各自为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闷头做生意,规模不大,自然也不愿意投钱到环保上去。”章春鸣说,“我也有过做大做强的念头,但在我们这里有句俗语,叫‘宁肯一个人养条狗,不想三个人养头牛’,你就知道,单靠企业自觉聚散为整的难度有多大了。”

同样的问题,震泽镇党委政府也在思考。在铁腕整治的同时,有望做到百亿级水平的彩钢板产业,与其让其退出历史舞台,不如顺势而为,倒逼行业转型升级。如果说,在生存的危机下,已经让不少企业主有了一起“养头牛”的意愿,那么接下来就应该由政府伸出“援手”,帮助行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这期间,震泽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和我们沟通,了解大家的想法,还组织代表去外省参观学习。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我和其他的‘合伙人’搬进了‘新家’,并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了环评审批和技改立项。感谢党委政府给了我们转型发展的信心。”章春鸣说。

一条时间线,印证了章春鸣的说法:去年10月,政企双方达成转型发展共识,48位老板先后“入伙”; 去年11月,这48家“散乱污”企业顺利拆除;去年12月,新成立的“吴江赛马钢架彩板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技改立项;今年1月,公司租下了新厂房;今年2月,企业拿到环评手续……

从经营作坊到打造企业

“新事业”路上风景大不同

“工人正在安装的叫塑粉喷涂线,这里面有防爆装置、隔火设施,粉尘回收和除味功能更是不在话下。”在赛马的生产车间里,集装箱总工顾为峰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在已经建成运行的三条生产线上,投入了600多万元用于废气处理,整个生产过程完全符合环评标准和排污指标。

去年,顾为峰和章春鸣一样,也是大船港村的一位小企业主。赛马公司成立后,他由老板变为股东,工作的重心也放在了生产技术上。“以前自己是老板,人、财、事都要管,现在我只需要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技术岗位,和以前比,更有职业成就感。”顾为峰说。

和顾为峰一样有成就感的,还有史剑荣。同样作为48位“合伙人”之一,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传统板材业务的生产管理上。不过,由于企业传统产品的占比正逐步缩小,装配式箱房等智能化、模块化产品的占比逐步扩大,史剑荣的压力也不小。“以前自己当老板,七八个员工,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但说句心里话,自己做梦都想有一家像现在这样的公司,哪怕收入少一点也值!”在充满现代风和设计感的办公室里,史剑荣感慨着自己的变化,“以前忙完生意,要么睡觉要么看电视,现在有学不完的新知识。企业凝聚力强,自己的精气神儿也不一样了。”

因为在行业里极具号召力,章春鸣被推举为赛马的董事长。他告诉记者,公司的48位“合伙人”,有的是以入股的方式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有的则化身‘超级业务员’外出跑订单,生产则是由赛马来负责。“以前我们这48家小企业,占用了大约250多亩的土地。现在经过资源整合,新厂区占地只有41亩,完全能满足以前的生产需求。”在章春鸣看来,涅槃而生的赛马,还有效整合了48家企业原有的技术和产品优势,让赛马有能力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

“第一季度我们完成了20亿的销售额,相信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有能力向百亿级产业进军,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章春鸣笑着说。

融媒记者 付栋栋 史亚玲 孙玮 | 责编 金刚 | 编辑 顾莹 倪晨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