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清朝康熙年間,發生了聞名歷史的九子奪嫡事件,最後的贏家是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雍正上臺後自然免不了要清算當初與他對著幹的八爺黨成員,可是八爺成員中有一個人,他卻沒有辦法動,想殺又不敢殺,也不能殺,最後等他的兒子乾隆登基後,還把這個人放了出來,我們不禁要問這個所謂的八爺黨成員究竟是誰呢?

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小編告訴大家,這個人就是十四阿哥胤禵。十四阿哥與四阿哥胤禛同出一母,都是德妃的兒子,按說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感情應該很好才對,可是因為性格的原因,十四阿哥與親哥哥四阿哥反而很疏遠,他更親近皇八子胤禩。一代明君康熙皇帝作為皇帝他是十分優秀的,另一方面作為父親他也是很合格的,他十分關注子女的教育,他的兒子大多很有才幹,這要在普通人家絕對是好事,可是在帝王之家就讓康熙皇帝很痛苦了,究竟選擇誰做自己的接班人呢,

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康熙皇帝立的第一個儲君,是皇后赫舍裡所生的二皇子胤礽,皇后赫舍裡出身尊貴,赫舍裡的爺爺家是朝堂上的重臣索尼,索家在朝堂上也德高忘眾,胤礽在出生不久被封為太子可見康熙皇帝對其的寵愛,早期的胤礽確實也很有才幹,在康熙兩次親征葛爾丹的時候,胤礽都是作為監國留守北京,獲得的朝臣的一致好評,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皇帝的壓力,但是由於出身高貴,(本身他是嫡長子出身,外祖父又是朝廷上的重臣索爾圖,自然比其他皇子更有優越性),年紀輕輕就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以致胤礽的性格不好,非常的囂張跋扈,得罪了好多人,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太子都是眾多皇子所攻擊的靶子,低調做人還來不及,更何況像太子胤礽這樣的,飛揚跋扈得罪人呢,後期的太子胤礽由於當了太久的儲君,他開始結交朝中大臣,培養自己的勢力,而覬覦康熙皇帝的帝位,對皇帝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這是康熙皇帝所不能允許的,他的愚蠢行為惹怒了康熙皇帝,胤礽最後被廢除了太子的地位了,最終也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

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此時具有強大實力爭奪皇位的分為了兩大陣營,一個是以皇四子胤禛為首的四爺黨,一個是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十四阿哥雖然是胤禛的親弟弟,可是因為性格原因,更親近八爺,甚至在八爺落難的時候,跑到康熙皇帝身邊為八阿哥求情.。此時的八爺黨勢力很大,不僅包括了,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還有朝中大部分大臣的支持,胤禩由於母親的出身不好,所以為人很低調,康熙皇帝在廢掉太子後,皇八子胤禩開始結交朝中大臣,在朝堂上有賢王的美譽,獲得了許多朝臣和宗室親王的支持,他們也都希望胤禩能繼承皇位,許多人甚至在朝堂上上奏,請立皇八子為太子。

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精明的老皇帝康熙怎麼會看不出胤禩的把戲,他最為反感的就是皇子私下結交大臣而覬覦皇位,所以此時把八子黨收到了嚴厲的打壓,康熙皇帝把八阿哥陣營的皇十四子胤禵調任西北擔任撫遠大將軍,看似是高升,其實是分化了八阿哥陣營的力量,防止其實力過大而發動政變。

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小編認為康熙皇帝打壓八爺黨而將皇位傳給四阿哥胤禛最只要的原因還是看重了胤禛的人品,這位四阿哥不喜歡結交大臣,而且能力很強,能圓滿的完成老皇帝交代的任務,甚者不惜得罪朝中權貴,康熙皇帝的晚年,執政過於寬鬆,貪汙腐敗之風慢慢的興起,在康熙皇帝的心目中,只有胤禛的嚴格執法,才能繼續維持大清帝國的統治,而性格圓滑的皇八子胤禩一旦繼位,只能加重這種混亂的官場風氣。

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於是在康熙皇帝去世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四阿哥,雍正登基後為了在朝堂上站位腳跟,也為了防止八爺黨捲土重來,自然開始清算這些八爺黨成員,皇八子胤禩儘管被封為了總理大臣,但是稍有差池,就會被雍正皇帝責罰,名字被雍正皇帝改為了“阿其那”滿語狗的意思,雍正皇帝還給他找了很多的罪名,後期的八賢王胤禩,不光被罷官抄家,而且還被圈禁,失去了自由,最終胤禩在監獄中患病去世,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而八爺黨的另一位骨幹成員皇九子胤禟下場同樣悲慘,雍正將胤禟該名為“賽思黑”滿語的意思為豬,受盡了皇帝的冷落,打壓,削爵,收押,折磨,最後同樣死在監獄中。

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對於他的親弟弟十四皇子胤禵,雍正雖然在心底將其殺了無數次,他是實際上依然不敢真動他,這是因為他們的母親德妃,德妃作為母親自然不想看到自己的一個兒子殺死另外一個兒子,雍正不想母親傷心,只是將胤禵軟禁起來。另外十四皇子,曾經擔任撫遠大將軍,在軍隊中有一定的地位,支持他的人也不在少時數,雍正剛剛繼位,也不敢貿然對其下手,這是在眾多八爺黨成員都倒了血黴後,十四皇子胤禵依然能好好的活著的主要原因。

雍正繼承皇位後,大多數八爺黨成員下場悲慘,只有他壽終正寢

到了雍正皇帝去世後,他的兒子乾隆皇帝繼承了皇位,此時朝中局勢也非常的穩定,乾隆皇帝覺得自己的親叔叔,年世已高,政治上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為,就將他釋放了,乾隆二年(1737)胤禵被封為輔國公,乾隆十三年(1749)又改封為郡王,後來又擔任了正黃旗都統,乾隆皇帝甚至從新給予了胤禵兵權,胤禵在乾隆二十年(1756)病逝,乾隆皇帝賞治喪費一萬兩白銀,乾隆這樣對待自己父親的政敵也算是不錯了,在八爺黨成員大多下場悲慘的情況,只有他壽終正寢,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