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畢業大學生給女兒的一封信,一文看出中國30年職業發展變遷

編者按:

過去的30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職業發展生態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從前車馬慢、從前時間慢,從前的人生也只能從事一個職業。而今,過去的一切又是那麼具有可借鑑性和回味無窮。

文/川哥

全文約2250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文末有彩蛋


那日聊到這30年國內職業發展和變遷的問題,小溪突然感覺似曾相識,給我看了她和父親的書信。書信當年是2011年父親節,90後的小溪當時是一個19歲在校大學生,從小城市到大城市求學。

小溪爸爸是87年畢業大學生,老家在甘肅東部一個貧窮的山村,如果不是高考,可能會延續家中的職業:務農。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和職業路徑。具有一定時代特色的是,小溪爸爸當年考上大學無疑是鯉魚躍龍門改變一家人的命運,擺脫了務農的路徑,舉家因為工作安排原因到甘肅西部一個相對富裕的城市。

60、70、80、90、00

我們以每10年為一個分界點,訪談形式調查了一下每個時代特色下的職業特徵,以小溪家裡人這個縮影為例。

小溪父母是60後,不難看出,那個時候的職業不論學歷高低,大多以穩定性為主要特徵。小溪的父親從事了一輩子科研工作,期間工作調動是因為組織的安排,個人不會有“跳槽”或者換行職業的想法,組織和單位會提供一定福利的住房,日子雖不是那麼富裕,但是一般不會有太多經濟上的壓力;而小溪的小姨是70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做生意賺錢成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只要肯努力肯幹活,就有經濟改善,苦點累點也不算啥,小姨靠自己的打拼換來了車子房子,穩定還是主旋律,可能一輩子還是會選擇做一份工作,但是對於組織的忠誠度低於對富裕的追求;小溪的表哥是80後,趕上了大學生擴招、大學生身份開始不值錢的時代,表哥跑很遠上大學,至今隔幾年會根據自己的職位需要換工作,有一定的見識但是還是靠父母支持買房娶媳兒,再也沒有國家或者單位這個大保障了;小溪是標準90後,從小家境還不錯不缺物質資源,大學去了很遠的城市,自己走過很多國家,趕上了多元的文化和成長氛圍,身邊同事跳槽很快(一兩年非常常見),很多人也會頻繁更換行職業,快速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是最主要的競爭力,不再會有90後願意呆在一個企業一輩子;小溪的弟弟是00後,問起他來,覺得未來不工作也挺好,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多變新奇滿足自己是一大特徵。

不難看出,在時代特色下每個年齡段職業特徵。國家和地方政府分配工作,一般60、70後工作從畢業到退休都是一個工作就是一輩子。而80、90後頻繁跳槽、發展副業和探索自我精神世界已經是主旋律;而調查數據及一些訪談顯示,現在第一批00後對於未來職業的想象已經是不工作了或者階段性嘗試不同的工作。


87年畢業大學生給女兒的一封信,一文看出中國30年職業發展變遷

時代下的變遷


小溪父親的書信

今日中午,從你媽手機中得知女兒父親節為我寫了一段文字,讀後頗感激動,晚又從你媽空間把文章調出來細細品味,又覺情切與浮想聯翩,打開空間日記記錄以下文字,作為對女兒回應與人生探討吧!
我們生活在物質匱乏時代,再加上父親出生貧瘠的黃土高原貧困山村,從小缺吃少衣,上小學時看到臨近供銷社營業員每天吃白麵哨子麵條,羨慕得從小立下理想長大自己能吃上。上高中時,鄧小平恢復高考給我們農村娃娃跳出農門希望,於是發奮實現了自己願望,高中畢業考中石河子農學院,那是3個高中畢業班150多人唯一本科生。進入大學,一下不但實現自己小學“理想 ”,使自己走上一條嶄新世界。進入大學後,雖然衣著和其他同學相比簡樸,帶著重重的家鄉口音,但絲毫沒有動搖自己向新習慣、新思想和新知識進攻步伐。大學時代在新疆和五湖四海人接近機會,使我增加見識;大學時對文學書籍閱讀,使我每天文字寫作水平提高;對新信息及有關哲學思想的接受,使我們能接受不斷更新的時代變化;“為中華而崛起而讀書”及“我們是八十年代新一代”的豪情壯語,使我們發奮讀書。總之,大學時代我們是歡歌笑語之中度過。


然而,1987年大學畢業後,本想改變命運的我,剎那間好像回到原點,記得7月的一天夜晚,酒泉農墾分公司一輛麵包車把我們一同分配來的兩人扔到低矮的黃花農場平房時,好像心涼到極點。八十年代一紙分配決定人生命運,開始在黃花農場雖然想離開過,時常迷茫、徘徊,但還是被現實及命運折服,自己從一個小小科員幹起,到隊級、副科級、科級後到副縣級,無論科研及管理工作得到基層群眾及上級部門肯定。期間,有了自己愛情及家庭,雖然離開十多年,但黃花歲月時常夢縈纏繞。
當確定了自己一定地位及奮鬥方向後,身體的不允許,又給自己找了一條思想靈魂時常折磨的道路,1999年在酒泉自己否定過去,重新開始了又一次重蹈火海重生。這次使自己在不正常的健康情況下,在一群知識分子窩子,如一隻羊進入狼群中,但經過自己十年奮鬥,終於進入酒泉市專家圈子,雖然成績顯得黴色,確實是平凡中自己炫燿的一點光澤。
女兒經歷不可能和我一樣,也不希望和我一樣,但無論過去時代還是現代及將來,人骨子裡都有不甘落後的思想,都有不斷想超過別人並把別人遠遠撇在後的想法,但一定記住,往往處在同時期、同條件下人能力是不分上下的,超過別人只要兩條路走,一是外力,一是靠自己。不知道女兒自己對自己定位如何?所以,寫了自己經歷,以供參考,見笑之處多加指正。祝女兒每天快樂!


87年畢業大學生給女兒的一封信,一文看出中國30年職業發展變遷

60後和90後的對話(家書原文已授權)


寫在後邊的彩蛋

似乎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隨時準備好自己並且有應對變化的能力是我們可以決勝未來的關鍵因素。

讀完這封書信你有什麼感受?其實如果你讀到了最後,我就是那個小溪。父親和我的對話過去了9年我還保存著。這是至今來說非常鼓舞我的一封書信。

我相信我講的是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歡迎留言交流,我是川哥@川哥說職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