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尬的尬聊你知道是什么吗

聊天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两个人相见随便说点什么就可以聊一、两个小时。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好好聊天实在太难,碰到一个不会聊天的,分分钟把天聊死,但情境所需又必须要聊天,这样尴尬的聊天被网友们称为“尬聊” 。

史上最尬的尬聊你知道是什么吗

聊天最怕什么?尬 聊,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这话我没法接,世界上让人尴尬的事情有很多,其中尬聊就是让人无言以对的尴尬之事。

总是有人自带神奇buff,一开口就能让对方想拉黑自己,一句话就能让热闹的群聊冷场,没几句就把天聊死了。

尬聊可能源于信息不对等、自我中心严重、人际距离把握不同、符号指代意义不同、幽默感知不同等因素,而共情可以有效治疗“尬聊病”。

史上最尬的尬聊你知道是什么吗


尬聊可能的原因有多种,也许造成尬聊局面的人并没有恶意,只是他们……信息不对称。

我们总是觉得对方会想听新奇的事,然后会讲许多有意思的新鲜事,并且觉得自己已经说得足够明白了——但事实上并没有。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信息,对方可能很GET到你的点。

当你想起一首歌,然后跟着它的旋律打节拍时,你会期望身边的人能立刻听出这首歌;然而十有八九对方是懵的:仅凭几个“咚哒哒”,怎么可能脑补出你脑海中回响的BGM?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位实验参与者看歌名,然后让他打出这首歌的节拍,让观众猜是哪一首——结果听众仅猜对2.5%的歌,因为听众们并没有看到歌名信息,脑补不出旋律。同理,如果非要对不了解天文物理的文科妹子大谈引力波的奇妙之处还自以为风趣,那就别怪对方一脸懵了。

第二点就是自我中心严重

心理学概念中的“自我中心”并非贬义,而是指儿童早期,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是以自己为中心进行的,他们的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于是把所有体验和感知到的事物都和自己联系起来,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周围世界及和他人的关系等,而完全不能注意别人的意图、观点和情感,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也不能从事物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去认知问题。

但是成年之后还这样自我中心,聊天时只围绕自己、什么话题都要扯到自己身上完全不顾对方的话,这个词被蒙上贬义色彩也不难理解了。

史上最尬的尬聊你知道是什么吗

第三点就是幽默感知不同

我们在读段子时,会根据先读到的前半部分内容理解加工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知识,而“神转折”的后半段内容,却与我们已经理解的前半部分内容产生了冲突,于是便产生了幽默效果。

比如“这个公园不错,要是再加点绿化那就更好了。”第二天,公园里堆了一大堆盐。

在上面这个段子里,前半部分是比较正常的绿化要求,这些内容会让我们联想到一些公园的内容,由于先前的知识经验,这种联想是自动、毫不费力的。而提供笑点的后半段中,“盐”把前半段的“绿化那”加工成了“氯化钠”,突然转变了意思,这种冲突就会令人发笑。

但是不同的人对语义冲突的感知也是不同的, 会因为上面的段子哈哈大笑,而其他人则会觉得莫名其妙冷死了,也就是笑点不同。

更有一些“没品段子”,触到了一些人的底线,如果你恰好把这种段子发给了不能接受的人,那就躺在黑名单安静会吧。

不管是选能聊得下去又不会撕哔—的话题,还是不随意反驳对方的言论和感受,都是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的。当聊天让对方不适而陷入尴尬的沉默时,想想如果是有人这样强聊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而对方怎么做才会让你不那么不舒服,然后做同样的事吧。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点赞加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