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背後的兩個女人,改變了萬曆的人生走向

導語:歷史上的萬曆皇帝大致都是一個不理朝政的昏君,其實這並非全部,他也有近五年的奮鬥歷史,可是他最終還是放棄了。有的人會說萬曆的轉變沒有根源而且反差很大,當你瞭解了萬曆背後的兩個女人,你才能發現歷史的真相。

飄零母子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裕王府又多了一個男孩,這本是一件平凡的事情,可是歷史的長河是曲折的,這個男孩很快就要以不平凡的身份走向明朝政治史的中央,他的命運也將決定明朝的走向,可是他的弱小無知無法使他做出選擇,於是他的母親李貴妃將做出他兒子走向皇位的第一個決定。

萬曆背後的兩個女人,改變了萬曆的人生走向

李太后像

李貴妃原本是山西一個商人家的孩子,從小受山西小商人思維的影響使她對外界事物的評判都是短視的。她的兒子只有十歲,儘管從小讀書,接手一個帝國的權力也是不可能的,她必須保護好她與她兒子的性命,並保住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好在他的丈夫在撒手人寰時為他留下了幾位大臣,可是這幾位大臣也並不安分,他們之間的鬥爭隨時可能會以她們母子二人的性命為代價,她必須在他們之間做出選擇,而且她必須選對。

高拱的高傲使她非常害怕,雖然高拱為明朝做了很多事情,但是高拱的權力太大了,她兒子的皇權似乎看不到一點希望。張居正則相反,他順從且老實,他會為了幹事而幹事,而且他還有太監馮保的支持。兩個人的不同,顯示出了兩種選擇,究竟選擇哪一方,高貴妃已經想好了。一切條件都已證明了張居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從他的外貌上看,他確實是一個風流俊秀的帥哥。

萬曆背後的兩個女人,改變了萬曆的人生走向

張居正像

張居正抓住了時機,趕走了高拱,開始了他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也沒有取代皇權的意向,反而主動承擔了教育皇帝的責任,使風雨中的大明王朝再次走上了正軌。事實也足以證明,李太后選對了,她不僅為她的兒子選對了人,更為大明選對了人

嚴母無情

這位十歲的孩童開始了他的教育,這並不是普通的教書,而是教會他如何成為一個聖明的帝王。他的身上時刻都肩負著一個王朝的重任,他的眼前只有一條路,他沒有選擇,他必須成為一個聖明之君。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個好皇帝,她也必須時刻監督萬曆的言行,要讓萬曆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萬曆也確實有一個好老師,張居正從小就是一個才華洋溢的神童,對於教育,他最有發言權,可是他確實不會教育。對於萬曆的教育,他以嚴厲的態度教導他做一個道德高遠的聖明之君,併為他編寫了一套教材,萬曆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可是萬曆的心性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他必須隨時隨地遵從仁義道德。

萬曆背後的兩個女人,改變了萬曆的人生走向

皇帝出遊

萬曆以為他的母親會同情他,可是他的母親比老師還嚴格。有時會因為一個小錯誤而罰跪幾個小時。是的,萬曆的心性從小就被禁錮了,他不能隨心所願,因為他必須要做一個道德的聖明之君,他被根本看不見的道德束縛了,他的表情木訥,他不是萬曆,他應該是一個高尚道德的縮影。

後宮的混雜

孩童畢竟是孩童,他們有愛玩的天性,在帝王的後宮裡,還有一群順從的太監。萬曆雖然被張居正和母親嚴家管教,但是他有一群順從的太監。在太監眼裡,他們沒有高尚的道德,只有如何伺候好主人以使自己繼續生存的本能。而且大部分太監都是市井的小混混,他們因為迫不得已才決定放棄自己男人的尊嚴而選擇苟且生存。

在太監的取寵下,萬曆得到了簡單的慰藉,但僅僅是簡單的。直到他在被迫的情況下娶了王皇后,母親與張居正對他的管束才放鬆了。王皇后出自於一個良好背景的家庭,從小知書達理,來到萬曆身邊也一直恭順有佳,是一副賢妻良母的樣子,可是她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無法生育,這對帝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大問題。

問題帶來的還是問題,李太后也操碎了心。於是開始默許萬曆做一些不道德的行為,甚至是亂性。萬曆在參見李太后的過程中看上了一位宮女並臨幸了她,這本不是一件大事,可是宮女王氏卻懷有生孕,之後還生了一個男孩,也就是後來的明光宗朱常洛。

王氏雖然為萬曆生了了一個兒子,可是萬曆並不喜歡王氏,對她只是一時興起。兒子的出生也使他異常痛苦,因為在之後他深愛的女人也為他生了一個兒子。

獨當大任

隨著時間的推移,萬曆長大了,張居正也為了這個帝國奉獻了一生,大明的權力再次回到了皇帝手裡。雖然萬曆的老師在品行上有缺陷,但是萬曆知道他也要做一個好皇帝。在張居正去世後,他每天處理朝政十幾個小時,有時到了半夜還要召見大臣,他要讓這個國家一直走向正途。

萬曆背後的兩個女人,改變了萬曆的人生走向

明朝官員

萬曆十三年(1585年),北京地區大旱,萬曆親自去天壇祈雨,而且全程步行,這種情況在帝王之中可謂少有。但是他的政績並沒有因此增加,反而遭到了言官的冷嘲熱諷。他付出了這麼多,可是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效績。他確實按照老師給的道德標準去做,可是一切都與理想偏差那麼大。

鍾愛鄭貴妃

在朝廷上,總是有自以為忠義的人在喊話,實際上是沽名釣譽,只是為了獲得虛有的名利。萬曆儘管勵精圖治,也沒能逃過這群虛偽人的辱罵,他們死板呆滯,不知變通,萬曆又一次被囚禁了,被這滿朝文武的線性思維囚禁了。

萬曆背後的兩個女人,改變了萬曆的人生走向

鄭皇貴妃劇照

好在他遇見了鄭貴妃,使他不是那麼難過。鄭貴妃不死板,但也不聰明,她深知滿朝文武的呆板,但她的性格與他們恰恰相反,她性情潑辣,放蕩不羈。因此萬曆深深愛上了鄭貴妃,每當他在朝廷上心酸了,在鄭貴妃這裡總能得到難以言喻的快樂。

到了萬曆十四年(1586年),萬曆與鄭貴妃的兒子出世了,萬曆決定要讓鄭貴妃的兒子做太子。可是整個朝廷的反對又使他頭疼不已,面對迂腐的朝廷,他決定放棄與他們的鬥爭,既然鬥不過,他只能躲在鄭貴妃的懷抱裡,感受兩情相悅的美好。

結語:明朝的體制雖然健全卻禁錮了人心,萬曆心性的囚禁正是因為古人希望過高,視角太窄的縮影。古老的規定確實有助於維護社會和平,但是卻限制了社會發展,人心的改變才是社會發展的主題。萬曆的悲劇其實是整個明朝的悲劇,他們認定理想卻不知現實,那麼結果必定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