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說北碚連載 | 第十三章:北碚的事業從廟裡來

書說北碚連載 | 第十三章:北碚的事業從廟裡來

微信ID:北碚在線

北碚的鄉村建設,不是巨資支撐下的產業,更不是政府主導的改革,而是一群理想主義者的實驗。從剿匪性質的準軍事機構,到率先展開中國的鄉村建設,這既需要犧牲的勇氣,更需要點石成金的才能,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書說北碚連載 | 第十三章:北碚的事業從廟裡來

北碚場

北碚是水碼頭,場鎮不大,廟宇卻多,素有九宮八廟之說。由於北碚是為航道而生,大家都把平安通過灘多水急的峽區的希望,寄託在菩薩身上,那才不管那菩薩是哪路神仙,總之是拜得越多越好。

這些廟子由各種各樣的菩薩盤踞,僧道不拘,有些廟宇有人經佑,或僧或道,有些廟宇沒人管,都會有人來上香禮拜。燒香拜佛極為盛行。有土地廟,關廟,東嶽廟,禹廟,王爺廟,還有帝主宮,文昌宮,萬壽宮,天上宮,不一而足。

盧作孚對廟子也很喜歡。

要經營三峽,一無錢,二無地,三無房,廟子就是現成的場地,這許多宮廟,提供了鄉建事業起步的空間。

鄉公所在帝主宮,峽防局設在廟嘴文昌宮,但那只是巴起,並沒完全佔用,所以也沒去清理,文昌宮還是那個破舊的文昌宮,趙仲舒他們辦公,都是在文昌宮旁的碉樓。盧作孚來了,就一步步安排打掃,清理,逐步把菩薩集中擺放,文昌宮多出來一間間辦公室。

常備隊駐進了關廟,還辦起了學生隊,圖書館,學生隊結束後,又辦起了實用小學。靠常備隊士兵辦了紡織工場,又派人出去到重慶、上海學紡織、印染,建成了三峽染織廠。

書說北碚連載 | 第十三章:北碚的事業從廟裡來

關廟開辦了三峽染織廠

地方醫院設在天上宮,後來多了《嘉陵江報》。

常備隊把關廟讓給三峽廠,搬去了禹廟,禹廟有戲臺子,有看戲的壩子,禹廟也一直住著道士,常備隊就設在廂房、書樓。不久在體育場旁新建了營房,一直稱新營房,後因暴雨垮塌,異地另建,還是叫新營房。常備隊遷至新營房,這裡留給了新組建的公安隊伍,稱為特務隊,正好在壩子訓練。後來把戲臺子改為民眾會場,逐步修圍牆,設座位,加頂蓋,賦予了新功能。

進駐這些宮廟,先都是佔用幾間屋,拜菩薩的各自拜,辦事的各自辦,算是與菩薩“合署辦公”。後來菩薩被蒙起來,拜不了了。然後就把菩薩移到一處,封存。最後是在黃坭堡修建一座廟宇,將這些菩薩都集中安放在一起,天上宮的玉皇大帝也未例外。人稱此廟為“總神廟”。

火焰山上的東嶽廟,在一夜之間,菩薩被碎為細泥,可不知道是誰幹的。鄉民們議論了幾天也沒個落頭,盧作孚先生將廟宇重新培修整治,開了博物苑,展示從藏區採集回來的標本。又設置了科學院理化所,還分出了幾間屋給兼善學校。

書說北碚連載 | 第十三章:北碚的事業從廟裡來

天上宮設了地方醫院

其他黃葛,澄江,金剛,無不是利用廟宇作場所,才不去修那些辦公樓呢。

當然,該維護的也要大力維護。溫泉公園,以溫泉寺為中心,廟內佛像要作文物觀瞻,許多佛像已陳舊或毀壞,盧作孚是專門募款重塑金身,煥然一新。

後來熊明甫再任北碚鄉長,也把本偏居帝主宮一隅的鄉公所擴大,佔用了整個帝主宮,並改善了採光通風,建了個漂亮大氣的鄉公所。

抗戰時期,所剩不多的廟宇,繼續提供了支撐。像縉雲山腰的紹隆寺,先作了中央黨部黨史編委會的辦公室,後來又給慈幼院騰了地方。連溫泉公園的觀音殿,也成了中國辭典館。禪巖寺讓了一部分給重慶慈幼院。


以史為鑑,但,不以史論今!

書寫北碚情懷!

書寫你心中的北碚!

有興趣聯繫小編!


書說北碚連載 | 第十三章:北碚的事業從廟裡來


出品人 | 劉懿鋒

作 者 | 風是美好的感覺

排 版 | 趣多多

策 劃 | 高晨露

講述人文故事 | 寫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鐫刻時代瞬間

新時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微信ID:北碚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