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王荫嘉(1892~1949),又名王大森,荫嘉是其字,号苍虬,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王荫嘉


书香门第之后


王家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咸丰年间移居苏州。光绪十八年(1892)10月22日,王荫嘉诞生于苏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随父入京,并留在北京读书。


王荫嘉父亲王祖询,字次欧,号雨亭,藏书处名二十八宿砚斋、蟫庐、渊雅堂等。光绪十七年(1891)优贡生,官授湖北通城知县。性喜收书,藏有宋元善本书30余种,尤以宋椠《陶渊明集》最著。王祖询后被奉派赴日本考察一年有余,回国后决定赴湖北省上任 ,诸亲友设宴祝贺,是年(1910)苏州夏天酷热 ,王次欧不幸患霍乱病而亡故。于是王荫嘉从京师回苏州奔丧,继而留在苏州伴随祖母经营家业。


在苏州时,王荫嘉苦修中国古代历史及古典文学,后娶妻周氏。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古籍收藏


王荫嘉早年受父亲影响,喜金石考据目录文学,喜欢收藏古籍。其家藏古籍甚富,其父因得到一方有28孔的端砚,遂将藏书处名为“二十八宿砚斋”。


王荫嘉除继承家藏外,还遍访各地书市、书贾,又收各亲戚家变卖的古籍和当地藏书家流散之书。编撰有《二十八宿砚斋善本书录》,稿本,未见刊印,今藏于苏州图书馆。著录元刻本1部,明刻本、稿本73部、清刻、清抄本80余部,总数500余种,其藏书后全部捐献给北京图书馆。他还编撰有《二十八宿砚斋珍藏书目》稿本一册,著录吴中文献数百种。藏书印有“变化气质陶冶精神”、“荫嘉手校”、“王氏二十八宿砚斋秘籍之记”等。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王荫嘉后来留心钱币有关掌故,往往予以注解或转载,在四十年代的《泉币》杂志,他还特辟有“泉纬丛谈”。例如有绍兴二十七的御书通宝钱,万历本泉志十五卷,赵为叔手稿本章安杂说,明代涌钱之载记,咸丰宝钞官票上条陈十四条,以及近代史料如张文襄公粤省购办机器试铸银铜钱全案,湖北银元局丛稿,王荫嘉得其原稿,得知来历,询其究竟,纲目毕张。这些资料后来都由夫人于1954年捐赠给北京图书馆。


王荫嘉弟王大隆(1901~1966)也是一位藏书家,字欣夫,号补安,藏书处曰蛾术轩。受业于金松岑、曹元弼。历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所藏明清稿钞本极富。著有《文献学讲义》、《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等。


钱币收藏


1917年,王荫嘉到嘉兴书肆寻找古籍,偶然发现属于金砚云旧藏的古泉巨箧。嘉兴金忠淳 (字砚云 )是乾隆嘉庆时人 ,收藏古泉珍稀品甚多,还著有《古泉考》四卷,身后遗藏及著述辗转流落至嘉兴书肆中。


1920年左右,王荫嘉获得了嘉兴金砚云的全部藏品,这是他人生中收集的第一批珍贵古钱币,里边有南宋临安府钱牌全套三枚(贰伯文,参伯文,伍伯文三等钱牌),还有大蜀通宝及靖康通宝、铁广政,泰和通宝小平,至正之宝权钞伍分以及安南刀环绍丰钱等珍稀古币。


本来是要买古籍,想不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意外地获得了一大批古币!正由于这一次的的意外收获,引发了他对古币收藏研究的兴趣,从此与古泉结下了不解之缘。王荫嘉对金砚云的书稿和藏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也从一枚枚古代钱币上发现了精深的学问,享受了研究的乐趣。


事实上,王荫嘉自北京返苏后,就跟他的一位父辈古钱收藏家周德馨(字仲芬)先生邂逅于苏州古玩店,时时切磋研究。王荫嘉在周仲芬的指导下,从原先只收集古籍善本,逐渐转变为爱好收藏古钱币,并醉心于此道。


接着,王荫嘉又得到了拾古斋藏泉,其中有半半五五、天福天宝大字等,之后又得周仲芬的部分藏品及闪渭卿的藏品,其中有通行泉货面星背月,大样阔缘以及洪武三济等。周仲芬的藏品,多是名家旧藏,流传有序。光绪年间福山人王懿荣(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15期:王懿荣,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好古泉,官居北京团练大臣,在庚子之乱殉难,后其藏品归刘鹗(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41期:刘鹗,晚清第一全才!奇才!),加上刘氏自己先后搜集数量巨又精美,刘鹗享年五十三,身后藏泉见于市肆,然大部分归于周仲芬,后周仲芬又得归公物,其藏更富。张叔驯(详情参阅:大收藏家351期:古钱大王张叔驯,500大洋捡到泉界第一大漏)得王荫嘉作缘,得周仲芬最精稀品十余种,但其大部分归日本平尾氏,成为昭和泉谱之蓝本。


王荫嘉在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初旅上海期间,也时有收获,例如由上海马定祥先生(详情参阅:【收藏大家】马定祥:嗜钱如命)获得元丰篆书折二铁母钱,咸丰祖泉宝苏小平,光绪言通宝福铜母钱。当年马定祥先生少年英俊,致力收集,往返于申杭北京天津等地,获得罕品不少。


王荫嘉后因病返苏以后,虽然古泉古书未有新获,但与吴郡一带爱好钱币者有不定期之聚会讨论钱币,虽对古钱未有所获,但对近代银币也颇有所得。


钱币珍品


王荫嘉一生收藏的历代古钱甚多,其中不乏珍品,如泉界闻名的“天德重宝背殷钱”“永乐通宝三钱”,还有“通行泉货”小平钱、“祺祥通宝宝苏”雕母钱,以及先秦空首布、齐六字刀等一万余种。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王荫嘉喜欢乡土之物,素有宝苏局钱癖,当年马定祥所让的咸丰宝苏祖泉,他爱不释手,系之袖带。王荫嘉在战前就集成了八十余种咸丰宝苏局,战后尽付荡如,可惜之甚,虽然战后重新收集宝苏局,已难得以前之成绩了。


天德通宝背“殷”钱


民国十六年(1927年)9月初,浙江嘉善地区出现了两枚天德重宝背“殷”钱,均被宁波钱商董弢葊所获。当年天德重宝钱仅古泉大王张叔驯藏有一枚,是稀世珍品。王荫嘉得知此讯后,当即与董弢葊联系,欲求购一枚。到了宁波,董弢葊开价每枚600银元,而王荫嘉那时经济拮据,最多只能拿出三百元,故未能成交,王荫嘉以此为憾,怅然而返。


到了同年9月底的一天,王荫嘉出门访友,这次访友,不料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他在朋友处发现一枚天德重宝背“殷”钱,此钱“宝”字隶书,且版样与张叔驯和董弢葊的都不相同,王荫嘉自诩:“倘能得之,非独泉界独步,益可以傲张七(张叔驯)也……”。王荫嘉见此钱后有言:“贫虽赤骨,意乃决矣……惜泉而不惜钱,癖魔故志,诚不让江夏书魔独擅其美乎前也!”可见王荫嘉对珍稀钱币的追求之心,已经“入魔”了。


后来此珍钱被王荫嘉所得,他视如拱璧,从此以“殷泉”为号。他在当年杭州出版的《新光邮票钱币杂志》泉币栏目中,发表了一篇考证文章——《殷天德重宝隶书钱》。并将这枚钱的拓片,印制在了自己名片的背面,以作介绍。故王氏拥有天德重宝背“殷”钱之事,是泉界同好人人皆知的。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十数年之后的一个冬季,罗伯昭(详情参阅:大收藏家343期:罗伯昭,从跑腿伙计到桐油大亨再到万枚古币大藏家)专程去王荫嘉家里拜访,当罗伯昭看到这枚“天德重宝背殷钱”时,做了一个出乎意外的动作——竟然将这枚古钱放在自己西装口袋里面,再也不肯拿出来了。原来是罗伯昭十分渴望藏有这枚钱,恳切请求割让。罗伯昭为了这枚钱,拿出花旗银行的空白支票,声明价格任填。王荫嘉当然不愿出让这枚“铭心绝品”。但是罗伯昭就是赖着不还,还在王家吃了晚饭,晚饭后又软缠硬磨,相持到十点钟。王荫嘉为了泉友的友谊,最终忍痛割爱,双方达成协议,永不向泉友公布此事,而罗伯昭也自己签下了一张4500元法币(相当于当时的一根大条黄金)的支票。


永乐通宝背三钱


永乐通宝背三钱,王荫嘉20世纪20年代末得于苏州。该钱楷书,直读“永乐通宝”,背穿右铸有“三钱”两字。制作精鉴,笔势磅礴。质为黄铜,生坑,原钱缺左上角,幸文字未损。直径为33.5毫米,厚3毫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1929年除夕,一位老收藏家来拜访王荫嘉,那位老先生因为春节将近,经济拮据,打算将他的传家宝——“永乐通宝背三钱”出让,这枚钱为生坑,钱的左上角还有缺损。王荫嘉喜欢收藏明代古钱,正缺少这枚稀世珍钱,因此他十分喜欢,决意买下。而对方却开出了500银圆的高价,那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王荫嘉家境并不富足,即使倾其所有,仍不能凑齐卖家之数,但面对如此珍泉,实在不忍心放弃。于是王荫嘉请太太向其姐妹家里去借钱,最后凑齐了10封银包(50枚银圆为一封),终于获得此枚仅见之品。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缺角“永乐通宝三钱”


事后他的家人曾经问他,能肯定这钱是真品吗?王荫嘉以毋庸置疑的态度,认定这是一枚稀世珍品。后人的研究也证实了王荫嘉慧眼识宝的事实:此钱为传世孤品!1974年,从西沙群岛发现一艘明代沉船处,清理出五万余枚永乐钱中,无一枚永乐大钱。故这枚永乐当三记值钱,应为试铸品,并未正式铸造。


由于永乐通宝背三钱是枚稀世珍钱,王荫嘉决定秘不示人,甚至钱拓也从不外传。他在40年代曾担任《泉币》杂志校订,在该刊上提写过八十多篇文章,没有一篇提到过此钱,也可证明他的守密。就连他交往甚厚的、号为藏泉家的南张(张叔驯),也只给予观赏一次。


光绪三十年湖北官钱局壹大元祖票


王荫嘉生前还藏有一件宝贝,那是一张光绪年间湖北官钱局为发行银元票,委托“大日本帝国印制局”代为设计的彩绘票。票面为光绪三十年湖北官钱局壹大元(直型票)。这种原始图稿的钞票,称之为“祖票”。近年来虽有所见,但这些原始设计彩绘票,大多为民国时期银行所制的。王荫嘉当年所持这张祖票为清代光绪年间之物,可谓仅此一件,弥足珍贵。大凡原始设计彩绘票与后来正式发行的流通票,因经审核后,可能会在图案、文字、年份上略有不同。而王荫嘉那张壹大元祖票,却与后来正式发行的流通票一模一样,丝毫未加修改,颇为难得。


以钱得友,以钱失友


王荫嘉喜欢自己乡土之物,也能体谅他人对乡物的珍惜。当年罗伯昭笃好五代十国钱,身为蜀人,而没有乡物之大蜀钱,也是遗憾,于是王荫嘉把自己之藏品大蜀通宝送给罗伯昭,楚弓楚得,此种逸趣的事,遂留于钱币界传为美谈。


1938年,他在上海初识马定祥,看上了马的一枚太平天国钱。马定祥告诉他,这枚钱是在杭州喜雨台茶楼古玩铺买的,只花了两毛钱。王荫嘉说,我现在出五块钱,不知你愿不愿意?最后顺利成交,俩人后来还成了朋友。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但是,王荫嘉也有因钱而失去朋友的时候。一次,王荫嘉在肆中得到一枚通行泉货。这钱原是闪渭卿所有,他的古钱被窃后,索性都不要了,便委托苏真卿卖掉。周仲芬先见到此钱,但苏真卿不知道价钱,说要问了才知。后来闪从外地归苏,随口说:“见价便卖,总得十个银元以上吧!”此时周仲芬正却去了南京,而恰巧王荫嘉又见到此钱。王蔭嘉一听报价,如获至宝,连忙掏钱购下,店主也没有说明周仲芬正在问价的事。等周仲芬回苏后得知此事,马上上门指名要此钱。而王因新得此钱且爱之又深,说什么也不肯转让,虽然周仲芬比他年龄大,早年还对他多有指点,俩人有亦师亦友的关系,周仲芬还以绝交相挟,王荫嘉仍然不愿失去此钱,还声明周仲芬可在自己的其它藏品中任选一枚。周气得胡子都在发抖,没措施了,只能选了金砚云遗藏中的几个古钱,怏怏而去。临走,话还说得很难听,以后相互不再赏钱了。正在病中的王蔭嘉被他这么一气,就下了刻意,绝交就绝交吧!你的古钱,我生前不要,你死后,我也不要!


王荫嘉曾说 :“古泉本无主 ,有缘者得之”。世间事,也多是一个“缘”字。


中国泉币学社


王荫嘉是中国钱币界的元老,张叔驯、陈仁涛(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70期:陈仁涛,专门收割大藏家的大藏家)、丁福保(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48期:丁福保,不为名臣,则为名儒!)、罗伯昭、张䌹伯、郑家相、蒋伯壎、戴葆庭(详情参阅:大收藏家352期:戴葆庭,善把人脉经营成钱脉的古泉大师)等老一辈收藏家都是他的知己好友。


约在1935年前后,张叔驯曾亲赴苏州,邀请王荫嘉到上海筹办泉币学社,同时出版泉币杂志刊物。到了1937年春初,王荫嘉即应张叔驯、陈仁涛两位之邀,专程从苏州来到上海张叔驯处商议成立泉币学社之事。然适逢上海八·一三事件,沪杭一带先后沦陷,翌年张叔驯先生一家移居美国,故成立泉币社一事亦暂告停辍。


1938年,罗伯昭先生由重庆移居上海,他对成立泉币学社一事颇感兴趣,并明确表态:“上海泉币学社成立的话,关于资金方面不是问题,可以由我来承担……”


1940年8月26日,中国泉币学社(又称上海泉币学社),在罗伯昭的住宅正式成立,大家公推年龄最长、上海钱币界的元老丁福保为社长,罗伯昭为副社长。中国泉币学社每星期六午后4点到6点30分,在罗伯昭家里底楼客厅专门辟为泉界同好聚会场所,当时罗家是在上海巨泼来斯路七号。每次泉友例会活动,均有专人记录。每月第一个星期三的晚上,同好大家还一起聚餐。可以说,那段时间是国内古钱币研究最活跃的时期。


1940年10月,泉币学社上海同好发起了“寿泉会”活动,此活动主旨是凡年满半百者,泉友为其出祝寿泉拓,以示纪念。寿泉会由丁福保、罗伯昭、张䌹伯、郑家相、王荫嘉、戴葆庭、张季量、陶庭耀、陈亮声、蔡季襄等十人组成,依时间排定,当月适逢王荫嘉四十九岁华诞,而先生为第一位寿星,是日同好公宴于罗君宅,并各位出拓三品珍泉,每品十份,分别粘订十册,名为《寿泉集拓》,各人一册,留作纪念,当时罗伯昭拓大阴大布、嘉定元宝利州,伍寿千万岁三泉,取荫嘉千万岁义也,张季量拓有王氏济荫圜钱、嘉定元宝背大吉等三品。


《泉币》杂志


中国泉币学社除每周举行社员茶话会外,还发行学术研究刊物《泉币》杂志,于1940年7月出版,编辑者为郑家相,校正者为王荫嘉,发行者为丁福保,会计庶物为戴葆庭。


王荫嘉自担任《泉币》杂志编辑、校对职务后,他深感这是罗伯昭和上海同好们对他的莫大信任,所以他对这份工作干得十分认真,每篇稿子都要校对四五遍之多。有时为了避免工人排字错误,又亲自跑到印刷所边看边纠正。王荫嘉后因血压实在太高,于1942年4月30日回苏州老家休养。他虽然身在苏州但心系上海,他要求罗伯昭将每期的文章寄到苏州,仍由他继续负责校对。他同时介绍苏州社员参加学社,并潜心著述。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后来因战时资源供给不足,纸张印刷困难,物价腾涨,经费不足,到了最后一期胜利号,印刷费高达中央储备券六十万元,其中罗伯昭负责四十万,戴葆庭负责二十万,这样胜利号始得出版。《泉币》杂志至今仍然是中国钱币爱好者研究及收藏的工具书,颇有价值。


王荫嘉与大画家吴湖帆(详情参阅:大收藏家369期:吴湖帆,“一只眼”成就海上第一收藏家)很早就认识,是十分投缘的好友。当年《泉币》杂志创办之时,需要名人题写刊名,王荫嘉向社长丁福保推荐吴湖帆,并由丁福保、王荫嘉、张䌹伯三人出面约请吴湖帆题字。1940年,吴湖帆不仅加入了泉币学社,并挥笔题写下了“泉币”两字,并盖一颗“倩庵”朱色阴文方章。《泉币》第7期的封面采用了吴湖帆的墨宝。现此件的实物原件,马定祥已于1991年捐赠给了浙江博物馆,珍藏于杭州“马定祥中国钱币研究中心”。


钱币研究


王荫嘉早年每得一钱,便亲自制拓,并对该钱作评点批语,从中而反映了他收藏、研究中的喜怒哀乐。经过多年的积累,编成了一部18轶19册的《双长生树屋泉觯》,该书从圜金刀布开始,到清代宣统为止的历代古钱,内中还包括安南、朝鲜及日本的古钱币。这部既有王荫嘉手迹又有墨拓的本子,名曰《古泉拓墨》,共有51册之多,是王荫嘉遗留下的学术著作,是钱币界的宝贵财富,该书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马定祥中国钱币研究中心。


有关泉币之学,王荫嘉著述颇多,他不仅注重那些珍贵钱而且也对普通提倡研究,这才是真正求学之道。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他先后撰写泉币文章有百篇以上,这包括杭州之《新光》邮票杂志、上海《古泉学》、在上海《泉币》双月刊就有八十五篇,在日本《货币》杂志中讨论古和同银,并草与宝辩一文,日本田中启文推先生为中国人在其志中讨论日本钱之始。他当时发表文章时大多用“殷泉”“苍虬”“荫嘉”“二十八宿研斋主人”等笔名。马定祥先生称他是中国近代泉坛中的“一支笔”。


王荫嘉同乡俞簪一、台北蔡养吾年青时也时时向他求教研讨古泉之学,俞簪一出版《连理钱谱》一书,请王荫嘉为序,该书共有三十拓图,是为庆贺其而立之年。王荫嘉又为罗伯昭之“沐园四十泉拓”序跋,王健舆曾为此撰文于1987年香港钱币年刊。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20世纪90年代,《王荫嘉品泉录》《王荫嘉品泉续录》相继出版,这是他一生研究古代钱币的心得,为当今钱币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各地泉友们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教益。


2008年,《王荫嘉钱币论集》出版。


流失与捐赠


1949年,王荫嘉先生不幸脑溢血溘然长逝,年仅五十七岁,钱币挚友闻此噩讯,无不由衷悲恸。


王荫嘉集三十多年的古钱,其数目在万枚以上。他尤为喜欢中国北宋宣和钱、明钱、太平天国钱以及清钱,对外国如朝鲜、安南、日本也有研究,早年有意以自己藏品为主,把中国古钱有系统归类起来,奈何日军侵占苏州后,苏州藏泉之一部分被洗劫一空,因此十余年之长编巨作愿望与爱搜罗之心力,付之东流,令人惋惜。


所幸的是,部分珍贵钱币与文稿尚由其哲嗣王健舆保存下来,例如天德重宝背殷钱、通行泉货背月,永乐通宝折三、祺祥通宝宝苏局,不幸的是稀世彩绘《湖北官钱局银元壹大元》之祖票及文稿均在文化大革命动乱中散失。


1986年,这些藏品均由王健舆先生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收藏。


大收藏家475期:王荫嘉,中国近代泉坛“一枝笔”


参考资料

王健舆《钱币学家王荫嘉先生传略》

王健舆《中国泉币学社:汇四海泉藏家 集钱币研究精华》


马传德《泉坛往事》

曾泽禄《王荫嘉殷泉先生记》


段炼《战时上海的钱币集藏活动》

蔡养吾《有感》

其它


欢迎大家提供更多大收藏家的资料,谢谢!


大藏嘉微拍,点击上图立即参拍


大藏嘉

您的艺术财富管理专家


服务10000名会员

收获10%以上年化收益

发现·收藏·传播·塑造人类新文化

这是您的追求,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