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武漢戰疫經驗,中國專家再赴塞爾維亞

受國家委派,帶著武漢戰疫經驗,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位專家即將乘坐專機赴塞爾維亞支援疫情防控工作。5月2日下午,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醫院黨委書記駱騰等為三位專家送行。

帶著武漢戰疫經驗,中國專家再赴塞爾維亞
帶著武漢戰疫經驗,中國專家再赴塞爾維亞

三位援塞專家是廣東省護理學會理事長、中山一院護理部主任成守珍主任護師,醫院感染管理專家、中山一院醫務處副處長劉大鉞主任護師和“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中山一院呼吸與危重症科副主任兼感染科副主任唐可京主任醫師。

帶著武漢戰疫經驗,中國專家再赴塞爾維亞

重新戴上紅圍巾 為塞方帶去演示視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劉大鉞、成守珍曾支援武漢戰疫,唐可京則是中山一院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成員。此次“接力”援助塞爾維亞,他們錄製了塞方急需的ECMO(體外膜肺)使用等臨床治療、呼吸危重症護理、院感控制的演示視頻,並帶去了中山一院新冠肺炎的救治護理以及院感管理方案。

廣州已入夏,塞爾維亞的氣溫仍較低, 在出發儀式上,同事們為三位專家戴上了為出征武漢醫療隊準備的鮮豔紅圍巾,盼他們在外多珍重。

“同樣的送行場面,我已經歷兩次。” 曾在除夕之夜馳援武漢的劉大鉞經歷過最難打的“戰鬥”。他表示,前一批醫療隊在塞爾維亞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礎,屆時將根據塞方情況與廣州“大本營”舉行遠程會診,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

“去過武漢,就會深刻感受到國家的強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重要性。”呼吸危重症護理專家成守珍表示,武漢的成功經驗表明要儘早收治病人,儘早介入呼吸危重症治療。這位從業39年的“護理老兵”表示,在新的抗疫戰場,她將全力以赴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全力以赴支援塞爾維亞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我們的同事已在塞爾維亞奮戰一個多月,大家一直關注、支持著他們的工作。”唐可京在醫院支援武漢戰疫時曾兩次報名,但因工作安排的需要只能留守後方。這次援外對她來說是一份光榮,家人對她的決定全力支持。

首批援塞專家近期返穗

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由國家衛健委組建,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選派,由廣東專家組成。第一批醫療隊3月21日赴塞爾維亞援助,在塞援助計劃原定兩週,後應塞方要求延期兩次。

當地時間4月30日上午9點,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林在衛隊之家為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頒發象徵“保衛國家”最高榮譽的獎章,以表彰中國醫療隊在幫助塞爾維亞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作出的傑出貢獻和辛苦努力。

中國援塞醫療隊隨後進行部分輪換,第一批中國援塞專家組的三位成員侯彩蘭、熊豔、郭禹標將於近日回國。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任珊珊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 蔡新潔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莊小龍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任珊珊 莊小龍

剪輯:任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王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