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 | 防火防盜防商譽,影視行業的潛規則

2019年開年的《流浪地球》讓廣大觀眾眼前一亮,成為中國國產科幻片的大製作。原來,中國導演也可以搞出好萊塢的視覺效果。


隨後,《上海堡壘》用另外一種方式告訴觀眾,原來中國導演拍科幻片,還可以拍成這樣。


二者的差別在哪裡?


先不討論原作者的故事框架的差別,單純從電影投入資金的用途,大致就可以知道最終的票房結果。


一家是把大量的資金投入了後期製作,另一家,把更多的錢投給了演員薪酬。


說起電影演員的薪酬,就要提一下"限薪令"。2018年11月,廣電總局發佈"限薪令",嚴控演藝圈的片酬,嚴打收視率造假。


一、如何變相合法繞開限薪令


在小鮮肉們習慣了動輒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片酬的時候,突然來了"限薪令",他們如何適應?


不過,這也難不倒影視公司們。


廣電總局只能限薪,卻管不了投資。通過資本市場給演員們豐厚的回報,不就得了?

高額收購款,本來不值錢的皮包公司,搖身一變成了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價格。


1、個人參股


有一些影視公司股東構成非常複雜,尤其是有一些持股比例非常低的演藝界明星。這些影視公司在進行資本運作的時候,會大幅增值,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價值也會激增。


以新麗傳媒為例,公司旗下擁有多名知名影視明星股東,其中,胡軍、宋佳和張小童(張嘉譯)分別持有新麗傳媒0.2856%、0.1224%和0.2856%的股份。公司"賣身"後,這些明星們手裡的股份價值也迅速暴漲。胡軍和張小童的持股市值高達4425萬元,相比出資額溢價近100倍;而宋佳持股市值也達1897萬元,相比20萬的出資額也翻了近95倍。


萬達電影曾借併購萬達影視的方案,向黃曉明等影視圈明星"輸送"投資收益。


2、工作室的秘密


如果在天眼查查詢明星們的名字,會發現他們名下會有五花八門的影視公司和工作室,很多工作室甚至被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收購。


因為新疆霍爾果斯給影視類工作室提供了超出國家許可範圍之內的稅收優惠,霍爾果斯一度成為影視圈的樂園。從楊冪到范冰冰,從徐靜蕾到吳秀波,從吳奇隆到陳坤… …都曾再這裡註冊工作室。


後來稅務部門開始嚴查影視行業偷稅漏稅問題,大部分明星都在霍爾果斯註銷了工作室跑路。


除了減免稅款外,這些小公司、工作室還有一項功能:待價而沽。


影視公司以併購的名義,嚮明星支付天價收購款。


二、萬達電影和它的瘋狂併購


坊間傳說,萬達電影曾經投資了《流浪地球》,但中途撤資去轉投了吳秀波的《情聖2》,由於吳秀波劣跡東窗事發,導致上映無限期延期。


可能是因為老闆財大氣粗,不太在意一個個小目標,萬達電影的投資一向缺乏點靈氣。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公司賬面資產總額320億元,其中商譽高達135億元,超出資產總額的一半還多。


這些商譽主要由萬達近年來併購的院線為主,輔以幾家廣告公司以及著名的時光網。


1月21日,公司發佈業績預告,預計虧損33-45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商譽,高達43-55億元左右。


而萬達電影2015年上市以來,累計淨利潤也就53億左右,一年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就全虧回去了。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時光網。


財報顯示,萬達電影2016至2019年陸續將時光網的5個分子公司納入麾下,陸續發生的收購金額約為23.4億元,本次計提商譽減值14-18億元。


從收購之前,時光網一直虧損,成為萬達體系的子公司後,經營情況並沒有明顯改善,反而因為失去了獨立性,業務口碑均明顯下滑。從廣告營收到在線售票業務均逐步萎縮,2019年時光網營業收入大約為3.57億元,同比下滑16%,稅前利潤僅901萬元,剛剛擺脫虧損。


從某種意義上講,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是一種"洗澡"的行為,還有為了來年業績輕裝上陣的味道。把可能的虧損提前確認了,新的一年可以更容易的實現業績高速增長。


但萬達電影沒那麼幸運,由於春節期間所有電影均撤檔,徐崢的歡喜傳媒選擇了和字節跳動合作線上放映,開創了中國電影行業的新模式。萬達電影被沉重的影院資產拖累,只能堅持線下,特殊形勢下,萬達電影2020年的開局非常不樂觀。


三、和商譽並肩作戰的往往還有股權質押


據Wind數據,萬達電影的兩大股東—孫喜雙和泛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質押比例均為100%,二者質押了手裡的全部股權。


這種清倉式質押的方式,曾經被賈躍亭先生玩的嫻熟。


公司業績鉅虧,資產狀況糟糕,資金週轉不靈,股價暴跌,老闆還質押了全部股權… …


誠然,股權質押是一種操作簡便的融資方式。尤其是對於輕資產企業,不需要作抵押,不需要太繁瑣的手續。但是和抵押貸款類似,不應質押過多的股權。如果質押股權的比例過高,說明上市公司大股東要麼是資金週轉困難,要麼是對上市公司失去了信心。


筆者認為,當大股東股權質押率超過60%的時候,就有跑路的嫌疑了。


四、為什麼影視行業的商譽格外容易暴雷


A股市場上,商譽金額最大的是中國石油、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這些商譽主要來自國內或者跨國的併購。


但是很少有人擔心它們的商譽暴雷情況,因為它們的商譽大多情況下比較安全。


從萬達電影到光線傳媒,從天神娛樂到北京文化,非常多的影視行業會商譽暴雷,為什麼影視行業的商譽如此不安全呢?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影視行業大多是輕資產經營,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弱。


和傳統行業相比,影視行業既沒有雄厚的固定資產,也沒有充裕的現金流。除了部分兼營影院的公司外,大多數是輕資產運營。而兼營影院業務的運營成本也非常高,傳統企業關掉廠房後,生產線的成本就會很低,而影院行業遇到像2020年初的特殊時期,依舊會產生鉅額成本。


由於特殊的資產構成,導致了這類公司承擔風險能力比較弱,尚未產生商譽減值,就會讓公司損失慘重。


2、影視行業收購的商譽不是真正的經營資產


美的集團的大部分商譽都來自併購庫卡集團,最壞的情況下,也有生產線和客戶訂單,商譽不會暴雷到一文不值。而萬達電影這類公司的商譽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影院,北京文化這類則是併購的明星工作室,這種公司本質上是靠明星的名氣,而非自身的生產經營能力,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比如導演的執導水準,會嚴重影響影片的票房,演員的號召力隨著時間會有變化,從而影響工作室的承諾業績完成情況。把完成鉅額業績的目標寄託在單個人身上,風險是非常大的。


財報季 | 防火防盜防商譽,影視行業的潛規則


五、總結


商譽原本的目的是基於被收購公司的強大實力,所以通過超過其賬面資產價值的溢價來購買。


但在一部分上市公司實務操作中,財務人員在會計準則許可的範圍之內將商譽玩弄於股掌之間,可以用來調節利潤,可以用來避稅,還有的對減值跡象視而不見,甚至事務所助紂為虐,沆瀣一氣用粉飾後的財務報表愚弄投資者。


作為投資者,閱讀上市公司財報的時候應該對商譽保持警惕,尤其是輕資產類的行業,如果商譽金額比較高,對應的公司業務比較單一甚至有明顯的經營風險,投資者就應該回避這類公司。反之,如果商譽對應的公司業務是行業龍頭,或者未來經營形勢非常樂觀,那這種商譽的風險就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