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湖:“圃田大澤”化龍飛

鄭州的湖:“圃田大澤”化龍飛

風光旖旎的龍湖公園 本報記者鄧放攝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通過深入實踐將環境建設成果進行“轉化”,實現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居環境提升?

鄭州市近年來作出了有益嘗試,在堅持生態發展理念、不斷加大水系建設力度、增加綠化面積的同時,將具有優質環境的環湖區域,作為城市實現“東強”“西美”“南動”“北靜”“中優”“外聯”發展新戰略的有力“抓手”,迅速佈局新產業、擴大新業態、增強新動能,全力推進鄭州大都市區與具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從今日起,河南日報推出《鄭州的湖》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河南日報記者徐建勳 李林

清晨,當陽光跳出水面,鳥鳴聲穿過花叢,家住鄭州市中州大道附近的韓先生,已健步跑過龍湖旁的棧道。

“這裡太美了!一望無際的水面,清涼的微風,花木圍繞身邊,像是奔跑在海邊,又像置身於林間。”韓先生說,來過龍湖的人,都這樣“醉”過……

龍湖位於鄭東新區北部,是鄭州引黃灌溉調蓄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形酷似神龍,由此得名。上古時代這裡稱“圃田大澤”,是先秦“天下九澤”之一。《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記: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斗轉星移,歲月更替,曾經的“大澤”如今化身龍湖,涅槃重生。

“龍湖水域面積5.6平方公里,最深處7米,最寬處數百米,目前蓄水量已達2200萬立方米。”鄭東新區水務局局長王曉沛介紹,依湖而建的千畝人工溼地公園,是鄭州市最大的市民休閒園。步行其間,如遊畫卷中:喬木、灌木、水生植物近百種50餘萬株,錯落而生,綠意盎然;白鷺、水鴨、夜鷺、鴛鴦等20多種野生禽鳥,在此歸巢,安然棲息。

最妙的是這塊溼地最多時一年可收集雨水11.4萬立方米,可用於區域內85%的綠地的澆灌。

龍湖之美不僅在於此,她還蓄藏著鄭州乃至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能。

按照鄭州市的發展規劃,龍湖區域是該市實現“東強”戰略佈局的重要依託平臺,同時也是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

在龍湖中心,是備受國內外關注的龍湖金融島,約1.1平方公里,規劃由雙環44棟高層建築圍合形成城市建築“巨陣”,以3.7公里宛如玉帶的南北運河為連接,與同為雙環由60棟高層圍合的CBD中心,形成寓意吉祥的“如意”造型。

站在島上已竣工的18號樓13層,極目遠眺,林立的建築震撼人心。參與建設的中交(鄭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瑞強告訴記者,內環20棟建築已全部竣工。根據規劃,金融島主要入駐銀行、保險、證券等多種業態金融單位,未來,這裡將成為全省新的高端金融服務業集聚區。

目前,金融島內已投資和計劃投資近560億元,可謂寸土寸金,確定或意向入駐金融項目超過50個。浙商銀行、中國人壽、工商銀行、中原證券、百瑞信託、長城資產等金融“大咖”紛至沓來。

在龍湖北岸,新的產業引擎正在轟鳴聲中啟動。引領全省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全球人才創新創業園·中原科技城”在此佈局。目前已有APUS全球第二總部、海康威視中原區域總部、深蘭星聯人工智能生態基地、中德創新產業園等項目簽約或對接,投資額突破775億元。未來,龍湖北岸超過16平方公里的區域,將成為中原大地上創新人才聚集與科技產業騰飛的新高地、鄭州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