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今天天氣不錯,秋高氣爽的,最近一直沒下雨,據說這樣的乾旱情況是歷史罕見,各地均缺水嚴重。

上午例行去周谷堆舊書市場。本來週日早上湯義章是要去踢球的,學校臨時通知說足球課取消,所以喊他陪我一道去市場轉轉,也想培養他愛淘書、愛讀書的習慣。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來回路上,父子倆各騎一輛單車,也相當於是鍛鍊身體。一路上我不停提醒他注意避讓往來的車輛行人。小夥子長大了,騎車的技術還不錯,動作很靈活。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周谷堆書市一瞥,人氣很旺。人們擠來擠去,摩肩接踵。當然,比之前的花衝公園書市還是略有遜色,花衝書市的場地寬敞,便於交易。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攤位上,琳琅滿目。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這個是小張老闆的攤位,這冊《新安程氏宗譜》應該挺有價值的。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徽州文獻價格越來越高了。

今天淘的第一本書,是在一位老人家的攤位上,從一堆亂糟糟的雜書中,迅速找到這本《五十天的回顧與反思》,老闆開價5元,立馬成交。老闆誇我有眼光,呵呵,其實這本書我大概有三四本了。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在杜大姐的攤位上購買了三冊民國線裝書。其中上海校經山房成記書局發行的《袁枚全集之綠秋草堂詞選、玉山堂詞選、崇睦山房詞選、 過雲精舍詞選》一冊50元,另外上下兩冊的丹徒陳廷焯《詩詞彙刊之 白雨齋詞話》100元。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三本書的品相一般。從花衝公園書市開始,我就陸陸續續從杜大姐這邊購買線裝書,記得買了蠻多類似這樣薄薄的袁枚文集,當年貌似是20元一冊,後來漲到30元,現在50元都算是優惠價格了,價格一直在上漲。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品相不行,沒辦法。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杜大姐看我帶兒子來逛市場,詢問了孩子的學習、學校情況。原來她家女兒已經上班了,當年她家孩子初中上四十二中、高中讀的一中,這樣的讀書履歷,應該讓很多合肥小孩子好生羨慕的吧。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義章也是好久沒來逛書市了,所以讓杜大姐給我們父子合個影,這小夥子一萬個不樂意。拍的就是這張,瞧這漠然無辜的表情,一臉的嫌棄,哎呀,尷尬。

又從“花衝文化樂園“微信群的群主雷先生手上買了個民國小墨盒,普通的東西,300元,小巧玲瓏,尚可把玩。市場上的老闆們都喊雷總“小雷”,小雷總應該非常能吃苦耐勞吧,人確實很實在,在群裡賣東西價格特別實惠,三瓜兩棗的,賣的特別快,也建立了他個人良好的信譽口碑。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在李冬健老闆的攤位閒逛,市場上大夥兒都喊他“小李”,小李皖北人,好像是泗縣人吧。先是挑選了幾本雜書,就是這幾本:《綠色勝境 漫步秋浦 石臺卷》、《合肥故事》第一、第二輯、《廣州文史館員傳略》,每本5塊錢。

石臺是安徽最小的一個縣,據說縣城城區只有三萬人口,我當年和毛總、王總去喝過一次喜酒,依稀記得車子沿著秋浦河畔,一路開到縣城。這兩年開發旅遊,生態宜居。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我年輕時在兩廣工作、生活了五年時間,一直熱愛嶺南文化。這本館員轉略,也可略窺當地文史之一斑。


《合肥故事》這兩本書裡文章的作者,很多都是耳熟能詳,集中了我省本土最重要的文化學者。我們合肥女市長凌雲寫的序,內容很好。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又從李冬健的攤位購得合肥市人事局、勞動局檔案十餘份,90元成交。本來我只想挑選一兩份做個標本,李老闆說,你都拿了吧,給你便宜點,單挑的話價格高,所以也都買了,由此可見李老闆非常懂得顧客的心理,很會做生意。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這批檔案都很普通,只有這位原籍無為北大街夏家老屋的楊*立先生,是個幹部身份。楊老先生78年就讀於西北輕工業學院輕化系皮革782班,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望江縣 局,後來擔任望江縣二輕工業局的副局長。檔案裡有一份給合肥市人事局的“幹部檔案轉遞通知單”,推測是楊先生後來調至合肥工作了。78年應該是恢復高考第一年,那時候能考上大學,絕對是百裡挑一,非常不簡單的。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其他的檔案,有幾份是從軍轉業的,還有就是原籍安徽,後來去了海南農場、新疆烏魯木齊等地,然後再申請調回合肥的。上世紀九十年代,調動工作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估計也是頗費周折的。

小李老闆見我買的多,順手又送了我一冊李作綱先生的《安徽歷史述要》,這個小冊子1965年出版,算是有年頭了。李作綱先生則是我省歷史文博界的大咖,老桐城人(現樅陽人),民國時期就頗有聲望,是建國後安徽省博物館首任館長,著述等身。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最後從陳大姐的攤位購得《文史資料精華叢書》一套,厚厚的十冊,我本來嫌重,不想要,她開價100元,讓了20塊錢給我,80塊錢成交,物有所值。這套書基本上都是民國要人、軍界名流寫的回憶錄,很多人物都是大名鼎鼎,頗有史料價值。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淘書筆記之二(2019.10.27日和兒子一道去合肥周谷堆淘書日記)

義章想回家了,在一旁催促我。父子倆於是又騎單車從市場返回,可謂是滿載而歸、滿意而歸,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