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街道四河社区:脱贫攻坚为发展谋出路

中枢街道四河社区:脱贫攻坚为发展谋出路
中枢街道四河社区:脱贫攻坚为发展谋出路
中枢街道四河社区:脱贫攻坚为发展谋出路中枢街道四河社区:脱贫攻坚为发展谋出路

中枢街道四河社区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城郊结合社区。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社区辖鲁昌、潘河头、泥河子等10个自然村。现有农户2058户,现有人口8227人,全社区建档立卡人口96户354人,累计脱贫89户334人,2019年脱贫11户37人,预计2020年6月底前脱贫7户19人。

旗帜引领脱贫之路

四河社区强党建就是强发展,党总支下设11个党支部,有143名党员。党总支加强组织引领,提升干部素质,为将组织资源及时转化为扶贫资源,党总支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牢牢把脱贫攻坚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社区成立了以街道分管领导、社区第一书记为组长的“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社区三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制度,压实主体责任。双组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到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并带头遍访贫困户;社区三委班子一起找出思路、想办法、促落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百日总攻行动启动以来,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补短板强弱项,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户户达标”实现“村村提升”目标。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对各块工作全面排查,细化措施抓整改。及时建立问题整改落实实施方案及工作台账,制定了四清单一销号即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问题销号,细化明确了整改时间表、路线图;社区及时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讲述,对政策进行学习强化;开展信息核实工作,对痕迹资料进行核实完善;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和拆临拆危工作推进等。至2020年1月,已按时完成了19户的改造任务,其中有1户为拆除重建的,14户为修缮加固,4户为兜底帮建,竣工率达到了100%,贫困户已搬迁入住,实现危房改造清零标准。

分类施策“三色”管理

社区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机制,组织结对帮扶责任人对全社区96户贫困户逐户分析、综合评估,划分为“红黄绿”三大类,实行挂图作战,分类管理,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对红色重点卡户依托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对黄色户通过就业扶贫、小额信贷等帮扶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对绿色无风险户定期回访,持续跟踪,帮扶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巩固脱贫成果。

比如“红色管理户”赵世全户,顺利申请到了社区公益性岗位。现在赵世全户不仅有公益性岗位,还饲养了一头能繁母猪,他从中就得到真正实惠。

通过“红黄绿”责任清单管理台账,直面工作短板和缺项,倒逼提醒帮扶责任人增强时间观念、夯实帮扶责任、理清工作思路、精准帮扶措施、加快工作进度,确保贫困户和贫困村按期精准脱贫退出。

产业扶贫攻克难题

为全力加强产业就业扶贫,以合作社实体化运作为出发点,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为落脚点,培育打造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建成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葡萄、香菇种植产业体系,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联动发展机制,确保持续稳定发展,农民能增收,脱贫不返贫。到2020年,实现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集体经济收益、贫困户有增收产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与新型经营主体间有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全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53人全部纳入合作社管理,投入39.3万元四河社区产业扶持资金通过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以种植扶贫基地为实体进行运作。受益资金按照积分制管理分层次进行分配:一是集体占收益资金40%,用于发展壮大集体资金。二是现有贫困户无劳动能力、特困家庭户受益30%,用于支撑家庭经济收入。三是一般贫困户受益20%,用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四是贫困户中有致富能力受益10%,用于贫困户带头致富。

现在96户中有社区保洁员4人、公益性岗位5人, 经介绍在陆良希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务工的有20人找到了稳定工作。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保障贫困户收入来源长期稳定。(通讯员:太祥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