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如兰婚后能幸福,不是依靠丈夫,而是知道“算计”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后,很多人都很羡慕如兰,因为盛家三姐妹,只有她嫁给爱情。虽然是下嫁,可看上去最幸福:家里人少事少,丈夫又宠她。

但看了原著后才明白,如兰婚后能幸福,并不是全依靠丈夫,而是自己也知道“算计”了。

《知否》原著如兰婚后能幸福,不是依靠丈夫,而是知道“算计”了


如兰的丈夫文言敬,是真心对她好,但是文言敬的母亲,并不是个慈善的人。

文言敬小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长大。由此可见,他母亲也不是一般柔弱之人。明兰对如兰婆婆的的评价是“很聒噪,很泼辣,很蛮横,嗓门又大”。

如兰出嫁时,王氏想给如兰撑腰,便自作主张,给如兰买了一个院子。婚后如兰婆婆也跟着搬过去住了,但是依旧对如兰挑三拣四,还是文言敬说他母亲,住着如兰娘家的房子若不习惯,可以搬回原来的家。

文言敬原来的家又小又破,他母亲当然不愿意,所以每次听了这话,就消停了。

但是如兰还是免不了伺候婆婆的,怀孕还要去站规矩,王氏很心疼,但是也无法。

如兰怀孕后,婆婆想把和文言敬一起长大的一个丫头转为小妾,如兰当然心里不高兴,但是如兰并没有一哭二闹,而是转为谈感情。

《知否》原著如兰婚后能幸福,不是依靠丈夫,而是知道“算计”了


如兰演了一出雨中哭泣的苦情戏,让文言敬看着是自己吃醋了,但是因为深爱丈夫,又不能成为妒妇,没办法,只能躲着偷偷哭。

文言敬看到后,果然很感动,觉得不能伤了如兰的心,于是自己打发了那个丫头,如兰从自己陪嫁丫头给他挑的通房,他都没动过。

如兰婆婆竟然还嫌弃通房不漂亮,于是如兰又让下人据理力争:纳妾,一是为了生孩子,传宗接代;二是,为了伺候主子。那种貌美惑主的,分了主子的心,怎么让主子好好工作。这话没错,她婆婆无法反驳。

如兰的这一计,自己既没有损失,还让丈夫更加疼爱她,婆婆更加理亏。

《知否》原著如兰婚后能幸福,不是依靠丈夫,而是知道“算计”了


婚后的如兰变了样,不像还没出嫁前在盛家,一不顺心就耍大小姐的脾气了。

婚后的如兰变聪明了。

在家里时她和墨兰处处争锋相对,但也只是嘴上沾了光,最后受指责的都是她,于是她学会了收敛。

从她母亲身上,她看出娘家是她的依仗,可以让婆婆忌惮她些,但是却不能用此强迫丈夫,更不能嘲讽丈夫。

《知否》原著如兰婚后能幸福,不是依靠丈夫,而是知道“算计”了


从那个能受宠十几年的林小娘身上,她知道女人要学会柔弱,要学会撒娇。

婚后男人可以依靠,但是不能所有事情都扔给他处理,尤其是和婆婆之间有了分歧。

男人是个孝子,本能上让他不能违背母亲的意思,所以在母亲和媳妇之间出现矛盾后,大多数男人会委屈媳妇。

所以婚后女人,要想幸福,还是需要自己会经营。

我们都看到了明兰处理家事是一把好手,其实如兰也并不差。

既然男人娶小妾是避免不了的,那挑小妾也是有门道的。

或者是摆设形的次品,像侯府里的白凤仙,顾廷烨根本不愿搭理她;或者是自己能控制住的。若兰挑的丫鬟,身契在自己手里,她父母兄弟的命也在自己手里,所以丫鬟不敢过分。

在总是吃亏后,如兰天真散漫的那一面,逐渐被丢掉了,取得代之的是圆滑,世故。

《知否》原著如兰婚后能幸福,不是依靠丈夫,而是知道“算计”了


在生存面前,每个人都要蜕变。

顾廷烨从一个脾气火爆、声名狼藉的公子哥,变成了如今能文能武的大臣,皇上身边的红人。

小公爷也从那个只知道追求爱情,不谙世事的青涩少年,变成了做事知道考虑,全心打拼事业的朝廷言官。

《清平乐》中,那个嚣张跋扈的张娘子没变,她是得到了皇上的宠爱,但是皇上并不能保她一世平安,许兰苕害死了她的女儿,她因猜疑、算计早早离世了。

苗心禾也不愿和张娘子斗,她也想和以前一样,皇上来了,就尽心服侍,皇上不在时,虽想他但只是放在心里。但是她有了孩子,而有人要害她的孩子。

《知否》原著如兰婚后能幸福,不是依靠丈夫,而是知道“算计”了


为了保护孩子,她不得不提升战斗力,变成自己以前讨厌的样子。

看《知否》原著时,看到如兰婚后的这个转变,自己很震撼。

电视剧中最让人羡慕的如兰,我们以为她嫁给了爱情,生活就无忧无虑了,但是哪有真的岁月静好,只是自己醒悟了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