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宅男”:捐1000萬還為商戶減租1億!

剛剛過去的一週,在家鄉南安,聯豐興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姚發興

突然“火”了。疫情之下,無數行業陷入困頓與迷茫,此時他卻向南安市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轟動全城。

很多人不禁要問:姚發興,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4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洪梅鎮新聯村姚發興家中,見到了這位常年在外打拼的企業家。

“財富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無論企業做多大,都不能忘記家鄉的哺育之情。關鍵時刻做點好事,也是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責任。”談及此次捐贈,姚發興如是說。

南安“宅男”:捐1000萬還為商戶減租1億!

人物名片 姚發興 1962年生,南安洪梅人,聯豐興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黑龍江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山西省第十屆政協常委,南安市慈善總會永遠榮譽會長,2003年當選山西陽泉市政協委員、工商聯副主席,2003年獲評山西省第13屆“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

捐1000萬減租1億元

“我從小在這裡長大,南安的教育、醫療、交通路網建設等方面還有需要補充的,作為南安人,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拿出部分資金,為家鄉做點公益。”身著藍色線衣、白色休閒褲的姚發興看起來十分樸素,見到記者來訪,他開門見山地說:“加上今年疫情對民生有些影響,想傳達一些正能量,給家鄉人民提氣鼓幹勁。”

在此次捐贈之前,姚發興已經默默為洪瀨、洪梅兩鎮捐資上千萬元。一路驅車行駛,就能感受到他給當地人所帶來的改變。從洪瀨往洪梅方向,新僑中學就在眼前,新僑中學發展基金會,姚發興捐了100萬元

姚發興家附近一條650多米的水泥路,是上世紀90年代他出資修建的。“這條路靠近梅溪,旁邊都是農田,一到下雨天,整條路就被水淹了。”當親朋好友向他訴苦時,姚發興二話不說,捐出80多萬元修路,還砌了5米高的石護岸,讓農田免受大水漫灌之災

2019年,得知農田另一側140米的排水溝排水系統不好,在做好排澇功能的同時,他索性在水溝上修了一條新路,並建了個亭子,成為村裡一道風景線

南安“宅男”:捐1000萬還為商戶減租1億!

姚發興為家鄉捐建的水泥路。

在家鄉捐資助學修路,在創業大本營山西省陽泉市,姚發興同樣做了不少善事。自2004年以來,先後捐助圓夢工程、桃河治理、保晉文化園等社會公益事業1000多萬元……

談及這些,這位低調的商人只是淡淡地說:“到陽泉30多年了,作為一名房地產開發商,我永遠不可能再離開陽泉。陽泉給了我發展的機遇,我也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回報她。”

在新冠疫情面前,沒有哪個行業能夠獨善其身,房地產開發亦是如此。在陽泉市,聯豐房產尚有10多個在建項目,其中就包括濱江世紀城、中匯城市廣場。

對於住宅地產,姚發興坦言,影響較小。“雖然買房的人變少了,但潛在客戶還在,並沒有流失,只是推遲了購房時間而已。”商業地產就不同了,尤其是入駐的購物中心受到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姚發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為了響應政府號召,共克時艱,聯豐房產決定向入駐濱江世紀城、中匯城市廣場的商超、百貨等商戶減租,預計1億元,其個人自掏腰包5000萬元

從預算員到房地產開發商

在陽泉,只要有人提起姚發興,很多人自然會聯想到聯豐房產。然而,極少人知道,這個到陽泉打拼30多年的南安人,背後有著怎樣的創業史。用姚發興的話說,“如果不想被社會淘汰,就必須勇於學會成長”。

1962年,姚發興出生在南安洪瀨一個普通家庭,那時候洪梅鎮尚未從洪瀨鎮劃分出來。在他之後,這個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又有了6個孩子,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從福建建築工程學校畢業後,姚發興來到父親供職的企業——南安第三建築公司做起一名預算員。

姚發興前往陽泉實則偶然。1986年,全國掀起一片建設熱潮,姚發興的朋友在陽泉閥門廠接手了廠房基建工程,但當時這些建築隊伍中缺少技術人才,工程建設遇到了技術難題。這時大家想到了畢業於建築專業的姚發興。商量後,他欣然答應一同前往。

來到陽泉後,姚發興發現,這座城市包容性強,商機湧現,吸引各地大大小小的建築公司到此發展。儘管競爭激烈,姚發興和他的工程隊還是以實力拿到第一單業務——陽泉市閥門廠基建工程。之後陸續承攬一些工程項目,逐漸在陽泉紮下了根。

1994年、1995年,全國建築行業遇到滑坡,工程建築行業遇到了最大的困難:三角債嚴重,幹了活要不到錢。“一個公司必須要有穩定的隊伍。如果工人跟你幹一年活兒,最後拿不到錢,誰還會跟著你?那幾年我們大部分時間裡是貸款給工人發工資。”就這樣,姚發興的工程隊也慢慢發展起來,他這種不拖欠工人工資的做法深受員工們的肯定和讚揚。

為了穩定技術人員,姚發興除了按時給工人發工資,還為職工們繳納社保、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險,這讓工人們幹得更加踏實。

“做工程那段時間裡,工程款收不回來,有時會‘頂’過來一些土地。這些土地只是固定資產,如果不能盤活,等於一無所有。”如何盤活這些資產呢?姚發興想到的是,實施開發、施工一體化,將土地“變現”。

說幹就幹。1999年姚發興貸款1500萬元,組建聯豐房地產有限公司,開始開發和建設房地產項目。此後,聯豐房產參與了當地安居工程、道路改擴建工程、城市廣場、鐵路醫院門診樓、機關住宅樓等工程建設,並開發建設豐澤園、聯豐山莊、聯豐商城等工程項目,幾年實現竣工面積40萬平方米,產銷率100%。

開發陽泉最大房地產項目


在姚發興開發的房地產項目中,位於桃河之濱的濱河世紀城,可以說是他的得意之作。

濱河世紀城是陽泉市最為熱鬧的一個地方。這裡地處市中心,有著瑪麗購物廣場、沃爾瑪、歐洲步行街等商區,也是陽泉主城區內最為繁華的地段。作為一個集餐飲、購物、娛樂為一身的綜合商業區,濱河世紀城商鋪林立,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商區人潮熙攘,川流不息。

這是姚發興2004年開發的大型項目。“當時陽泉鋼鐵公司破產,陽泉市委、市政府決定出讓原公司2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得到這個信息後,姚發興便琢磨起來:如果能夠開發好這塊土地,企業將一炮打響。

但聯豐房產沒有能力單獨啃下這塊“骨頭”。姚發興想到與當地房地產開發商聯合開發,幾次磋商無果。萬般無奈,姚發興回到福建,找到了他的堂叔。堂叔耐心地聽完他的市場分析和投資情況後,堅定地說:“只要你看中的市場我就敢和你投資。”兩人一拍即合創辦陽泉市金聯置業建設有限公司,並以2.63億元競得了268816.03平方米、這塊佔據陽泉市區土地2%的土地,開發建設了陽泉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濱河世紀城。

項目順利開建,建成後的650萬平方米的商業、住宅面積怎樣才能用足、用好?姚發興多次組織人員作了市場調查分析,兩次邀請國際知名物業顧問公司戴德梁行,做了市場調查。

戴德梁行分析:陽泉截至2004年底,人均商業用地嚴重不足,這就出現了人均商業面積少、購物人群集中、物品價位高等現象。如果將濱河世紀城樓盤的大部分作為商業用地,就能極大地緩解這一問題,還能有效利用土地。於是,打造陽泉新的商業中心在他腦海中形成。

為了挖掘城市商業潛力,改變陽泉商品價位高、服務質量低的局面,2005年初,姚發興開始嘗試邀請沃爾瑪來這裡開店。幾番邀請,這個“超市大鱷”被他的誠意所打動,最終決定以購物中心的形式入駐。

姚發興確定他的思路:打造一條商業名街,採用全方位的物業管理模式和“一站式”服務理念,邀請國際名牌店和陽泉市的一些知名品牌入駐。據瞭解,濱河世紀城項目曾被列為“中國文化商業示範項目”“中國易居創新樓盤項目”、山西省“1+10”示範帶動項目之一。

小而精把產業鏈做深做透


如果從時間來看,有些人以為,這位盤踞陽泉30多年的商人很早賺到錢,應該是項目遍佈全國。但其實並非想象的那樣,聯豐房產幾乎把精力用在這塊“煤鐵之鄉”,沒有像其他房地產開發商大張旗鼓地攻城略地。

“與我同期創業甚至更晚進入的,企業都已經上市了。”姚發興笑言,除了從小貧困的家境影響了他,很大部分原因還與他的性格有關。在創業過程中,他一直堅守一個信條:降低負債率,採取合夥制,有多少實力,幹多少事。

這種被外人看似保守的做法,也給他帶來豐厚的回報。多年前,他在北京朝陽區青年路投資3億元拿了一塊5萬多平方米的土地,至今遲遲未開發。不過,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繁華地段,這塊地皮已經翻了好幾倍,姚發興計劃明年將其開發成總部大廈。

專業人做專業事,房地產開發涉及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多個環節,每個領域都需要一批人在做,姚發興所走的路線有些不同,他將其歸為“小而精”。

學建築出身的他認為,即便概念不同,但技術是相通的,只要把產業鏈做深做透,做完善,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以此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我們拿下多個建築資質,一個項目可以從頭到尾做完。”姚發興坦言,包括市政、保障房、機械等行業,他也有涉及。

保守的性格,良好的創業心態,這也就不難想象,一個從2004年開發到現在的項目,濱河世紀城今年才進入收尾階段。姚發興說:“我們企業一直良性發展,至今零負債。”


人物印象

為人低調的“宅男”

南安“宅男”:捐1000萬還為商戶減租1億!

聲音略帶磁性,聊起天來總是侃侃而談,沒有任何架子,姚發興是一名個性範十足的企業家。不喝酒、不打牌、不愛社交……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很宅”。

宅到什麼程度?國慶期間,他可以一個人關在家裡,與書為伴,與茶為友,用抽菸打發時間,這是他難得的愛好。就這次疫情來說,他可以宅在家裡1個月不出門。即便是回到家鄉,一些朋友邀他一起敘舊,他也很少出去,而是選擇“逃避”。至今,南安市區他沒來過幾次。

“宅”是有好處的。姚發興不僅事業有成,4個兒子也很出色:老大畢業於山西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老二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老三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老四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其中,老二、老三、老四均是研究生學歷。這些是他引以為豪的。

談及在教育方面有何獨到秘訣?或許與他的“宅”有關。“我們沒有刻意讓孩子上補習班、培訓班,關鍵要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姚發興曾有一段時間痴迷讀書看報,最高峰一年訂了40本雜誌、20多份報紙。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耳濡目染之下,4個孩子也漸漸愛上閱讀。

“4個孩子有自己的一番學業,能夠自食其力,作為家長也就沒有後顧之憂,自己也不會有太多煩惱。”如今,姚發興的大兒子本科畢業後就進入家族企業,逐漸接手父輩事業,58歲的姚發興直言,再過兩年自己就要“退休”了。

海絲商報記者 蘇清彬 李楊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