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才懂!收藏和田玉的那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瞭解幾個?

和田玉雖然不過是小小的石頭一塊,其中蘊含的科學及文化知識還真的不少,即便從業很多年的老師傅,也會偶然遇到一些比較奇異的料子難以用經驗解釋,今天老許就來結合這些奇事,和大家聊一聊比較冷門的和田玉小知識。



一,神奇又普通的直閃石玉

老手才懂!收藏和田玉的那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瞭解幾個?

直閃石是一種性質非常接近透閃石的礦物,只不過透閃石屬於鈣鎂硅酸鹽,而直閃石是鎂鐵硅酸鹽,它還是一種次要的石棉礦物。從視覺效果來說,與透閃石的交織紋結構最大的差異是直閃石經常會呈現玻璃或者絲絹狀結構,當直閃石與透閃石混合的時候,就會產生一些比較瑰麗的花紋,這類玉石我們稱之為“直閃石玉”,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沙棗青”,因為含有直閃石所以沙棗青籽料的玉質特別緻密,表面也帶一些深褐色的絲絹花紋。

老手才懂!收藏和田玉的那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瞭解幾個?

這裡老許要提到兩個小的知識點,首先是一塊很大的沙棗青籽料中間也存在一些沒有沾染花紋的“乾淨區域”,這些區域所打磨出來的玉件往往會呈現出和“鴨蛋青”碧玉類似的質感,甚至有可能帶“貓眼”效果,價值是最高的;其次沙棗青料子其實也是透閃石佔大多數,根據大叔在鑑定機構獲得的數據來看,優質的沙棗青籽料透閃石含量高達99%以上,直閃石只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這類料子直閃石成分佔比很大。


二、沒有“紅玉”但確實有“粉紅色”的玉

老手才懂!收藏和田玉的那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瞭解幾個?

傳播千年的紅玉傳聞,讓許多國人都篤信玉石真有紅色的,即便先天的玉石純淨潔白,後天也可以通過人血的“滋養”變成紅玉,這全部都是無稽之談。紅玉99%都是染色而來的,能慢慢的佩戴中侵染紅色,說明玉石結構疏鬆,而且本身帶有一些肉眼不易察覺的微小裂縫,不慎沾染了一些其他顏色的染色劑浸染致色。原生和田玉壓根沒有“紅玉”這種東西的,只有一些紅色的籽料是皮色浸染時間過長,皮殼表面發生一些變質反應,在鐵元素的堆積下變成了“紅沁料”,但這也不屬於原生的顏色,在國標中並不被認可。

老手才懂!收藏和田玉的那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瞭解幾個?

然而造物主就是這麼奇特,和田玉的籽料中有極少數的粉紅色籽料,這些籽料通過化驗,內部大多含有微量薔薇輝石的成分,也就是說粉紅色屬於原生致色,只不過這種料子極為罕見,市價極高,一般人是不可能碰到的。


三、碧玉真的是“牆裡開花牆外香”

老手才懂!收藏和田玉的那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瞭解幾個?

絕大部分和田玉的最優質產地一般都在新疆,只有一種玉除外——那就是碧玉,碧玉是一種很神奇的玉種,Ta是和田玉家族中極少數的在全世界都有出產的玉種,碧玉生成所需的地質環境和其他玉種都不太一樣,全世界最優質的碧玉基本都產自俄羅斯,新疆本土的碧玉除了極少數的碧玉籽料外,上游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原生的成規模的山料礦脈。

老手才懂!收藏和田玉的那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瞭解幾個?

所以新疆的碧玉山料僅有天山北麓的瑪納斯碧玉,瑪納斯碧玉雖然玉質緊實,不過因為產自天山山脈,地質條件不如崑崙山險要,瑪納斯碧玉特點是黑點非常多,經常呈飄帶狀分佈且難以避免,做出來的成品不好看,近幾年已經被逐漸淘汰出市場,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碧玉是俄羅斯的“七號礦”和加拿大出產的“北極玉”,可以說碧玉真的是一種全球化的玉石,牆外的比牆裡品質好。

老手才懂!收藏和田玉的那些冷門小知識,你都瞭解幾個?

今天老許所分享的冷門玉石小知識,也許大部分玉友都不會用到,不過多多瞭解和田玉的小眾文化,對於您的收藏之路相信也能起到不小的幫助。

有朋友想要鑑定自己手上玉的也可以私信老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