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線真的很髒嗎?

年夜飯和家庭聚餐怎麼能少了蝦呢?

圖片

蝦不僅營養豐富,肉質鮮美,更代表了一種美好的寓意。

在廣東話中,“蝦”與“哈”同音,所以吃蝦有“哈哈大笑”的寓意。

做蝦的時候,你們家有把蝦線去掉嗎?蝦線真的很髒嗎?蝦頭裡到底有沒有重金屬?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

蝦線到底是什麼?

真的很髒嗎?

蝦線到底是消化系統還是排洩系統呢?

我們常說的“蝦線”是指蝦背上的那一條黑線,其實是蝦的腸道,屬於消化系統。

圖片

所以,蝦線裡的殘餘物包括未消化的食物、消化的食物殘渣、以及代謝產物、泥沙等,因此會有一股土腥味。

但是經過高溫烹調,蝦線裡的微生物會被殺滅,因此如果不去除的話,會影響口感,但不會對健康有太大危害。如果實在懶得去除,也可以不去。

圖片

如果你有留意過的話,蝦腹部也有一條“黑線”,那是蝦的腹神經鏈,屬於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蝦的運動。

當遇到危險時,會形成反射迅速逃開。所以被通俗地稱為蝦筋,不需要去除。

2

蝦頭裡的蝦黃是蝦屎嗎?

剛上面說過,蝦頭裡包含了蝦的主要內臟器官,比如心臟、胃、肝胰腺等等。對於螯蝦,也就是小龍蝦而言,蝦頭還包括生殖器官,雄性為精巢,雌性為卵巢。

圖片

我們所謂的“蝦黃”其實是蝦的消化腺,也就是肝臟、胰臟等,並不是蝦屎。因為,蝦的排洩部位一個是頭部的排洩孔,負責排尿,另一個是尾部肛門,負責排其他消化產物。

另外,母蝦在產卵季的時候,其卵巢也會產生一些“蝦黃”。所以不能僅僅通過有沒有所謂的“蝦黃”就判斷是不是母蝦。

3

蝦頭裡全是重金屬?

水生生物為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需要依靠富集作用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但如果水質被汙染,同樣也會富集毒素,而且食物鏈越高端富集能力越強。

蝦頭包括蝦的胃、肝臟、心臟、胰臟等器官,需要完成代謝功能,重金屬含量確實比蝦肉高一些,但如果是正規養殖的蝦就不會有太大安全問題。因為正規養殖的蝦廠水質不會太差,否則蝦也活不下去。

圖片

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建議吃蝦頭。不要怕麻煩,儘量剝掉吧。

還有些人說蝦頭顏色發黑是因為重金屬超標所致,其實關係不大。因為蝦體中含有一種叫酪氨酸酶的物質,其中蝦頭中含量最為豐富,能催化生成一些優黑素、褐黑素等黑色物質,所以蝦頭才會變黑。

4

吃蝦皮真的補鈣嗎?

蝦皮素有“鈣庫”之稱,每100g蝦皮中鈣的含量高達991mg,而100g蝦肉中僅有236mg鈣,每100g牛奶中含104mg鈣,100g奶酪中含鈣799mg,由此可見蝦皮中鈣的含量確實挺高,但卻不推薦靠吃蝦皮進行補鈣。

這是因為蝦皮質地比較硬,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因此蝦皮中的鈣能被吸收的量實在有限。

圖片

而且蝦皮中鹽含量更高,很容易攝入過多的鹽。經常吃蝦皮要注意吃之前可以用水洗一下。

想補鈣還不如多喝點牛奶,吃點豆製品或深色葉菜類。

5

吃蝦還要注意什麼?

1、挑選。

最好還是買活蝦,買冰鮮蝦要注意挑選個體完整、顏色鮮亮、肉質緊實且無異味的,而不能直接通過蝦頭有沒有變黑判斷新鮮度。

2、清洗。

清洗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別被蝦扎到手,尤其是海蝦,萬一不小心被海鮮扎傷可能會被一種叫“海洋創傷弧菌”的細菌感染,可能迅速導致嚴重的肌膜炎、敗血症等。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死率很高。另外,如果手部有傷口,也不要直接接觸海鮮和海水,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

3、煮熟。

蝦中可能會攜帶一些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高溫烹製可以充分將其殺死,而常見的泡醋、蘸芥末等方法均沒有太大作用,因此蝦一定要煮熟再吃。

圖片

4、過敏者慎食。

蝦是一種很常見的過敏原,吃蝦過敏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皮疹、噁心、嘔吐、腹瀉、胸悶、便血等症狀。如果症狀輕微,只是輕微瘙癢,那就無需特殊處理,但如果過敏症狀嚴重,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也不可隨便用藥。

5、不要吃太多。

蝦肉味道鮮美,肉質優良,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維生素A、鈣、磷、硒等,但不建議一次性吃太多蝦。一些特殊人群,尤其是尿酸比較高的人群,不建議喝酒的同時吃太多蝦,容易誘發痛風。

關於吃蝦的真相

現在瞭解了嗎?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